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橡皮條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點,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必須記錄彈簧秤拉力的方向
B.在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的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的拉力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節(jié)點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節(jié)點拉到O點時,兩彈簧秤之間的夾角應取90°不變,以便于計算合力的大小
(2)一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運動,用每隔0.1s曝光一次的頻閃照相機拍攝下不同時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圖所示,選小球的五個連續(xù)位置A、B、C、D、E進行測量,測得距離s1、s2、s3、s4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
| | | |
| |
| | s1(cm) | s2(cm) | s3(cm) | s4(cm) | 8.20 | 9.30 | 10.40 | 11.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以下對機械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頻率相同的波疊加,一定可以發(fā)生穩(wěn)定的干涉現(xiàn)象 B.橫波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 C.縱波不能用波的圖象描述 D.波長和障礙物尺寸相近時,衍射現(xiàn)象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電梯在啟動過程中,若近似看作是勻加速直線運動,測得第1s內(nèi)的位移是2m,第2s內(nèi)的位移是2.5m.由此可知( ) A.這兩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3s末的瞬時速度是2.25m/s C.電梯的加速度是0.125m/s2 D.電梯的加速度是0.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兩塊足夠大的帶電平行板間形成一個方向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區(qū)域,場強E=3×104 N/C.在兩板間用絕緣細線懸掛一個質(zhì)量m=5×10-3kg的帶電小球,靜止時小球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60°。(取g=10m/s2)試求: (1)小球的帶電量和電性; (2)懸線的拉力; (3)若小球靜止時離右板d=5×10-2m,剪斷懸線后,小球經(jīng)多少時間碰到右極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對電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電容器充電量越大,電容增加越大 B.電容器的電容跟它兩極所加電壓成反比 C.電容器的電容越大,所帶電量就越多 D.對于確定的電容器,它所充的電量跟它兩極板間所加電壓的比值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質(zhì)點的位移隨時間而變化的關系式為x=4t+2t2,x與t的單位分別是m與s,則質(zhì)點的初速度與加速度分別為 A.4m/s與2m/s2 B.0與4m/s2 C.4m/s與4m/s2 D.4m/s與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一個物體以某一速度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則物體 A.落地速度小于拋出速度 B.在最高點的加速度為零 C.上升時間大于下落時間 D.上升時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時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則該質(zhì)點在前8s內(nèi) A.平均速度的大小為1m/s,方向向左 B.平均速度的大小為0.25m/s,方向向左 C.質(zhì)點一直向右運動 D.質(zhì)點在第三秒與第四秒運動的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v0的水平初速度從O點拋出后,恰好擊中傾角為q 的斜面上的A點。如果A點距斜面底邊(即水平地面)的高度為h,小球到達A點時的速度方向恰好與斜面垂直,如圖,則以下正確的敘述為 A.可以求出小球到達A點時,重力的功率; B.可以求出小球由O到A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C.可以求出小球從A點反彈后落至水平地面的時間; D.可以求出小球拋出點O距斜面端點B的水平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間有相互作用時,物體是受力物體還是施力物體是相對某個力而言的 B.木塊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個向上的彈力,這是由桌面發(fā)生微小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 C.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D.壓彈簧時,手先給彈簧一個壓力而使它壓縮,彈簧壓縮后,再反過來給手一個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