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明一中08-09學年高三上學期地理期末練習(八)

本套題是依據最新課標,參考山東省的考試大綱來命題的,試題結構有30道題組成,其中前25道為選擇題,注重考查學生對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后5道為綜合題,主要結合當今時事和最新熱點來命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基本原理的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試題難易度控制比例為低檔題,中檔題和高檔題為7:2:1。能很好的訓練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近幾年的高考規(guī)律和特點,并對09年高考進行了大膽的預測。

 

一、單項選擇題


1.該地的地理坐標約為( A  )

A . 東經127 . 5度 北緯21度34分

B . 東經120度 北緯 45度

試題詳情

C . 東經112.5度,北緯21度34分

D . 東經120度 北緯23度26分

試題詳情

2.該地當日正午太陽高度大約為( B  )

A. 30度    B . 45度  C . 60度  D . 90度

解析:由圖可以看出北京時間12月22日11:30竹桿影廠最短為2米,與竹桿等長,可確定當地地理經度為東經127 . 5度,竹桿與竹桿影長等長,可確定該地當日正午太陽高度大約為45度,則當地的地理緯度為北緯21度34分,第1題選A,第二題選B。

下圖是“某地海岸的等高線地形圖”(高度單位為米,等高距為50米)。讀圖判斷3~4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如果從避風的角度來看,圖中哪個地點比較適合建漁港

A.甲                                   B.乙                                   C.丙                                   D.丁

試題詳情

4.圖中的海崖最小高度可能是

A.75 m                        B.125 m                       C.175 m                       D.225 m

解析:從圖中信息可知,該地位于東北信風帶,丙處海灣深入內陸,是良好的避風港。海崖有5條等高線在此相交,則陡崖的海拔高度范圍在200~300米之間,第3題選C,第4題選D。

試題詳情

5、讀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示意圖,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將甘蔗、果樹、桑蠶的生產與養(yǎng)魚有機結合,創(chuàng)造了一種形式新穎的農業(yè)生產模式,該模式是:(C)

試題詳情

   ①商品谷物農業(yè)   ②種植園農業(yè)  ③水稻種植農業(yè)    ④生態(tài)農業(yè)    ⑤持續(xù)發(fā)展農業(yè)    ⑥無土栽培農業(yè)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解析:由此圖可以看出基塘生產是典型的混合農業(yè),其養(yǎng)分相互循環(huán),降低了污染,凈化了環(huán)境。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該農業(yè)生產模式形成了農、林、副、漁全面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加工多種經營的生產結構。各業(yè)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第5題選C。

讀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米),L為河流,對角線為經

線。據此回答6-7題。

試題詳情

6.圖中河流L的流向可能為(C)

A.從東流向西        B.從西流向東

C.從西南流向東北    D.從西北流向東南

試題詳情

7.若x數值為500米,圖中a所在地海拔為(C)

   A.低于400米    B.400―500之間

   C.500―600之間    D.大于600米

解析:知x、Y為等高線,L為河流,根據等高線與河流的關系,可知x等高線的海拔高度大于Y,知對角線為經線,排除A、B選項,河流的流向由x等高線與L的交點流向Y等高線與L的交點,則經線的右上為北,左下為南。河流流向從西南流向東北,第6題選C。根據兩條相鄰等值線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個等值距的原理,若x數值為500米,則圖中a所在地海拔為為500―600之間。第7題選C。

 

試題詳情

文本框:  文本框:  讀圖“甲、乙兩地等壓面分布示意圖”,回答8~9題。

 

試題詳情

8.右列四幅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中,與圖五所示氣壓分布狀態(tài)相符的是(B。

試題詳情

9.關于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甲地為海洋,乙地為陸地   B.乙地可能出現陰雨天氣

C.①處氣壓比②處高      D.甲地可能形成臺風

解析:由甲、乙兩地等壓面分布示意圖可知甲地近地面是高壓,高空是低壓;乙地近地面是低壓,高空是高壓。近地面空氣流動方向為甲地流向乙地,高空的空氣由乙地流向甲地。甲地近地面是高壓,天氣是晴朗的,乙地近地面是低壓,可能會出現陰雨天氣,故第8題選B,第9題選B。

