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學年度濰坊市奎文區(qū)第二學期八年級期末質量檢測

歷史試卷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把答案字母代號填寫在下表內。

1.拿破侖曾說過:中國是一只沉睡的雄獅。最能說明“這頭雄獅已醒”的事件是

    A.五四運動                        B.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試題詳情

2.“那是一個現在看來相當久遠的年代。有一天,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年輕的人們拿起槍奔赴戰(zhàn)場,只為有寧靜的生活……今天我們在互聯網上再現這場戰(zhàn)爭,只是為了紀念那一群可愛的年輕人……”你認為文中所說的戰(zhàn)爭是指

A.抗日戰(zhàn)爭                               B.解放戰(zhàn)爭   

C.土地革命戰(zhàn)爭                          D.抗美援朝戰(zhàn)爭

試題詳情

3.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使“天塹變通途”,這直接反映了

    A.三大改造順利完成                  B.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重大成就

    C.經濟體制改革蓬勃開展              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成就輝煌

試題詳情

5.我國有9億多農業(yè)人口,“三農”問題也一直是我國關注的熱點,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的惠農政策是

    A.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B.變土地私有為公有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免除農業(yè)稅

試題詳情

6.他們(下圖)身上所體現出的時代精神是

試題詳情

    A.民族氣節(jié)    B.艱苦創(chuàng)業(yè)    C.改革創(chuàng)新    D.與時俱進

試題詳情

8.孫中山說:“統(tǒng)一是中國全體人民的希望。能夠統(tǒng)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tǒng)一,便要受害!边@句話現在對哪一地區(qū)來講,仍然是真知灼言

    A.香港           B.澳門                C.臺灣                  D.西藏

試題詳情

9.祖國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是

    A.“求同存異”    B.“和平共處”    C.“一國兩制”     D.“改革開放”

試題詳情

10.下圖《喬的笑》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試題詳情

    A.《上海公報》發(fā)表              B.申奧成功

    C.中日建交                     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試題詳情

11.北京奧運會的宣傳主題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下列我國的基本國策能夠充分體現這一主題的是

A.一國兩制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改革開放                          D.民族區(qū)域自治

試題詳情

12.能夠反映當今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動是

A.參加萬隆會議                   B.重返聯合國   

C.中美建交                          D.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試題詳情

13.鄧小平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行動論證了這句話的人是

    A.袁隆平          B.彭德懷        C.邱少云      D.容國團

試題詳情

14.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我國在第一時間派出了精銳的空降兵部隊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并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標志著新中國人民空軍正式誕生的事件是

    A.新中國成立                 B.空軍司令部成立

    C.第一個飛行中隊成立         D.殲擊、轟炸等航空兵師團的組建

試題詳情

15.中國外交史上的“小球轉動大球”是指

    A.中國重返聯合國              B.中美關系解凍

    C.中日邦交正;              D.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

試題詳情

16.下列科技成就中,屬于我國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是

A.氫彈                                 B.原子彈        

C.人造地球衛(wèi)星                   D.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試題詳情

17.到今年,我國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A.15周年                             B.20周年       

C.22周年                             D.25周年

試題詳情

18.2006年,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來華訪問,期間同國家領導人會談時曾說“今天中國正在創(chuàng)造著奇跡!”這里的“奇跡”包括

    ①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越來越多的作用   ②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進入太空的國

③中國的經濟生活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④中國的城市建設越來越歐美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19.“一個人的活三個人干,三個人吃一個人的飯”這種局面被打破,主要說明了

    A.就業(yè)制度發(fā)生變化            B.勞動積極性的提高

    C.社會保障體系建立            D.社會風貌發(fā)生變化

20俄國從1953年開始實行“票證”到20世紀90年代初“票證時代”結束,說明了我國

    A.社會制度的先進             B.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

    C.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         D.人民消費觀念的改變

試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第21題16分,第22題12分,第23題18分,第24題14分,共60分。

    材料一  2008年春節(jié)前后,我國南方遭遇了一場50年不遇的巨大雨雪冰凍災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qū)又發(fā)生了里氏8.0級的特大地震。災難面前,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顯示出了巨大的民族力量。

    材料二  面對災難,溫家寶總理說:“多‘難’興邦,中國從革命到建設,就是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前進的,我們完全相信,通過克服這些自然災害,我們會把中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1)請列舉我國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歷程中曾經面臨過的“難”。(試舉兩例)(4分)

    (2)使黨和國家迅速從這些“難”中擺脫出來的轉折點是什么?(2分)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

    (3)你認為我們能夠戰(zhàn)勝災難的關鍵是什么?(4分)

試題詳情

22.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回首這30年的光輝歷程,我國從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到國有企業(yè)改革攻堅,從沿海經濟特區(qū)到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形成,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發(fā)展,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在農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這一變化首先是從哪些地區(qū)開始的?(2分)

    (2)當前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什么?(2分)目前我國最大的經獅特區(qū)是哪里?(2分)

    (3)改革開放為新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試列舉改革開放后我國在社會保障體系方而采取的措施。(4分)

試題詳情

    材料二  2007年,中央財政已安排“兩免一補”資金181億元,免除了全國近1.5億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同時,繼續(xù)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1)材料一中的計劃指的是哪一計劃?(2分)

    (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航天技術、信息技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各舉一例)(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體現了我國的哪一基本國策?(2分)并簡要說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的關系?(4分)

    (4)讀了以上兩則材料,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覺得應該如何做?(2分)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