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屆吉林省長春市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
化學試卷
(本試卷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相對原子質量 H: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含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下表中,1―12題每題1分,13―15每題2分,共18分)
1.下列過程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
A.凈化水時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物質 B.分餾石油得到汽油、柴油等產(chǎn)品
C.將石料加工成大理石 D.將生活垃圾隔絕空氣發(fā)酵制成沼氣
2.“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屬于( )
A.化合物 B.金屬單質 C.非金屬單質 D.氧化物
3.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不斷飆升,各地出現(xiàn)汽車排起長隊加油的景象,能源與環(huán)境問題日益成為人們專注的熱點,從發(fā)展的角度考慮,你認為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氣 D.氫氣
4.下列化學符號與名稱相符合的是( )
A.碳酸鈉 NaCO3 B.鐵離子 Fe2+ C.氧元素 O2 D.干冰 CO2
5.下列措施不屬于水的凈化方法的是( )
A.過濾 B.吸附 C.煮沸 D.蒸餾
6.下列有關微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帶正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陽離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電子上 D.分子的體積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7.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
8.某農(nóng)科城使用的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中含有硝酸鉀,硝酸鉀受熱易分解,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 2KNO32KNO2 + O2↑,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
A.+3
B.+
9.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某氧化物RO2列為A級高效安全滅菌消毒劑,它在食品保鮮、飲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實驗測得該氧化物中R與O的質量比為71:64,則RO2的化學式為( )
A.CO2 B.ClO
10.下列物質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與所列出的性質不一致的是( )
A.氫氣的可燃性 B.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C.金剛石硬度大 D.氧氣的氧化性
11.下列做法沒有科學依據(jù)的是( )
A.燒柴火時為了節(jié)約燃料將柴火堆得嚴嚴實實
B.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前做燈火試驗
C.為了使石灰漿抹的墻壁快點干燥,常在室內生一個炭火盆
D.將木樁埋入地下的部分表面用火燒焦
12.蝦青素(C40H52O4)是一種具有極強的抗腫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質,可增強動物的免疫力,下列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蝦青素是由96個原子構成的 B.蝦青素是一種氧化物
C.蝦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96 D.蝦青素中C、H、O的質量比為10:13:1
13.下列各組物質鑒別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軟水和硬水――加肥皂水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水和雙氧水――加入二氧化錳 D.氫氣和甲烷――點燃,觀察火焰顏色
14.歸納、比較、總結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內容為某同學對化學中的“三”進行歸納整理得出的,其中有錯的一組為( )
A.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原子、分子、離子
B.燃燒的三要素――可燃物、氧氣、溫度
C.達到著火點常用的三種化石燃料――煤、石油、水煤氣
D.常用的三種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
15.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Z、Q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
X
Y
Z
Q
反應前的質量/g
8
10
1
21
反應后的質量/g
0
21
待測
9
已知X和Q兩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均為M,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
A.反應后物質Z的質量為
B.反應中物質Y與Q的質量比為1:1
C.反應生成Y的質量為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物質X與Q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3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9分)
16.從C、H、S、O、Mg五種元素中選擇適當?shù)脑,按要求填空?/p>
(1)用適當?shù)臄?shù)字與符號填空,
①2個鎂離子 ②雙氧水中氧顯負一價
(2)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的化學式,
①能滅火的氣體是 ②能形成酸雨的氣體污染物是
(3)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分解反應
②化合反應
17.煤、石油和天然氣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它們燃燒產(chǎn)生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影響,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節(jié)能減排”,確定我國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為:污染減排與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
(1)下列措施符合我國“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的是 (填序號)
A.限制發(fā)展高耗能的產(chǎn)業(yè)
B.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減少有害氣體排放
C.為了減少廢氣對本地區(qū)空氣的污染,化工廠將煙囪加高
(2)有關信息告誡人類:二氧化碳等氣體過多的排放,使溫室效應加劇,導致全球變暖。為了減少二氧化碳過多排放對環(huán)境的影響,科學家正在研究各種辦法,其中科學家采用“組合轉化”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X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O2 + 6H2 X +4H2O,則乙烯X的化學式為 。
(3)為解決能源短缺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目前有待開發(fā).利用的新能源有 (寫一種)
三.分析與推斷題(每問1分,共7分)
18.找出物質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區(qū)別,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是我們學好化學的基本方法。
(1)如果將一氧化碳、氫氣、酒精三種物質歸為一類,則下列物質也可以納入其中的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甲烷 D.二氧化硫
(2)CO2、H2、O2、SO2四種物質按 的順序可排列為H2<O2<CO2<SO2
(3)SO2、P2O5、CO、Al2O3、Fe3O4五種分子按 的順序可排列為
P2O5 > Fe3O4 > Al2O3 > SO2 > CO
19.如下圖所示,物質X為黑色粉末,A、B均為氣體。
(1)如果A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X為單質,則氣體B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如果實驗中物質X由黑色變?yōu)榧t色,則物質X為 ,氣體A為 。
20.溫室效應已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某校興趣小組在開展的“我與化學”活動中,為了研究空中二氧化碳含量對空氣溫度的影響,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一:制取研究所需的二氧化碳氣體。
實驗室可用下圖中的A、B裝置制取CO2。
(1)寫出裝置中a、b儀器的名稱:a b
(2)寫出發(fā)生裝置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與A裝置比較,B裝置的優(yōu)點是便于在反應過程中 。
(4)如果用C裝置收集CO2,則CO2氣體應從導管 (c或d) 進入。
步驟1:用5個規(guī)格相同的塑料礦泉水瓶分別收集1瓶空氣、1瓶CO2、以及3瓶空氣和CO2的混合氣體(CO2含量分別為10%、20%、30%),并用帶溫度計的膠塞塞緊瓶口。
步驟2:把上述裝有氣體的礦泉水瓶放到白熾燈下照射,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CO2
起始
1
2
3
4
5
全部空氣
實驗二.探究白熾燈光照條件下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對空氣溫度的影響。
23.0
23.3
23.9
24.6
25.0
25.5
10%
23.0
23.5
24.2
25.0
26.0
27.0
20%
23.0
24.0
24.5
25.6
26.5
27.5
30%
23.0
24.5
25.0
26.0
27.5
29.0
100%
23.0
30.0
33.0
35.6
37.0
39.5
回答下列問題:
(5)根據(jù)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仔細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①
②
(6)根據(jù)本次活動的上述數(shù)據(jù)推測,在相同條件下,當CO2含量為25%時,溫度達到
(7)如果實驗過程中,塑料瓶中有水,對實驗結果是否產(chǎn)生影響? ,為了減小溫室效應對環(huán)境的影響,你所能做的一件事是 。
五.計算題(6分)
21.稱取某石灰石樣品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