下圖為“某地沉積巖層剖面圖”,讀圖回答10~11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0.下列關于該地巖層結構形成過程的描述中,其中最合理的是(A)

  A.沉積一褶皺一斷裂一抬升一侵蝕一下沉一沉積

 B.沉積一斷裂一褶皺一沉積一侵蝕一下沉一沉積

  C.褶皺一斷裂一抬升一侵蝕一下沉一沉積

  D.褶皺一斷裂一侵蝕一沉積

試題詳情

11.關于①、②、③、④四地敘述正確的是(D)

  A.①處為良好的儲水構造

  B.②處構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

  C.④處為良好的儲油構造    

  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處最為理想

解析:據某地沉積巖層剖面圖可知該地巖層結構形成過程如下,先沉積形成沉積巖層,然后受擠壓形成褶皺,超過了巖層的承受能力巖層斷裂,在內力作用下抬升,受外力作用頂部巖層遭到侵蝕,接著地殼下沉繼續(xù)接受沉積。第10題選A。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也是修建隧道的最為理想的場所;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造;褶皺、斷層多是能力作用的產物。第11題選D。

 

讀某國“某地區(qū)人口密度與海拔高度相關示意圖”,完成12-13題。

試題詳情

12.該圖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區(qū)是(D 。

  A.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

  B.恒河平原與喜馬拉雅山過渡地帶

  C.亞馬孫平原與巴西高原過渡地帶

  D.剛果盆地與東非高原過渡地帶

試題詳情

13.該地區(qū)海拔400米以下地區(qū)人口密度

低的原因是(A 。

  A.氣候濕熱,不適宜人類居住      B.地勢低平,洪澇災害頻繁

  C.峽谷地帶,交通不變            D.氣候干澡,水源缺乏

解析:讀某國“某地區(qū)人口密度與海拔高度相關示意圖”可知該地人口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500米之間,尤以1000米人口密度最大,可確定該地在熱帶地區(qū),排除A選項,B選項人口集中于海拔200米左右的恒河平原上,不符合。C選項亞馬孫平原濕熱,人口集中于海拔500―1000米的巴西高原上,也不符題意。第12題選D。該地海拔400米以下地區(qū),氣候濕熱,不適宜人類居住,第13題選A。

下圖示意某雛形生態(tài)工業(yè)園區(qū)的產業(yè)鏈.箭頭表示物、能量流動過程,其中虛線箭頭表示副產品或廢棄物的流動。完成14~16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4.圖中a、b、c分別代表(C)

  A.電廠、化工廠、鹽場    B.鹽場、電廠、化工廠

  C.電廠、鹽場、化工廠    D.鹽場、化工廠、電廠

試題詳情

15.該生態(tài)工業(yè)園區(qū)中(B)

  A.發(fā)電廠的廢水、廢氣與廢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鹽的副產品得到利用

  C.建材廠有效利用了鹽場的廢棄物

  D.化工廠的廢棄物得到利用

試題詳情

16.該生態(tài)工業(yè)園區(qū)可能位于(C)

A.晉南    B.粵北    C.冀東    D.閩西

解析:據圖可知為某雛形生態(tài)工業(yè)園區(qū)的產業(yè)鏈,14題提供的三個選項是一樣的,順序變化了,由建材廠可推斷a只能是電廠,再根據海水淡化站可確定b為鹽場,c為化工廠,第14題選C。此圖中箭頭表示物、能量流動過程,虛線箭頭表示副產品或廢棄物的流動,發(fā)電廠的廢氣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建材廠與鹽場沒有生產上的聯系,化工廠的廢棄物沒有得到利用,只有制鹽的副產品用來指化工產品得到了利用。第15題選B。該工業(yè)園區(qū)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圖示選項只有在冀東,第16題選C。

 

中國最大的“煤變油”項目――神華集團煤液化項目――落戶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烏蘭木倫鎮(zhèn)。這是中國產煤區(qū)能源轉換的重點示范工程。“煤變油”,本質上是煤炭液化技術,即通過化學反應,將煤所含的碳氫化合物轉換成其他碳氫化合物,如柴油、汽油等。回答17~18題。

