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70174  170182  170188  170192  170198  170200  170204  170210  170212  170218  170224  170228  170230  170234  170240  170242  170248  170252  170254  170258  170260  170264  170266  170268  170269  170270  170272  170273  170274  170276  170278  170282  170284  170288  170290  170294  170300  170302  170308  170312  170314  170318  170324  170330  170332  170338  170342  170344  170350  170354  170360  170368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726日,隨著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發(fā)射中心順利升空,中國也首次成功驗證了火箭第一級落點的精確控制技術(shù),成為全球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掌握該技術(shù)的國家,長征二號丙火箭第一級殘骸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順利找到,落點在設(shè)定的落區(qū)范圍內(nèi),這是中國航天在落點可控、精準(zhǔn)回收領(lǐng)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一級火箭的回收過程可以簡化為:一級火箭關(guān)閉推進器,脫離主體后繼續(xù)上升至離地面3225m的高空,然后開始無初速下落,下落至離地面3100m的高度處,此時一級火箭立即打開助推器開始勻速下降,持續(xù)50s后增大助推器的推力進而勻減速下降,成功落地時速度大小為2m/s,g=10m/s2,(忽略高度對重力加速度的影響,不計空氣阻力)求:

(1)一級火箭從無初速開始下落至3100m高度處所需要的時間;

(2)一級火箭勻速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3)一級火箭最后勻減速下落的時間是多少?(計算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記為m,小車和車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記為M,實驗中用托盤和砝碼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xì)線對小車的拉力。

(1)為科學(xué)的探究aF、M的關(guān)系,本實驗應(yīng)該采用的主要科學(xué)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

(2)為使得細(xì)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力,在實驗時需進行的關(guān)鍵步驟是__________。

(3)如圖所示是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O、AB、C、D為在紙帶上所選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所用交變電源的周期T=0.02s。測量出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OA=2.81cm,AB=3.20cm,BC=3.61cm,CD=4.00cm。則打點計時器打下C點的瞬時速度vB=_________m/s,該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小明同學(xué)在實驗時長木板保持水平,其余操作均是規(guī)范的,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aF圖如圖所示,由此分析可知,小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__________。(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右圖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xì)繩的結(jié)點,OBOC為細(xì)繩,兩個彈簧秤通過細(xì)繩拉橡皮筋。

(1)實驗中所說的合力與兩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_________________。

A.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被拉長

B.固定橡皮條的圖釘受拉力產(chǎn)生的形變

C.細(xì)繩套受拉力產(chǎn)生形變

D.使橡皮條的結(jié)點在同一方向上伸長到同一位置

(2)在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操作中,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彈簧秤之間夾角應(yīng)取,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3)在該實驗中,使b彈簧秤按圖所示位置(水平位置)開始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在這過程中保持O點位置不變和a彈簧秤的拉伸方向不變,則在整個過程中關(guān)于a、b彈簧秤的讀數(shù)變化是______________。

Aa增大,b減小 Ba減小,b增大

Ca減小,b先增大后減小 Da減小,b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一物塊輕放在傳送帶左端,當(dāng)物塊運動到傳送帶右端時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若傳送帶仍保持勻速但速度加倍,將物塊輕放在傳送帶左側(cè),本次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與傳送帶速度加倍前相比,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不變

B. 變?yōu)樵瓉淼?/span>2

C. 變?yōu)樵瓉淼囊话?/span>

D. 變?yōu)樵瓉淼?/spa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沿著平直道路行駛,以x表示它相對于出發(fā)點的位移。汽車在0~40s這段時間的x-t圖象如圖所示。對圖象進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

A.汽車在0~40s這段時間先加速,再勻速,最后做減速

B.汽車在10~20s這段時間內(nèi)速度最大

C.汽車在這40s內(nèi)的位移為零

D.汽車在5s時刻的速度小于30s時刻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從A、B、C三個不同的位置向右分別以vA、vB、vC的水平初速度拋出三個小球A、B、C,其中A、B在同一豎直線上,BC在同一水平線上,三個小球均同時落在地面上的D點,不計空氣阻力。則必須(

A. 先同時拋出A、B兩球,且vAvBvC

B. 后同時拋出B、C兩球,且vAvBvC

C. 后同時拋出A、B兩球,且vAvBvC

D. 先同時拋出B、C兩球,且vAvBv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根足夠長平行光滑金屬導(dǎo)軌MN、PQ固定在傾角θ=370的絕緣斜面上,頂部接有一阻值R=3Ω的定值電阻,下端開口,軌道間距L=1m。整個裝置處于磁感應(yīng)強度B=2T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質(zhì)量m=1kg的金屬棒ab置于導(dǎo)軌上,ab在導(dǎo)軌之間的電阻r=1Ω,電路中其余電阻不計。金屬棒ab由靜止釋放后沿導(dǎo)軌運動時始終垂直于導(dǎo)軌,且與導(dǎo)軌接觸良好。不計空氣阻力影響。已知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

(1)求金屬棒ab沿導(dǎo)軌向下運動的最大速度口vm;

(2)求金屬棒ab沿導(dǎo)軌向下運動過程中,電阻R上的最大電功率PR;

(3)若導(dǎo)軌MN、PQ粗糙,金屬棒ab與導(dǎo)軌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5,從金屬棒ab開始運動至達到速度2.0m/s過程中,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焦耳熱總共為1.5J,求金屬棒ab下滑的位移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線圈面積為0.05m2,共100匝,線圈總電阻為r=1Ω,外電阻R=9Ω,線圈處于 的勻強磁場中。當(dāng)線圈繞軸,以角速度勻速轉(zhuǎn)動時,從線圈處于圖示的位置開始計時,求:

(1)寫出電動勢的瞬時表達式;

(2)線圈轉(zhuǎn)過1/40s的過程中,通過電阻的電荷量q;

(3)線圈勻速轉(zhuǎn)一圈回路產(chǎn)生的總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根粗細(xì)均勻、重力不計的橡皮筋L1、L2的一段分別連接于AB兩點,另一端與一小球相連,小球靜止時,L1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L2保持水平,此時兩根橡皮筋的長度相等。已知兩根橡皮筋的勁度系數(shù)相等,橡皮筋的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為g,則(

A. 兩根橡皮筋的形變量相等

B. L2的原長比L1的原長短

C. 剪斷L1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g

D. 剪斷L2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g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個總阻值r=10Ω,匝數(shù)n=1000的正方形金屬線圈,與阻值R=20Ω的定值電阻連成閉合回路。線圈的邊長L=0.1m,其內(nèi)部空間(包括邊界處)充滿了垂直線圈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B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所示。導(dǎo)線電阻不計。求:

(1)t=0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

(2)00.02s內(nèi),線圈QMNP中的感應(yīng)電動勢大小和感應(yīng)電流的方向;

(3)00.02s過程中整個回路的熱功率,t=-0.01sUPQ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