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學年度北京市昌平區(qū)第二學期初三第一次統(tǒng)一練習
化學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在空氣中體積分數約占21%的氣體是
A.氮氣 B.氧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高錳酸鉀 B.自來水 C.石灰石 D.石油
3.下列微粒數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中子數 B.質子數 C.電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
4.市政府有關部門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別注意室內通風,以免造成人員中毒。這里的有毒氣體主要是指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點燃酒精燈 B.取少量液體
C.加熱液體 D.氫氧化鈉
6.為了防止小包裝食品受潮,常在一些食品包裝袋中放入的干燥劑可能是
A.氯化鈉 B.濃硫酸 C.生石灰 D.氫氧化鈉
7.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下列物質中由原子構成的是
A.氯化鈉 B.蒸餾水 C.氮氣 D.銅片
8. 下列變化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西瓜榨成西瓜汁 B.石蠟熔化成蠟油
C.鋁塊壓制成鋁箔 D.玉米釀制成酒精
9.以下是常用的危險品標志,裝運乙醇的包裝箱上應貼的標志是
A B C D
10.能調節(jié)新陳代謝,可從水果、蔬菜中攝取的營養(yǎng)素是
A.蛋白質 B.維生素 C.油脂 D.糖類
11.埋在地下的鑄鐵管道,在下列情況下腐蝕最慢的是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 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 在潮濕、致密的土壤中 D. 在潮濕、疏松的土壤中
12.食品添加劑溴酸鉀(KBrO3)會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價為
A.+5 B.+
13.用分子的觀點對下列常見現象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A.食物腐敗――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 B.酒精揮發(fā)――分子間間隔變大
C.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運動 D.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
14.下圖所示的三個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都是放熱反應 B.都是化合反應
C.都需要點燃 D.都是非金屬和氧氣反應
15.卟啉鐵(C34H32ClFeN4O4)對人體缺鐵性貧血有顯著療效。對卟啉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卟啉鐵中含有5種元素 B.“缺鐵性貧血”中的“鐵”指單質鐵
C.1個卟啉鐵分子中含有34個碳原子 D.卟啉鐵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4
16.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鋁確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在下列應用中,不提倡使用鋁的是
①制鋁合金門窗 ②用鋁箔包裝食品③制炊具 ④ 制銀色涂料 ⑤制相框 ⑥制電線
A. ③⑥ B.①⑥ C.②③ D.③④⑥
17.家庭常用的幾種洗滌劑的pH如下圖所示,其中最接近中性的是
18.下圖所示的微觀變化,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A.化合反應 B. 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
19.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的操作步驟
B.元素與人體健康
點燃氣體――先驗純,后點燃
粗鹽提純――溶解、過濾、蒸發(fā)
配制溶液――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人體缺鈣――會骨質疏松
人體缺鐵――易患貧血癥
人體缺鋅――引起食欲不振,發(fā)育不良
C.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
D.生活中的化學知識
減少水污染――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減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減少煤燃燒污染 ――使用脫硫煤
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海產品保鮮――甲醛水溶液浸泡
煤爐取暖――放一壺水防CO中毒
20.化學實驗過程中要規(guī)范操作,注意實驗安全,若如果發(fā)生意外也要冷靜處理。下列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意外事故
處理方法
A
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
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沖洗
B
酒精灑在桌面上燃燒起來
立即用濕抹布或沙子撲滅
C
氫氧化鈉溶液不慎灑在衣服上
用水沖洗后,再涂上濃硫酸
D
水銀溫度計不慎打碎
立即用硫磺吸收汞:S+Hg=HgS
21.為驗證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其中能夠達到的實驗目的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t
B.t
C.從
D.t
23.將相同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分別滴到等質量、顆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種較活潑金屬中,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Y>X>Z
B.產生氫氣的速率順序為 X>Y>Z
C.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順序為Z>Y>X
D.相對原子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X>Y>Z
24.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一定量固體和過量液體試劑后,塞緊橡皮塞,立即打開止水夾,Ⅱ中有氣泡冒出,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渾濁變澄清。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I和Ⅱ中應加入的試劑是
A
B
C
D
I
石灰石、稀HCl
純堿、稀HCl
鋅片、稀HCl
二氧化錳、稀H2O2
Ⅱ
NaOH
Ca(OH)2
Ca(OH)2
NaOH
25. 鎂、鋅、鐵的混合物
A.
