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臨沂市郯城縣中考模擬試題(四)

政治   歷史   地理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l50分?荚嚂r間l2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準確,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  每小題2分。)

21.下列各點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熱帶”三個條件的是(    )

A.20ºW,60ºN                                            B.0º,26ºN

C.180º,17ºN                                             D.19ºW,15ºS

試題詳情

 22、“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零”的含義是(    )

A.表示該地區(qū)不出生嬰兒

B.表示該地區(qū)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該地區(qū)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該地區(qū)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

試題詳情

23.制約我國西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條件               B.地形條件               C.水源條件               D.光照條件

試題詳情

24.在CCTV-1的天氣預報中,表示霜凍的符號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5、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最典型的氣候類型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極地氣候

下圖是我國4個省的輪廓圖。據圖回答26~27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6.你能找出4個省中黃河未流經的一個嗎?(    )

A.①                          B.②                          C.③                          D.④

試題詳情

27.小明在假期去看海,4個省中有一個能滿足他的要求(    )

A.①                         B.②                          C.③                          D.④

試題詳情

28、我國嚴重缺水的地區(qū)是(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D.兩廣地區(qū)

試題詳情

29.甲、乙兩個地區(qū)的經緯度的位置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試題詳情

A.甲在東半球                                               B.乙在東半球

C.甲在北半球                                               D.乙在北半球

試題詳情

30、反映北京氣候特點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是

試題詳情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地理部分

試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

37、讀甲、乙兩幅我國局部地區(qū)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試題詳情

(1)甲、乙兩圖比例尺較大的是           ;甲位于乙的         方向。

(2)讀甲圖:

①連接青藏鐵路北段與南段的鐵路樞紐是格爾木,青藏鐵路北段穿越我國       盆地。

②“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的“三江”是指長江、黃河和       江,建立該自然保護區(qū)的目的是                                  。

(3)讀乙圖:

①圖示地區(qū)較我國北方地區(qū)而言,優(yōu)勢礦產資源是                 

②圖中①、②、③、④四條鐵路線中,京九鐵路是                  。若從武漢出發(fā),乘火車到臨沂依次經過的鐵路線是                         。

試題詳情

(1)APEC秘書處設在新加坡,圖中字母代號是             。

(2)在圖中字母表示的APEC成員國中,經濟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是        ,經濟實力最強的是        ,亞洲唯一的發(fā)達國家是       ,大量出口小麥和羊毛的是       。(填字母代號)

(3)亞洲氣候有何特點?從C→B氣溫年較差逐步                 。

(4)簡述C國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