試題詳情

17.影響該項目的區(qū)位選擇屬于(A    )

A.原料指向型     B.技術指向型  C.動力指向型     D.市場指向型

試題詳情

18.下列國家中,最適宜發(fā)展“煤變油”的是( C   )

A.印度尼西亞            B.埃及        C.南非               D.英國

解析:煤變油項目必須選擇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qū),屬于原料指向型。要發(fā)展該項目的國或地區(qū)一定煤炭資源豐富,且石油不富足。第17題選A,第18題選C。

 

近年來江蘇省產業(yè)結構和就業(yè)結構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讀圖,回答1920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9.關于江蘇省經濟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

  A.第一產業(yè)產值降低,說明農業(yè)地位下降

  B.第二產業(yè)比重明顯上升,依然占主導地位

  C.第三產業(yè)就業(yè)人口比重上升

  D.經濟發(fā)展迅速,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試題詳情

20.關于江蘇省經濟發(fā)展敘述,正確的是(B)

  A.扭轉第一產業(yè)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農業(yè)的主導地位,以避免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問題

  B.注重調整第二產業(yè)結構,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

  c.積極發(fā)展第三產業(yè),改變第三產業(yè)就業(yè)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D.進一步優(yōu)化經濟結構,限制第一產業(yè),壓縮第二產業(yè),提升第三產業(yè)

解析:由圖可以看出2002年到2006年江蘇省第一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比重下降,第二產業(yè)比重上升,依然占主導地位;第一產業(yè)就業(yè)比重下降,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就業(yè)比重上升,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第19題選A。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第一產業(yè)的比重還要下降,但農業(yè)的基礎地位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現階段應調整第二產業(yè)結構,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第20題選B。

試題詳情

右圖中大圓為晨昏線,M點在東西半球分界線上,P點線速度為Okm/h,圖中陰影與非陰影部分日期不同。完成21-22。

試題詳情

21.M點緯度可能為  (A)   

    A.77°       B.66°    

    C.55°       D.44°

試題詳情

22.若圖中陰影部分為新的一天(4日),則北京時間是(B)

  A.3 日 2時40分    B.3 日21時20分

  C.4日2時40分      D.4日2l時20分

解析:大圓為晨昏線,M點在東西半球分界線上,P點線速度為Okm/h,可確定P點為極點,M點又在晨昏線上,則M點最小地理緯度為66°34′,第21題選A。由M點在東西半球分界線上,圖中陰影部分為新的一天(4日),可確定M點為西經20°,PN為東經160°,4日0時, PQ為180°,則北京時間是3 日21時20分,第22題選B。

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城市氣候信息圖,其中甲為“風向玫瑰圖(全年各月平均風向頻率)”,乙為“雨量與風向關系圖(某風向期間的降雨量)”,讀圖回答23~25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3.此地風向與雨量的相關情況,正確的是(D)

  A.吹西風和東風時,雨量最多        B.吹北風和南風時,雨量最少

  C.吹東南風和西南風時,雨量最少    D.吹南風和東南風時,雨量最多

試題詳情

24.該城市降水主要來自于(C)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試題詳情

25.從圖中信息可以推斷該城市建設火電廠,最佳區(qū)位在城市的(A)

  A.東北郊    B.西南郊    C.東南郊    D.西北郊

解析:由甲“風向玫瑰圖(全年各月平均風向頻率)”,乙“雨量與風向關系圖(某風向期間的降雨量)”,可確定.吹南風和東南風時,雨量最多。該城市在我國東部,其降水主要來自太平洋,火電廠主要污染大氣,應建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故第23題選D,24題選C,245題選A。

試題詳情

二、綜合題

26.讀某區(qū)域示意圖,回答問題:

試題詳情

 

 

 

 

 

 

 (1)圖中北面的河流總體流向是           ,南面的河流總體流向是           。

(2)現兩河流間開挖了一條運河,為什么沒有選擇在兩河距離最短的甲、乙之間?

