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一彈簧的兩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彈簧伸長了6cm。現將其中一端固定于墻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來拉伸它,則彈簧的伸長量應為

A.6cm B.3cm C.1.5cm D.0.75cm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天津市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帶電粒子均從靜止開始在電場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經過相同的電勢差U后,哪個粒子獲得的速度最大( )

A.粒子He B.質子H C.氘核H D.鈉離子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學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掛一些小磁鐵,小磁鐵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貼”掛圖或試題答案,如圖所示.關于小磁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鐵受到的電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彈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B.磁鐵與黑板間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兩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磁鐵受到五個力的作用

D.磁鐵受到的支持力與黑板受到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電磁感應現象中,電路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大小與 成正比。最早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是 。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它會自身激發(fā)電磁感應現象,這種現象叫 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北京時間2006年7月12日凌晨,中國“飛人”劉翔在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以12.88s打破了世界紀錄!劉翔在比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

A.7.00m/s B.7.76m/s C.8.54m/s D.10.0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豐城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有甲、乙、丙三個同學根據不同的實驗條件,進行了“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

(1)甲同學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金屬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彈出,同時B球被松開,自由下落,觀察到兩球同時落地,改變小錘打擊的力度,即改變A球被彈出時的速度,兩球仍然同時落地,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采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兩個相同的弧形軌道M、N,分別用于發(fā)射小鐵球P、Q,其中N的末端與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兩軌道上端分別裝有電磁鐵C、D;調節(jié)電磁鐵C、D的高度,使AC=BD,從而保證小鐵球P、Q在軌道出口處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現將小鐵球P、Q分別吸在電磁鐵C、D上,然后切斷電源,使兩小鐵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時分別從軌道M、N的下端射出.實驗可觀察到的現象是PQ兩球將相碰.僅僅改變弧形軌道M距水平板的高度,重復上述實驗,仍能觀察到相同的現象,這說明__________.

(3)丙同學采用頻閃照相法.圖(3)為小球做平拋運動時所拍攝的閃光照片的一部分,圖中小方格的邊長為5cm,已知閃光頻率是10Hz,那么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_______m/s,小球在位置B時的瞬時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若以A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小球初始位置的坐標為(________cm,________cm).(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氘核和氚核可發(fā)生熱核聚變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該反應方程為H+H―→He+x,式中x是某種粒子。已知:H,H,He和粒子x的質量分別為2.0141 u,3.0161 u,4.0026 u,和1.0087 u;1 u=931.5 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應方程和數據可知,粒子x是________,該反應釋放出的能量為________MeV(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河北省新高三上周練二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三個滑塊A.B.C,質量分別為,,A.B以共同速度向右運動,C靜止。某時刻細繩突然斷開,A.B被完全彈開,然后B又與C發(fā)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終三滑塊速度恰好相同。求:

①B.C碰撞前的瞬間B的速度;

②整個運動過程中,彈簧釋放的彈性勢能與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