13.為了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實驗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待測干電池(電動勢1.5V左右,內(nèi)阻不超過1.5Ω)
B.電流表A1 (量程0〜2mA,內(nèi)阻為10Ω)
C.電流表A2 (量程0〜0.6A,內(nèi)阻約為0.1Ω)
D.滑動變阻器負(0〜20Ω,10A)
E.滑動變阻器R2(0〜100Ω,1A)
F.定值電阻R3=990Ω
G.開關、導線若干

利用以上提供的器材,欲測量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請冋答以下問題:
(l)在圖1虛線框內(nèi)補畫出完整的電路原理圖;
(2)為測貴方便且測量誤差較小,上沭滑動變阻器應選用D(填寫序號字母):
(3)根據(jù)合理的設計電路測童數(shù)據(jù),電流表A1的示數(shù)記為I1,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記為I2某同學測出了6組I1、I2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請你在圖2坐標紙上幫他作出I1和I2的關系圖線;
序號123456
I1/mA1.401.361.351.281.201.10
I2/mA0.100.150.220.250.350.48
(4)根據(jù)描繪出的圖線,可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為1.48V,內(nèi)阻為0.80Ω.

分析 (1)根據(jù)給出的儀表及實驗原理可得出實驗電路圖;
(2)滑動變阻器應起來限流保護作用,并且在使用時要選用易于調(diào)節(jié)的;
(3)應用描點法作圖作出圖象;
(4)由作出的U-I圖可知,圖象與縱坐標的交點為電源的電動勢;圖象的斜率表示內(nèi)阻.

解答 解:(1)由題意可知,本實驗中沒有給出電壓表,故應采用電流表A1與定值電阻串聯(lián)后充當電壓表使用;故電路圖如圖所示;
(2)為方便實驗操作,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選擇D比較合適.
(3)由描點法作出圖象如下圖;
(4)表頭的示數(shù)與定值電阻阻值的乘積可作為路端電壓處理,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
I1(R3+RA)=E-I2r
即:I1=$\frac{E}{1000}$-$\frac{{I}_{2}r}{1000}$;
由圖可知,圖象與縱坐標的交點為1.48mA,
則有:1.48mA=$\frac{E}{1000}$;
解得E=1.48V;
由圖象可知,圖象的斜率為:0.8×10-3,由公式得圖象的斜率等于$\frac{r}{1000}$,
故$\frac{r}{1000}$=0.8×10-3;
解得r=0.80Ω.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2)D(3)如圖;(4)1.48;0.80

點評 正確選擇儀器是電學實驗的經(jīng)?疾榈目键c;本題為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實驗的變形,注意由于沒有電壓表,本實驗中采用改裝的方式將表頭改裝為電壓表,再根據(jù)原實驗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研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在威爾遜云霧室中,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圖中曲線ab,是一個垂直于磁場方向射入的帶電粒子的徑跡.由于它在行進中使周圍氣體電離,其能量越來越小,電量保持不變,由此可知( 。
A.粒子帶負電,由a向b運動B.粒子帶負電,由b向a運動
C.粒子帶正電,由a向b運動D.粒子帶正電,由b向a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平面MN、PQ、ST為三個相互平行的界面,Ⅰ、Ⅱ、Ⅲ為三種不同的介質(zhì),平面ST的上表面涂有反射層(光線不能通過).某種單色光線射向界面MN后,發(fā)生了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光路如圖所示.則( 。
A.當入射角β適當減小時,光線c、d都可能會消失
B.當入射角β適當增大時,光線d可能會消失
C.對于三種介質(zhì),光在介質(zhì)Ⅱ中的傳播速度最小
D.出射光線b、c、d不一定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實驗中用沙和沙桶的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

(1)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diào)節(jié)長木板一端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平衡摩擦力(或抬高木板右端,使小車恰好運動下滑)
(2)實驗中要進行質(zhì)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a=0.4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用繩子將重為10N的物體掛在水平橫梁上,已知∠BAO=53°,∠ABO=37°.
(cos37°=sin53°=0.8,cos53°=sin37°=0.6)
(1)請畫出結點O的受力示意圖;
(2)求OC繩對重物的拉力FC的大小;
(3)求OA、OB繩的拉力FA、FB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a、b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由輕質(zhì)彈簧相連.當用恒力F豎直向上拉著a,使a、b-起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彈簧伸長量為為x1,加速度大小為a1;當用大小仍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著a,使a、b-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彈簧伸長量為x2,加速度大小為a2.則有( 。
A.a1=a2,x1=x2B.a1<a2,x1=x2C.a1=a2,x1>x2D.a1<a2,x1>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LED發(fā)光二極管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下表為某發(fā)光二極管的正向電壓U與正向電流I關系的數(shù)據(jù).
U/V0.002.562.712.802.842.872.892.912.99
I/A0.000.030.070.110.340.520.750.913.02

(1)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在圖1中畫出電壓在2.5V〜3.00V范圍內(nèi)二極管的I-U圖線.分析曲線可知二極管的電阻隨U變大而變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該范圍內(nèi)電阻最小約為1000Ω;
(2)某同學用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驗證該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要求二極管的正向電壓從0開始變化,并使測量誤差盡量減小.圖2是實驗器材實物圖,電壓表量程為3V,內(nèi)阻約為3kΩ,電流表量程為5mA,內(nèi)阻約為10Ω.圖中已連接了部分導線,請按實驗要求將實物圖中的連線補充完整.
(3)若此LED發(fā)光二極管的工作電流為2mA,則此發(fā)光二極管應與一阻值R=10Ω的電阻串聯(lián)后才能與電動勢為3V、內(nèi)阻不計的電源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過程中,除了重力之外還受到水平方向的大小、方向都不變的力F的作用.
(1)求它在時刻t的水平分速度和豎直分速度.
(2)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寫出這個坐標系中代表物體運動軌跡的x、y之間的關系式.這個物體在沿什么樣的軌跡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列周期為T的簡諧橫波沿x軸的某一方向傳播,已知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此時平衡位置位于x=3m處的質(zhì)點正在向上運動.若a、b兩質(zhì)點平衡位置的坐標分別為xa=2.5m,xb=5.5m,則( 。
A.當a質(zhì)點處在波峰時,b質(zhì)點恰在波谷
B.t=$\frac{T}{4}$時,a質(zhì)點正在向y軸負方向運動
C.t=$\frac{3T}{4}$時,b質(zhì)點正在向y軸負方向運動
D.任何時刻a、b兩質(zhì)點的速度都不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