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折射率為n的水面下H處有一點光源發(fā)出的光部分射到空中,由于全反射,空中的光線來自水面某一圓形區(qū)域,則該區(qū)域的半徑為$\frac{H}{\sqrt{{n}^{2}-1}}$.

分析 光由水傳播到水面時,透光面邊緣光剛好發(fā)生了全反射.根據(jù)折射率及數(shù)學(xué)知識,可求出透光圓的半徑.

解答 解:光線在圓形區(qū)域邊緣恰好發(fā)生全反射,作出全反射光路圖如圖,設(shè)光在水面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C
應(yīng)有sinC=$\frac{1}{n}$
由幾何關(guān)系有:r=HtanC=H•$\frac{sinC}{\sqrt{1-si{n}^{2}C}}$
解得r=$\frac{H}{\sqrt{{n}^{2}-1}}$
故答案為:$\frac{H}{\sqrt{{n}^{2}-1}}$.

點評 對有關(guān)全反射問題,關(guān)鍵是畫出光路圖,然后根據(jù)折射定律列式求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輛空車與一輛貨車,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速率行駛,當(dāng)緊急剎車后輪子只滑不轉(zhuǎn),下列哪句判斷正確( �。�
A.貨車由于慣性大,滑行距離遠
B.貨車由于受到的摩擦阻力大,滑行距離小
C.空車慣性小,滑行時間短
D.兩車滑行位移相同,停下來所用時間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鐳(${\;}_{88}^{226}Ra$)經(jīng)過5次α衰變,4次β衰變才能轉(zhuǎn)變成鉛核(${\;}_{82}^{206}{P_b}$),在上述變化過程中損失了14個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空氣中,光經(jīng)過玻璃棱鏡會向底面偏折,偏折角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guān)( �。�
A.頂角B.入射角C.折射率D.入射點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中射向折射率為n=1.414的某種玻璃的表面,i表示入射角,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當(dāng)i>45°時會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
B.無論入射角i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會超過45°
C.欲使折射角r=30°,應(yīng)以i=45°的角度入射
D.當(dāng)入射角i=arctan1.414時,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恰好互相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測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值的圖象如圖,當(dāng)光線從空氣射入玻璃,那么θ1θ2中為入射角的是θ2;玻璃磚的折射率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guān)受力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如圖中鉤碼和鉛筆靜止,輕質(zhì)鉛筆中的彈力沿鉛筆方向
B.
如圖中人隨自動扶梯一起沿斜面以加速度a運動中,人受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
如圖中與水平轉(zhuǎn)盤一起勻速轉(zhuǎn)動的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垂直物塊的速度
D.
如圖中運動火車車輪在不擠壓鐵軌的轉(zhuǎn)彎路段所受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沿路面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自然光包含著在垂直于傳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動的光,而且沿著各個方向振動的光的強度都相同.自然光通過偏振片后,只沿著一個特定方向振動.這種光叫偏振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現(xiàn)有以下器材:電流表一只(量程適當(dāng).內(nèi)阻可忽略不計.帶有按鈕開關(guān)k1,按下按鈕電流表與電路接通,有電流通過電流表,電流表顯出一定的讀數(shù)),阻值已知為R的固定電阻一個,阻值未知的待測電阻Rx一個,直流電源一個(電動勢ε和內(nèi)阻r待測),單刀雙擲開關(guān)K一個,接線用的導(dǎo)線若干.
某同學(xué)用以上器材設(shè)計了一個實驗電路,如圖所示,用它既能測量直流電源的電動勢ε和內(nèi)阻r,又能測量待測電阻的阻值Rx
(1)填寫出測量ε、r和Rx主要的實驗步驟.
A、將單刀雙擲開關(guān)K置于空位,按下電流表上按鈕開關(guān)k1,讀下電流表示數(shù)I1
B、將單刀雙擲開關(guān)K置于a位,按下電流表上按鈕開關(guān)k1,讀下電流表示數(shù)I2
C、將單刀雙擲開關(guān)K置于b位,按下電流表上按鈕開關(guān)k1,讀下電流表示數(shù)I3
(2)利用以上已知量和實驗中測量出的量可求得:
電動勢?=$\frac{({I}_{2}-{I}_{3}){I}_{1}R}{{I}_{2}-{I}_{1}}$,內(nèi)阻r=$\frac{({I}_{1}-{I}_{3})R}{{I}_{2}-{I}_{1}}$,待測電阻Rx$\frac{{I}_{3}R}{{I}_{2}-{I}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