(3)現甲、丙間需修建一條鐵路,請在圖中用線條畫出選線位置。

試題詳情

(4)若該地區(qū)位于(510N、8.60W)附近,試分析圖中兩河流的航運條件。

試題詳情

解析:由圖中等高線的分布可看出北面的河流總體流向是向西,南面的河流總體流向是向東。兩河距離最短的甲、乙之間,等高線較密,地形起伏較大,開挖運河,工程量大,故選擇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地區(qū)。甲、丙間修建一條鐵路需在兩座山之間相對和緩的地方通過,這樣工程量較少,坡度和緩。若該地區(qū)位于510N、8.60W附近,則該地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多,水量豐富,無結冰期,流經地區(qū)地形相對平坦,水流平穩(wěn),航運便利。

試題詳情

26.(1)向西  向東   

(2)甲、乙之間距離較短,但等高線較密,地形起伏大,工程艱巨,不利于開挖運河。 

(3)圖略(沿兩條600米等高線中間)

(4)位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水量豐富,無冰期;中下游流經地區(qū)地形相對平坦,水流平穩(wěn),航運便利。

 

試題詳情

2 7.2007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準位于我國中南部腹地的湖南省的長沙、株洲、湘潭等城市群(左圖),為全國“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以探索在資源環(huán)境壓力日益加大的趨勢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新模式,為中部經濟的崛起打造新引擎。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試題詳情

(1)讀經濟普查前后長沙市產業(yè)結構表,扼要說明產業(yè)結構變化的特點___    __;并在右圖中準確位置上畫出圓點.用以表示普查后的三大產業(yè)結構。

 

  普查前

  普查后

  第一產業(yè)

試題詳情

  9.1%

試題詳情

  8.0%

  第二產業(yè)

試題詳情

  44.5%

試題詳情

  41.7%

  第三產業(yè)

試題詳情

  46.4%

試題詳情

  50.3%

(2)長沙與株洲相比,城市發(fā)展的主要區(qū)位優(yōu)勢是___    __。

(3)與滬寧杭城市群相比較,長株潭城市群工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勢部門是___    __,試分析其發(fā)展

試題詳情

  的主要條件____    ___。

解析: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我們發(fā)現第一,第二產業(yè)比重下降,第三產業(yè)比重上升。繪圖時注意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的坐標軸分布。長沙是湖南的省會城市,株洲是交通樞紐。湖南是我國有色金屬資源比較豐富的省區(qū),其發(fā)展優(yōu)勢還有國家政策,交通發(fā)達,水及水能資源豐富。

試題詳情

27.(1)第一,第二產業(yè)比重下降,第三產業(yè)比重上升

繪圖(見右側)

(2) 省會或省級行政中心

(3)有色金屬冶煉     有色金屬資源豐富; 水能資源豐富;水陸交通發(fā)達;政策優(yōu)勢(答出三點即可)

 

試題詳情

28.讀渭河平原等高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試題詳情

(1)試分析①地區(qū)發(fā)展種植業(yè)的不利自然條件。

(2)城市②為_________,除了緯度因素外,導致②城市夏季氣溫偏高的原因還有哪些?

(3)水利樞紐③為____________,對Q河下游的有利影響和對P河的不利影響分別是什么?

解析:①地區(qū)位于黃土高原,降水少且降水變率大,由于植被受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表變得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秋末和春初易受寒潮影響。城市②為西安,其緯度相對較低,另外西安位于渭河谷地當中,不易散熱;夏季風由南向北越過秦嶺以后下沉增溫,都使得西安市夏季氣溫偏高。水利樞紐③為位于河南的三門峽,其建成對Q河(黃河)的有利影響表現為調解了黃河的徑流變化,降低了黃河下游的含沙量。但對P河(渭河)的不利影響表現在三門峽的建成,降低了渭河的流速,泥沙在河床淤積,易導致泛濫成災。

試題詳情

28.(1)氣候較干旱;降水變率大;受寒潮影響易造成凍害;水土流失嚴重;地勢起伏大

(2)西安市  位于渭河谷地中,不易散熱;夏季風越過秦嶺下沉增溫

(3)三門峽  有利影響:使下游含沙量減小;調節(jié)徑流變化   不利影響:阻擋行洪,易導致泛濫成災

試題詳情

29.讀圖我國某地區(qū)地面沉降平均速率(毫米/年),回答下列問題。

試題詳情

    (1)圖示地區(qū)地面沉降的分布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區(qū)出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

    (2)導致圖示地區(qū)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地面沉降,可能給A地區(qū)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哪些方面?解決地面沉降問題可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3)圖示地區(qū)所在的經濟帶(圈)與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相比,在發(fā)展工業(yè)的自然條件上存在的主要差異是什么?

