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06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課標卷)
第Ⅰ卷(選擇題共2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是正確的。每小題1分。共20分)
1.當地球公轉到圖1中乙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全球晝夜平分 B.北半球晝短夜長
C.南半球出現極晝現象 D.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2.由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
A.晝夜更替 B.極晝現象
C.四季變化 D.晝夜長短變化
圖2是某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數字的單位:米),讀圖完成3,4題。
3.圖中C處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 )
A.山頂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4.A處與D處的相對高度是 ( )
A.
C.
5.圖3是中緯度某地區(qū)一月份等溫線分布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此圖所示地區(qū)為南半球
B.氣溫隨緯度增加而遞減
C.a、b兩處氣溫相同
D.a處氣溫比b處氣溫低
6.圖4是印度人口的增長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印度人口增長呈加快趨勢
B.50年內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10億
C.印度人口增長逐年變慢
D.目前印度人口數已躍居世界第一位
7.下列敘述中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 )
A.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B.極地地區(qū)發(fā)現煤田
C.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
D.海島漲潮被淹沒,退潮露出
讀圖5,完成8,9題。
8.甲、乙兩國的礦產資源,儲量、產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 )
A.鐵礦石 B.石油 C.黃金 D。有色金屬
9.甲、乙兩國人口都主要分布在 ( )
A.北部 B.西部 C.南部 D。東南部
2006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經貿代表團赴東南亞采購貨物,并觀光考察。據此完成10―12
10.下列物品中,代表團成員沒有必要攜帶的是 ( )
A.雨傘 B.御寒農物 C.攝像機 D。地圖
11.下列產品最有可能出現在訂貨合同中的是 ( )
A.棉花、小麥 B.橡膠、椰子 C.蔬菜、牛奶 D。黃麻、棕油
12.以下是代表團某成員在東南亞期間的見聞,你認為可信的是 ( )
A.當地居民是黑皮膚、頭發(fā)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錫器很多
C.每天正午電閃雷嗚大雨傾盆
D.居民主食為面包牛肉
13.歐洲西部適宜牧草生長的有利條件是 ( )
A.熱量充足 B.地處高原
C.光照條件好 D.氣候冷濕
14.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1月
B.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C.亞熱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D.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
15.下列山脈,既屬于東北―西南走向,又位于地勢第三階梯的是 ( )
A.武夷山 B.秦嶺 C.南嶺 D.大興安嶺
圖6是我國不同地區(qū)的兩種居民,讀圖完成16、17題。
16.關于甲乙兩地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甲地夏秋季節(jié)易受臺風影響 B.乙地夏秋季節(jié)易受沙塵暴影響
C.甲地位于南方地區(qū),環(huán)境濕潤 D。乙地位于西北地區(qū),環(huán)境干燥
17.關于兩地居民飲食習慣、風土人情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地居民的主食是小米 B.乙地居民的主食是大米
C.甲地居民的傳統(tǒng)運動項目是摔交 D.乙地居民喜唱秦腔、打腰鼓
18.下列礦產地位于長江沿江地帶的是 ( )
A.鞍山鐵礦 B.大同煤礦 C.攀枝花鐵礦 D.白云鄂博鐵礦
19.上海鋼鐵工業(yè)發(fā)達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勞動力資源豐富 B.臨近鋼鐵消費市場
C.靠近鐵礦產地 D.能源充足
20.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qū)搭配,正確的是 ( )
A.水鄉(xiāng)―華北平原 B.茶園一山東丘陵
C.林海雪原一大興安嶺 D.沙灘椰林一西雙版納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0分)
二、綜合題(30分)
圖7
21.讀圖7,完成下列各題。(6分)
(1)根據圖中的經緯度,判斷圖示范圍所在的半球 ( )
A.南半球、東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東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2)①點經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兩點緯度較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個國家國界的劃分,主要依據 ( )
A.山脈 B.河流 C.海洋 D.經緯度
(4)甲、乙兩個國家比較,地震頻發(fā)的是_______(國),原因是該國處在_____________
地震帶上。
22.讀圖8,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選擇連線:用箭頭“→”把甲、乙、丙三種氣候資料與圖中字母所在地區(qū)連接。
(2)根據甲、乙、丙三地的氣候資料分析判斷:
A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地區(qū)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候。
(3)A、B、C三個地方的緯度大致相同,氣候特點卻相差很大。其中,氣溫年差較最大的是__________地(填代號):造成三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圖中D地區(qū)_______資源十分豐富,成為該地區(qū)各國的經濟支柱,但____________資源卻十分匱乏,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不便。
(5)有記者稱,當前在E、F兩地區(qū)分別存在著嚴重的人口與糧食問題、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問題,你認為是否可信__________ ,請你選擇E、F其中的一個地方按下列要求分析說明:
我選擇的地區(qū)是___________(寫字母),該地區(qū)存在的問題最突出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讀圖9,完成下列各題。(6分)
圖9
(1)黃河從源頭到人?,依次流經了高原氣候區(qū)和___ 、___、 ___ 三個溫度帶(填溫度帶名稱)
(2)根據氣候條件,在A、B、C三地區(qū)中,在四種農作物(水稻、柑橘、哈密瓜、青稞)中選擇一種適宜種植的作物,并說明理由。
A地區(qū)最適宜種植的是 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區(qū)最適宜種植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地區(qū)最適宜種植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讀圖10,完成下列各題。(8分)
(1)圖中鐵路線A為__________________,B為_____________。
(2)游客由濟南到大連旅游,最佳路線是:先乘列車到港口城市_______,再乘船經________海到達大連。
(3)目前,山東半島東部地區(qū)(青島、煙臺、威海)經濟增長迅速,“外向型”漸顯,請你從地理位置、交通、勞動力等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來,黃渤海漁業(yè)資源日益枯竭,你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年的夏季,黃渤海海域都進入休漁期,期間,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漁作業(yè)。
你認為采取休漁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 )
A增加漁業(yè)收入 B保證捕撈安全
C保護漁業(yè)資源 D降低海水污染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