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38990  138998  139004  139008  139014  139016  139020  139026  139028  139034  139040  139044  139046  139050  139056  139058  139064  139068  139070  139074  139076  139080  139082  139084  139085  139086  139088  139089  139090  139092  139094  139098  139100  139104  139106  139110  139116  139118  139124  139128  139130  139134  139140  139146  139148  139154  139158  139160  139166  139170  139176  13918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A球振動后,通過水平細繩迫使B、C振動,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A、C振動周期相等B.A的振幅比B小
C.B的振幅比C的振幅大D.A、B、C的振動周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的振動圖象中,A、B點所對應(yīng)的時刻,振子的( 。
A.加速度不同B.位移不相同C.速度不相同D.回復(fù)力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同學用伏安法測定一段阻值為5Ω左右的金屬絲的電阻,要求測量結(jié)果盡可能準確,現(xiàn)備有以下器材:
A.電池組(3V,內(nèi)阻1Ω);
B.電流表(0~3A,內(nèi)阻0.0125Ω);
C.電流表(0~0.6A,內(nèi)阻0.0125Ω);
D.電壓表(0~3V,內(nèi)阻3kΩ);
E.電壓表(0~15V,15kΩ);
F.滑動變阻器(0~20Ω,額定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0~2000Ω,額定電流0.3A);
H.開關(guān)、導(dǎo)線
①上述器材中應(yīng)選用的是ACDFH.
②實驗電路應(yīng)采用電流表外接法(填“內(nèi)”或“外”)
③設(shè)實驗中電流表、電壓表的某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圖中I=2.20A,U=0.4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在直角坐標系xoy的第一、四象限區(qū)域內(nèi)存在兩個有界的勻強磁場: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Ⅰ、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Ⅱ,O、M、P、Q為磁場邊界和x軸的交點,OM=MP=L.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軸正向的勻強電場.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帶電粒子從電場中坐標為(-4L,-2L)的點以速度v0沿+x方向射出,恰好經(jīng)過原點O處射入?yún)^(qū)域Ⅰ又從M點射出區(qū)域Ⅰ(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計).
(1)求第三象限勻強電場場強E的大;
(2)求區(qū)域Ⅰ內(nèi)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B的大;
(3)如帶電粒子能再次回到原點O,問區(qū)域Ⅱ內(nèi)磁場的寬度至少為多少?粒子兩次經(jīng)過原點O的時間間隔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卞國華老師采用如圖1的電路進行實驗.
(1)如圖2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U-I圖象,由圖可知,電源的電動勢E=1.5 V,內(nèi)阻r=1.0Ω;(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該實驗的系統(tǒng)誤差主要是由電壓表的分流(選填“電流表的分壓”或“電壓表的分流”)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型金屬盒的半徑為R,兩金屬盒間的狹縫很小,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與金屬盒盒面垂直,高頻率交流電的頻率為f,加速電壓的電壓為U,若中心粒子源處產(chǎn)生的質(zhì)子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e,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不考慮相對論效應(yīng),則下列說法正確是( 。
A.質(zhì)子第二次和第一次經(jīng)過D型盒間狹縫后軌道半徑之比為$\sqrt{2}$:1
B.加速的粒子獲得的最大動能隨加速電場U增大而增大
C.質(zhì)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能超過2πRf
D.不改變磁感應(yīng)強度B和交流電的頻率f,該加速器也可加速α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60kg的探險者在叢林探險,為了從一絕壁到達水平地面,探險者將一根長為l=10m粗繩纏繞在粗壯樹干上,拉住繩子的另一端,從絕壁邊緣的A點由靜止開始蕩向低處,到達最低點B時腳恰好觸到地面,此時探險者的重心離地面的高度為hB=0.5m.已知探險者在A點時重心離地面的高度為hA=8.5m.以地面為零勢能面,不計空氣阻力.(探險者可視為位于其重心處的一個質(zhì)點,g=10m/s2)求:
(1)探險者在A點時的重力勢能;
(2)探險者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
(3)探險者運動到B點時,他對繩子的拉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需要進行比較的是F′和F.通過本實驗可以驗證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3)在本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點,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B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在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O點時,兩彈簧之間的夾角應(yīng)取90°不變,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不需要的操作是(  )
A.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B.調(diào)節(jié)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繩與長木板平行
C.用秒表測出小車運動的時間
D.將長木板右端墊高,平衡小車和紙帶受到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有兩個人要把質(zhì)量m=1000kg的貨物裝進離地h=1m高的卡車車廂內(nèi).他們找來L=5m的斜面,但沒有其它任何工具可用.假設(shè)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和此斜面上滑動時所受摩擦阻力恒為貨物重力的0.12倍,兩個人的最大推力各為800N.
(1)通過分析說明倆人能否將貨物直接推進車廂?
(2)請你幫助他們設(shè)計一個可行的方案,兩人用最大推理將貨物推進車廂.并詳細證明之.(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