(4)為了充分發(fā)揮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圖中A城市在區(qū)域經濟中可重點發(fā)展的優(yōu)勢產業(yè)部門有哪些?(至少具體說出兩點)

解析:由經緯度可確定該地為華北平原北部的京津地區(qū)和河北北部,本地工農業(yè)發(fā)達,人口稠密,水資源短缺,長期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面沉降,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區(qū)出現在寧河附近,地面沉降的分布不均,有多個沉降中心。A地區(qū)為天津,地面沉降可導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壞出現污水外流,地面沉降泥沙大量淤積河道,排水不暢;地面沉降還可以引起沿海地區(qū)海水倒灌,水質變壞等。應節(jié)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跨流域調水,興建水利設施,在汛期對地下水進行回灌以緩解地下水超采的壓力;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環(huán)渤海經濟圈優(yōu)于長江三角洲的地方是資源比長三角豐富,淡水資源短缺。A城市為天津是港口城市,在區(qū)域經濟中可重點發(fā)展的優(yōu)勢產業(yè)是海洋化工、精細化工;港口建設(工業(yè))、海洋運輸業(yè)、海洋資源開發(fā);生物技術與現代醫(yī)藥產業(yè)等。

試題詳情

29.(1)分布不均  多中心  寧河

    (2)長期超量開采地下水

試題詳情

    (地面沉降導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壞致使)市區(qū)出現污水外溢;河道泥沙大量淤積,汛期排洪不暢;沿海地區(qū)海水倒灌,水質惡化;風暴潮災害損失劇增。

    雨季和汛期對地下水進行回灌;跨流域調水、興建水利設施(如水庫蓄洪等)擴大地表水用量以緩解地下水超采的壓力;節(jié)約利用地下水(如適當調高水價、循環(huán)用水等),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提高利用率。

    (3)能源和礦產資源比長三角地區(qū)豐富   氣候條件和水資源條件不及長三角地區(qū)優(yōu)越(水資源緊缺,風沙大、氣候干燥)

(4)海洋化工、精細化工;港口建設(工業(yè))、海洋運輸業(yè)、海洋資源開發(fā);生物技術與現代醫(yī)藥產業(yè)。

試題詳情

30.讀淮河流域圖回答問題:

試題詳情

(1)圖中A、B、C、D四地水位

最低的是            ,

判斷理由。

 

 

 

(2)圖中①、②兩河段中①的河段

航利較大的人文原因。

 

 

 

(3)結合當地特點,請你提出提高糧食主產區(qū)農民收入的合理化建議

解析:圖中A、B、C、D四地水位最低的是D,D點與B、C點相比位于河流的下游,A點在黃河下游,是地上河,其海拔高度大于B點。圖中①、②兩河段中①的河段為于長江下游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人流,物流周轉量大。②河段位于四川盆地東部,經濟欠發(fā)達。所以①河段航利較大。建議在保護現有耕地的基礎上,擴大優(yōu)質糧食品種的種植面積,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糧食主產區(qū)進行糧食轉化和加工,延長產業(yè)鏈,提高糧食生產的經濟效益,國家同時要加大對糧食主產區(qū)的投入和直接補貼。

 

試題詳情

30.(1)D     與B、C、相比較位于下游;與A相比較,A比B水位還高。

   (2)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

(3)加強主產區(qū)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實施優(yōu)質糧食產業(yè)工程、加大優(yōu)質糧食育種技術的研究、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yè)機械化水平、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

支持主產區(qū)進行糧食轉化和加工。要立足糧食優(yōu)勢增加收入。積極發(fā)展糧食產業(yè)化,提高糧食生產的經濟效益

國家要加大對糧食主產區(qū)的投入和直接補貼。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