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8657  148665  148671  148675  148681  148683  148687  148693  148695  148701  148707  148711  148713  148717  148723  148725  148731  148735  148737  148741  148743  148747  148749  148751  148752  148753  148755  148756  148757  148759  148761  148765  148767  148771  148773  148777  148783  148785  148791  148795  148797  148801  148807  148813  148815  148821  148825  148827  148833  148837  148843  148851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間電壓恒為3.2V,3個電阻的阻值均為4Ω,電容器的電容為30 μF,電流表為理想電流表.那么電路穩(wěn)定時電容器所帶的電量、電流表的讀數(shù)分別是( 。
A.9.6×10-5 C,0.8 AB.0,0.8 A
C.9.6×10-5 C,1 AD.1.2×10-4C,0.8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可用于探究力對靜止物體做功與物體獲得速度的關系.

(1)實驗中,小車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適當傾斜來平衡掉摩擦阻力,下面操作正確的是D.
A.放開小車,小車能夠自由下滑即可
B.放開小車,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C.放開拖著紙帶的小車,小車能夠自由下滑即可
D.放開拖著紙帶的小車,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2)關于本實驗中橡皮筋做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測量
B.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車運動的全程中始終做功
D.通過把橡皮筋拉伸為第一次的兩倍,來實現(xiàn)橡皮筋做功也增加為原來的兩倍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運動,當小車速度最大時,關于橡皮筋所處的狀態(tài)與小車所在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橡皮筋處于原長狀態(tài)                    B.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
C.小車在兩個鐵釘?shù)倪B線處                D.小車未過兩個鐵釘?shù)倪B線
(4)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jù)第四次的紙帶(如圖2所示)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A、B兩點接在恒壓電源上,內阻不可忽略的電流表并聯(lián),示數(shù)分別為2A和3A.若將兩只電流表串聯(lián)起來接入電路中,兩只電流表的示數(shù)均為4A,那么電路不接入電流表時,流過R的電流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驗證機械守恒定律”實驗中,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tǒng)從由靜止釋放到通過光電門這一過程機械能守恒.實驗開始時,氣軌已經(jīng)調成水平狀態(tài).
(1)已知遮光條的寬度為d,實驗時將滑塊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則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fraccowgsmu{t}$.
(2)在本次實驗中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文字說明并用相應的字母表示):鉤碼的質量m、滑塊上的遮光條初始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s和滑塊的質量M.
(3)本實驗通過比較mgs和$\frac{1}{2}$(m+M)($\fracyqgaueu{t}$)2(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是否相等,從而驗證系統(tǒng)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研究牛頓第二定律和有關做功的問題.
(1)為了盡可能減少摩擦力的影響,計時器最好選用電火花式計時器(填“電磁式打點計時器”或“電火花式計時器”),同時需要將長木板的右端墊高,直到在沒有沙桶牽引的情況下,小車拖動“填拖動或不拖動”紙帶能在斜面上勻速下滑.
(2)在滿足M>>m條件下,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總重力,在控制小車的質量M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
(3)在此實驗中,交流電頻率為50HZ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O為起點,A、B、C為過程中的三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點沒有標出,有關數(shù)據(jù)如圖乙所示,則小車的加速度為0.95m/s2,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為VB=1.0 m/s.(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四個相同的小量程電流表(表頭G)分別改裝成兩個不同量程的電流表A1、A2和電壓表V1、V2,改裝好后把它們按圖示接入電路,則( 。
A.電流表A1的讀數(shù)等于電流表A2的讀數(shù)
B.電流表A1的指針偏轉角不等于電流表A2的指針偏轉角
C.電壓表V1的指針偏轉角等于電壓表V2的指針偏轉角
D.電壓表V1的讀數(shù)小于電壓表V2的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組裝了一套如圖1所示的裝置,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一端與細繩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小,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與小車尾部相連接,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排除阻力干擾,不掛鉤碼,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推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間距相等的點.
(2)測量小車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量M,按圖3組裝好儀器,并連接好所需電路,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先接通拉力傳感器和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然后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關閉電源.
(3)在打出的紙帶中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如圖2所示.在紙帶上按打點先后順序依次取O、A、B、C、D、E等多個計數(shù)點,各個計數(shù)點到O點間的距離分別用hA、hB、hC、hD、hE…表示,則小車和拉力傳感器在計時器打下D點時的動能表達式為$\frac{M({h}_{E}-{h}_{C})^{2}}{8{T}^{2}}$,若拉力傳感器的讀數(shù)為F,計時器打下A點到打下D點過程中,細繩拉力對小車所做功的表達式為F(hD-hA)..
(4)某同學以A點為起始點,以A點到各個計數(shù)點動能的增量△Ek為縱坐標,以A點到各個計數(shù)點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橫坐標,在坐標紙(毎一小格為正方形)上作出了△Ek-W圖線,如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學校組織同學們乘車外出考察,當汽車從靜止開始勻加速啟動后,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位同學還未上車,司機立即使車輛勻減速制動直到停車,其間最大車速已達6m/s,從啟動到停車總共花去10s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汽車前進了多少米?先大致畫出汽車在上述過程中的v-t圖象,看看能否通過圖象來幫助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雨天,假設無風,雨滴以速度υ1豎直下落,雨滴在空中的分布是均勻的,單位體積的雨量是ρ,一個人要從A處勻速運動到B處,他沒有帶傘,A、B的距離為l,人的運動速度為υ2.在計算打到身上的雨量時,把人簡化為長方體模型,頭和肩的水平面積為S1,身體前方正面的豎直面積為S2.則( 。
A.從A到B的過程中,打到面積S1上的雨量為ρS1v1$\frac{l}{{v}_{2}}$
B.從A到B的過程中,打到人身上上的雨量為ρS1v1$\frac{l}{{v}_{2}}$+ρS2l
C.把人簡化為長方體模型是不切實際的
D.從A到B的過程中,無法判斷打到人身上的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圖是兩種電感式微小位移傳感器的原理圖,圖甲中,1是待測的物體,2是可以上下移動的軟鐵芯,3是固定的軟鐵芯,2、3之間的空氣間隙隨著物體的位移改變,鐵芯3上繞有線圈4.乙圖中,3是空心線圈,1是待測的物體,軟鐵芯2插在線圈3中圖電感式位移傳感器并且可以隨著物體1在線圈中平移.
說明它們的工作原理,并嘗試設計與線圈3或線圈4相連的電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