二、填空題(共5道小題 ,共30分。)
26.(6分)學習化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或生活經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小組進行紅磷燃燒的實驗,將點燃的紅磷插入集氣瓶中,紅磷在氧氣中劇烈燃燒,可看到集氣瓶中產生大量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運動時過量攝入水會使得血液中的鹽含量稀釋,醫(yī)生建議適量攝入食鹽水進行預防。食鹽水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3)走進廚房,做飯使用的燃料是管道天然氣,其主要成分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北京市目前提倡推廣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 。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有節(jié)能的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請你提出一條具體的節(jié)能建議 。
27.(5分)牛奶中蛋白質含量的測定是通過測定“氮”的含量實現的。三聚氰胺是一種低毒性化工產品,嬰幼兒大量攝入會引起泌尿系統(tǒng)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不法奶商在牛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分子結構如下圖所示),以提升食品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稱為“蛋白精”。
(1)下列對三聚氰胺描述中,屬于的化學性質的是 。
A.快速加熱升華,升華溫度
B.三聚氰胺為純白色單斜棱晶體,無味
C.溶于熱水,微溶于冷水,極微溶于熱酒精
D.在一般情況下較穩(wěn)定,但在高溫下可能會分解放出氰化物
(2)下列關于三聚氰胺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添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中的含氮量,但危害人體健康
B.三聚氰胺屬于有機化合物
C.“蛋白精”不是蛋白質,添加三聚氰胺不能提高食物中蛋白質含量
(3)請根據三聚氰胺的分子結構式寫出化學式 ,其化學式的含義為 (只寫一條含義)。
28.(8分)首都鋼鐵工業(yè)的基本生產流程示意圖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下列三種金屬被發(fā)現、使用的先后順序依次為:銅、鐵、鋁。金屬大規(guī)模被使用的先后順序跟 (填序號)選項關系最大。
①地殼中金屬元素的含量;②金屬的導電性;③金屬的活動性。
(2)設備A(高爐)中赤鐵礦(主要成分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制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應用化學原理分析,工業(yè)煉鋼時用純氧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 。
(4)雨后多日放在露天的機械設備上已生銹,小明將設備上一枚生銹的鐵螺絲放入過量的稀硫酸中,觀察到反應現象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小明結合學過的化學知識,向管理人員提出了防止機械設備進一步銹蝕的建議,請你幫助提出一條建議 。
(6)生石灰與還原性鐵粉可以吸收水分,現欲用化學方法檢驗某食品袋中的固體物質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種,請你寫出檢驗方法 。
29.(5分)我們在實驗室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后,將廢液倒入桶中收集了大量的混合溶液(考慮固體雜質)。為避免污染環(huán)境,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取廢液桶上層清液共
(1)通過上圖分析,桶中的廢液里含有的溶質是 。
(2)通過上圖可知,當碳酸鈉溶液質量加到 kg時,廢液恰好處理完。
(3)上圖中標示a點的含義 。
(4)最終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為 。
30.(6分)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其中A和B、C和D組成的元素種類相同,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圖中已略去部分物質)。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 ,D→C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E和F均由兩種元素組成,E和F的化學式為 、 ;
(3)若E和F均由三種元素組成,寫出指定的轉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E→B+C ;
F→B+C 。
三、實驗題(共3道小題,共19分)
31.(5分)結合下列各圖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中,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可選用 (填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得。其制備氫氣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可選用 。(填序號)。
(3) 實驗室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并測定所收集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應選用的裝置是(填序號) 。
(4)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實驗(部分儀器已省略),操作正確并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紅磷、白磷著火點比較
B.用碳酸鈉溶液鑒別鹽酸和石灰水
C.NaHCO3受熱分解
D.干燥O2
32.(6分)酸堿中和反應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改良酸性土壤,治療胃酸過多等。
小明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鹽酸一會 ,發(fā)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明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放在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2滴無色酚酞,振蕩,觀察到酚酞試劑不變色。于是他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
(1)你認為他得出的結論 (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
(2)下圖是小明同學繪制出的酸堿中和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請你另外設計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33.(8分)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將一定量的Ca(OH)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他們對濾液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 濾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質呢?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猜想可能含有NaOH和Ca(OH)2 ;乙同學猜想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Ca(OH)2
丙同學猜想可能恰好完全反應只含NaOH;丁同學猜想可能含有 。
[實驗驗證](1)請你對甲同學的猜想,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加以證明。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甲同學的猜想成立
[反思與評價]你認為甲、乙、丙同學的猜想都合理嗎?哪位同學猜想是錯誤的,請分析原因是
若濾液中含有兩種物質,則溶質的可能組成有(寫化學式) 。
[物質鑒別]化學小組同學選用了兩種不同類別的試劑進行實驗,鑒別甲同學猜想,并得出結論――氫氧化鈣存在。請將鑒別的化學方程式填在下表中。
化 學 方 程 式
試劑1
試劑2
四、計算題(共2道小題,共6分,最后結果保留一位小數,計算過程要求規(guī)范)
35.(3分)實驗老師買來一瓶濃硫酸,仔細觀察標簽,其內容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試劑瓶中硫酸溶液的質量是 。
(2)現要將
(3)寫出稀釋過程 。
35.(3分)現有銅與金屬鎂、鐵、鋅中的一種組成的混合物,現欲測定其組成。
【查閱資料】鎂、鐵、鋅皆能與稀硫酸發(fā)生置換反應,且生成+2價的可溶性金屬化合物和氫氣。
【實驗步驟及數據】取該混合物粉末
通過計算(寫出計算過程),求:
(1)該混合物粉末中銅的質量分數?
(2)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