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99820  99828  99834  99838  99844  99846  99850  99856  99858  99864  99870  99874  99876  99880  99886  99888  99894  99898  99900  99904  99906  99910  99912  99914  99915  99916  99918  99919  99920  99922  99924  99928  99930  99934  99936  99940  99946  99948  99954  99958  99960  99964  99970  99976  99978  99984  99988  99990  99996  100000  100006  100014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有五個同學做實驗,各組實驗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若每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長度,用秒表測時間的技術(shù)水平都一樣,那么_ ____組測量結(jié)果更準確,由此計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約為__
實驗條件,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組別
擺球材料
最大擺角
擺長(m)
全振動次數(shù)
所測時間(s)
A


0.41
10
23.6
B


0.50
50
87.2
C


0.80
50
90.0
D


0.60
30
70.8
E


0.80
30
7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實驗中,質(zhì)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如下圖所示(相鄰記數(shù)點時間間隔為0.02s),那么:
(1)紙帶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端與重物相連;
(2)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B時,物體的速度=________;
(3)從起點P到打下計數(shù)點B的過程中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量△=________,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________;(g取9.8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4)通過計算,數(shù)值上△EP___△Ek(填“<”、“>”或“=”),這是因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采用圖示的裝置“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的動能改變量的關(guān)系”,圖中小車中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尚未到達地面,打點針時器工作頻率為 50 Hz。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打點計時器B.天平C.秒表D.電池 E. 紙帶F. 細線、鉤碼、小車、 G. 長軌道

(1)其中多余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2)器材中測量時間的工具是           (填寫序號)
(3)實驗中適當墊高軌道的一端是為了____________
(4)實驗為了確保小車受到的合外力與鉤碼的重力基本相等,鉤碼的質(zhì)量m與小車的質(zhì)量M應(yīng)滿足                   
(5)若實驗中外力對物體做功的大小與物體速度如下表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關(guān)系,試分析功與物體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如果以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圖線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的數(shù)值。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有如下器材:
A.打點計時器;B.低壓交流電源(附導線);C.天平(附砝碼);
D.鐵架臺(附夾子);E.重錘(附夾子);F.紙帶;G.秒表,H復寫紙。
其中不必要的有__________;還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
(3)如圖所示的曲線是一同學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時畫出的小球做平拋運動的部分軌跡,他在運動軌跡上任取水平位移相等的A、B、C三點,測得△s=0.2m,又測得豎直高度分別為h1=0.1m,h2=0.2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求出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為________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采用圖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即探究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做功與小車動能的變化之間的關(guān)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

(1)為了把細繩對小車的拉力視為小車的合外力,要完成的一個重要步驟是
__________________;
(2)為使圖示中鉤碼的總重力大小視為細繩的拉力大小,須滿足的條件是鉤碼的總質(zhì)量________小車的總質(zhì)量(填“大于”、“小于”、“遠大于”或“遠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有兩位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時,從打下的若干紙帶中選出了以下紙帶,所用的電源頻率是 50 Hz.試回答:

(1)甲同學抽動紙帶打點的一部分紙帶,紙帶上點跡清晰,如圖甲所示,從甲同學選取的紙帶得出①A、B、C、D是選用的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T=_________s;②試算出打點B時的抽動紙的速度大小vB =_________m/s。
(2)乙同學選取的紙帶如圖乙所示,乙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五個打印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分別標明0,1,2,3,4,量得0與1兩點間距離S1=30mm,3與4兩點間S4 =48mm,則小車在0與1兩點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某同學列舉實驗中用到的實驗器材為:鐵架臺、打點計時器及復寫紙片、紙帶、秒表、低壓交流電源、導線、重錘、天平,其中不必要的是           。
(2)如果以v2/2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圖線應(yīng)是下圖中的    ,其斜率等于      的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壓是       V的        電源(選填“直流”或“交流”)。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某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并在其上連續(xù)取了A、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印點,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 = 0.02s。他經(jīng)過測量并計算得到打點計時器在打B、C、D、E、F各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如下表:
對應(yīng)點
速度(m/s)
B
0.120
C
0.162
D
0.201
E
0.240
F
0.281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以A點對應(yīng)的時刻為計時起點,在所給的坐標方格紙中,畫出v-t圖像,并求物體的加速度a =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共點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目的是驗證兩個共點力合成時遵循________定則.實驗時已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紙、圖釘(多個)、橡皮條、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還缺少的必要的器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zhì)量m=1kg的物體自由下落,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各點距O點的距離分別為s1="15.50cm" ,s2="23.25cm" , s3="32.50cm" , s4="43.25cm" ,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4s.那么從打點計時器打下起點O到打下B點的過程中,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     J (4分) ,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   J(4分).由此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                                 .(4分)(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應(yīng)選擇第一、第二兩點間的距離接近__________________的紙帶。
(2)理論上,自由下落的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_________動能的增加,(填等于、大于、小于)。
在實際情況中,重力勢能的減少__________動能的增加(填等于、大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