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學年度濰坊市奎文區(qū)第二學期八年級期末質量檢測
歷史試卷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把答案字母代號填寫在下表內。
1.拿破侖曾說過:中國是一只沉睡的雄獅。最能說明“這頭雄獅已醒”的事件是
A.五四運動 B.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那是一個現在看來相當久遠的年代。有一天,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年輕的人們拿起槍奔赴戰(zhàn)場,只為有寧靜的生活……今天我們在互聯網上再現這場戰(zhàn)爭,只是為了紀念那一群可愛的年輕人……”你認為文中所說的戰(zhàn)爭是指
A.抗日戰(zhàn)爭 B.解放戰(zhàn)爭
C.土地革命戰(zhàn)爭 D.抗美援朝戰(zhàn)爭
3.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使“天塹變通途”,這直接反映了
A.三大改造順利完成 B.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重大成就
C.經濟體制改革蓬勃開展 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成就輝煌
5.我國有9億多農業(yè)人口,“三農”問題也一直是我國關注的熱點,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的惠農政策是
A.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B.變土地私有為公有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免除農業(yè)稅
6.他們(下圖)身上所體現出的時代精神是
A.民族氣節(jié) B.艱苦創(chuàng)業(yè) C.改革創(chuàng)新 D.與時俱進
8.孫中山說:“統(tǒng)一是中國全體人民的希望。能夠統(tǒng)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tǒng)一,便要受害!边@句話現在對哪一地區(qū)來講,仍然是真知灼言
A.香港 B.澳門 C.臺灣 D.西藏
9.祖國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是
A.“求同存異” B.“和平共處” C.“一國兩制” D.“改革開放”
10.下圖《喬的笑》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上海公報》發(fā)表 B.申奧成功
C.中日建交 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1.北京奧運會的宣傳主題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下列我國的基本國策能夠充分體現這一主題的是
A.一國兩制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改革開放 D.民族區(qū)域自治
12.能夠反映當今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動是
A.參加萬隆會議 B.重返聯合國
C.中美建交 D.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13.鄧小平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行動論證了這句話的人是
A.袁隆平 B.彭德懷 C.邱少云 D.容國團
14.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我國在第一時間派出了精銳的空降兵部隊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并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標志著新中國人民空軍正式誕生的事件是
A.新中國成立 B.空軍司令部成立
C.第一個飛行中隊成立 D.殲擊、轟炸等航空兵師團的組建
15.中國外交史上的“小球轉動大球”是指
A.中國重返聯合國 B.中美關系解凍
C.中日邦交正; D.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
16.下列科技成就中,屬于我國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是
A.氫彈 B.原子彈
C.人造地球衛(wèi)星 D.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7.到今年,我國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A.15周年 B.20周年
C.22周年 D.25周年
18.2006年,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來華訪問,期間同國家領導人會談時曾說“今天中國正在創(chuàng)造著奇跡!”這里的“奇跡”包括
①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越來越多的作用 ②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進入太空的國
③中國的經濟生活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④中國的城市建設越來越歐美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一個人的活三個人干,三個人吃一個人的飯”這種局面被打破,主要說明了
A.就業(yè)制度發(fā)生變化 B.勞動積極性的提高
C.社會保障體系建立 D.社會風貌發(fā)生變化
20俄國從1953年開始實行“票證”到20世紀90年代初“票證時代”結束,說明了我國
A.社會制度的先進 B.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
C.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 D.人民消費觀念的改變
二、非選擇題:第21題16分,第22題12分,第23題18分,第24題14分,共60分。
材料一 2008年春節(jié)前后,我國南方遭遇了一場50年不遇的巨大雨雪冰凍災害。
材料二 面對災難,溫家寶總理說:“多‘難’興邦,中國從革命到建設,就是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前進的,我們完全相信,通過克服這些自然災害,我們會把中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1)請列舉我國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歷程中曾經面臨過的“難”。(試舉兩例)(4分)
(2)使黨和國家迅速從這些“難”中擺脫出來的轉折點是什么?(2分)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
(3)你認為我們能夠戰(zhàn)勝災難的關鍵是什么?(4分)
22.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回首這30年的光輝歷程,我國從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到國有企業(yè)改革攻堅,從沿海經濟特區(qū)到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形成,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發(fā)展,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在農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這一變化首先是從哪些地區(qū)開始的?(2分)
(2)當前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什么?(2分)目前我國最大的經獅特區(qū)是哪里?(2分)
(3)改革開放為新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試列舉改革開放后我國在社會保障體系方而采取的措施。(4分)
材料二 2007年,中央財政已安排“兩免一補”資金181億元,免除了全國近1.5億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同時,繼續(xù)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1)材料一中的計劃指的是哪一計劃?(2分)
(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航天技術、信息技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各舉一例)(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體現了我國的哪一基本國策?(2分)并簡要說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的關系?(4分)
(4)讀了以上兩則材料,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覺得應該如何做?(2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