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t1=t2 | B. | t1<t2 | C. | 2a1=a2 | D. | 3a1=a2 |
分析 分析清楚兩種情況下的運動形式區(qū)別,然后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規(guī)律求解,注意兩種情況下導體棒最終勻速運動時所受拉力大小是相同的.
解答 解:
AB、當拉力的功率恒定時,隨著速度增大,拉力逐漸減小,最后勻速運動時拉力最小,且最小值和第一種情況下拉力相等,因此最后都達到速度2v時,t1>t2,故A錯誤,B錯誤.
CD、由于兩種情況下,最終棒都以速度2v勻速運動,此時拉力與安培力大小相等,則有:
F=F安=BIL=BL•$\frac{BL2v}{R}=\frac{2{B}^{2}{L}^{2}v}{R}$…①
當拉力恒定,速度為v,加速度為a1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frac{{B}^{2}{L}^{2}v}{R}$=ma1…②
由①②解得:
a1=$\frac{{B}^{2}{L}^{2}v}{mR}$.
若保持拉力的功率恒定,速度為2v時,拉力為F,則有:
P=F•2v,
又F=F安=$\frac{{2B}^{2}{L}^{2}v}{R}$,
所以:P=$\frac{{4B}^{2}{L}^{2}v}{R}$;
則當速度為v時,拉力大小為:F1=$\frac{P}{v}=\frac{{4B}^{2}{L}^{2}v}{R}$;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1-$\frac{{B}^{2}{L}^{2}v}{R}$=ma2,
解得:a2=$\frac{{3B}^{2}{L}^{2}v}{mR}$,所以有a2=3a1,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可以和機車啟動的兩種方式進行類比解答,只不過機車啟動時阻力不變,而該題中阻力為安培力,是不斷變化的.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n甲大于n乙 | |
B. | 甲光在水珠中的傳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珠中的傳播速度 | |
C. | 丙光的頻率大于乙光的頻率 | |
D. | 甲光、乙光和丙光由小水珠出射到空氣的折射角不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點的電勢比b點的電勢高 | |
B. | a點的電場強度比b點的電場強度大 | |
C. | 帶電小球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 | |
D. | 帶電小球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電勢能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滑塊運動的加速度逐漸減小 | |
B. | 滑塊運動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 |
C. | x=0.15m處的場強大小為2.0×106N/C | |
D. | 滑塊運動的最大速度為0.1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伽利略用“理想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 | |
B. | 從牛頓第一定律可演繹出“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的結(jié)論 | |
C. | 庫侖最早引入電場概念并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 | |
D. | T•m2與V•s能表示同一個物理量的單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當r等于r2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零,系統(tǒng)的動能最大 | |
B. | 當r小于r1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系統(tǒng)的勢能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 | |
C. | 當r由r1增加到r2的過程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做負功,系統(tǒng)的勢能增大 | |
D. | 當r大于r2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系統(tǒng)的勢能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運動時間相同 | B. | 運動軌跡的半徑相同 | ||
C. | 回到x軸時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 D. | 回到x軸時距O點的距離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