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量判斷 方 法 具 體 內 容 判斷過量的 1.假設討論法 假設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再進行計算檢驗.看結果是否符合題意或假設 2.終態(tài)分析法 通過對最終生成物的某些量進行分析.判斷.來確定已知反應物是否過量 3.極值判斷法 根據化學方程式確定所需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最大量進行判斷.注意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確定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能源短缺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廣泛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工業(yè)上合成甲醇的反應為:CO(g)+2H2(g)CH3OH(g);ΔH
(1)已知,該反應在300℃,5MPa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則ΔH   0,S  0(填“<,>或=”)。
(2)在300℃,5MPa條件下,將0.20mol的 CO與0.58mol H2的混合氣體充入2L密閉容器發(fā)生反應,反應過程中甲醇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在0~2min內,以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mol·L-1·s-1 。
②列式計算3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                                  。
③300℃時,將0.50mol CO、1.00mol H2和1.00 mol CH3OH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此時反應將        。
A.向正方向移動   B.向逆方向移動   C.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無法判斷
④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率的是         
A.壓縮容器體積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0.20mol CO和0.58mol H2
(3)若其它條件不變,使反應在500℃下進行,在圖中作出甲醇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能源短缺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廣泛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工業(yè)上合成甲醇的反應為:CO(g)+2H2(g)CH3OH(g);ΔH

(1)已知,該反應在300℃,5MPa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則ΔH    0,S   0 (填“<,>或=”)。

(2)在300℃,5MPa條件下,將0.20mol的 CO與0.58mol H2的混合氣體充入2L密閉容器發(fā)生反應,反應過程中甲醇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在0~2min內,以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mol·L-1·s-1

②列式計算3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                                   。

③300℃時,將0.50mol CO、1.00mol H2和1.00 mol CH3OH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此時反應將         。

A.向正方向移動   B.向逆方向移動   C.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無法判斷

④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率的是         

A.壓縮容器體積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0.20mol CO和0.58mol H2

(3)若其它條件不變,使反應在500℃下進行,在圖中作出甲醇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的示意圖。

【解析】(1)根據反應的特點可知△S小于0,因為反應在300℃,5MPa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所以根據△G=△H-T·△S可知反應是放熱反應。

(2)①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濃度的變化量來表示,根據圖像可知反應進行到2min時甲醇

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平衡時甲醇的物質的量是0.04mol,則消耗氫氣是0.08mol,所以在0~2min

內,以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②平衡時氫氣的濃度是,CO的平衡濃度是

,所以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為

③300℃時,將0.50mol CO、1.00mol H2和1.00 mol CH3OH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此時它們的濃度分別為0.25mol/L、0.50mol/L、、0.50mol/L,因為>4,所以反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④壓縮體積,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選項B是降低生成物濃度,平衡也向正反應方

向移動。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但物質但濃度沒有變化,所以平衡不移動。再充入0.20mol

CO和0.58mol H2,相當于增大體系的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答案是ABD。

(3)因為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但反應速率會加快,所以圖

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能源短缺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廣泛的開發(fā)和
應用前景.工業(yè)上合成甲醇的反應為:CO(g)+2H2(g)?CH3OH(g);△H
(1)已知,該反應在300℃,5MPa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則△H______0,△S______0(填“<,>或=”).
(2)在300℃,5MPa條件下,將0.20mol的CO與0.58molH2的混合氣體充入2L密閉容器發(fā)生反應,反應過程中甲醇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在0~2min內,以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mol?L-1?s-1,CO的轉化率為______.
②列式計算3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
③300℃時,將0.50molCO、1.00molH2和1.00molCH3OH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此時反應將______.
A.向正方向移動B.向逆方向移動C.處于平衡狀態(tài)D.無法判斷
④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率的是______.
A.壓縮容器體積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0.20molCO和0.58molH2
(3)若其它條件不變,使反應在500℃下進行,在圖中作出甲醇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二甲醚(CH3OCH3)具有優(yōu)良的燃燒性能,被稱為21世紀的“清潔能源”.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是以合成氣(CO/H2)為原料,在一定溫度、壓強和催化劑作用下進行,反應器中發(fā)生了下列反應:

①CO(g)+2H2(g)CH3OH(g);ΔH1=90.7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23.5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ΔH3=41.2 kJ·mol-1

(1)–步法合成二甲醚的總反應可表示為3CO(g)+3H2(g)CH3OCH3(g)+CO2(g),該反應的AH=________.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_______.

(2)另一種合成二甲醚的方法稱為“二步法”,該工藝為讓反應①和反應②分別在不同的反應器中進行,無反應③發(fā)生,而“一步法”的反應③的發(fā)生提高了CH3OCH3的產率,原因是________.

(3)由CO2加氫直接合成二甲醚可以消除過度CO2排放對環(huán)境的影響.當在合成反應器中加入碳氫比[n(CO2)/n(H2)]為1∶3的混合氣體,在二定條件下反應得到二甲醚和水蒸氣,實現了CO2的減排目的.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判斷該反應在一定溫度下,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下列不能作為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________

A.容器的密度不變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

D.單位時間內消耗2 mol CO2,同時消耗1 mol二甲醚

(4)以二甲醚為燃料的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則正極為________(填A極或B極),寫出A電極反應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工業(yè)生產的純堿中常含有少量NaCl雜質.為測定某純堿樣品的純度,化學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三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取樣品溶解后,加試劑使CO32-沉淀,測定沉淀的質量.
方案二:用0.100mol/L鹽酸滴定.
方案三用稀酸將CO32-轉化為CO2,測定CO2的質量.
(1)方案一的操作步驟有:①稱量并溶解樣品;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過濾;④洗滌;⑤干燥;⑥稱量并進行恒重操作.稱量時所需定量實驗儀器為
電子天平
電子天平
.判斷是否達到恒重的標準是
前后兩次稱量的質量差不超過0.001g
前后兩次稱量的質量差不超過0.001g

(2)方案二的具體過程如圖甲:
①操作1所需要的儀器有
燒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燒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②滴定時選擇的指示劑為甲基橙.當溶液
黃色恰好變成橙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黃色恰好變成橙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時,說明達到了滴定終點.
③為減少偶然誤差,通常的處理辦法是
做2-3次平行實驗
做2-3次平行實驗

④滴定時若錐形瓶內有少量液體濺出,則測定結果
偏低
偏低
.(選填“偏高”、“偏低”、“不影響”,下同),若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用未知液潤洗,測定結果
不影響
不影響

(3)方案三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操作步驟有: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在干燥管內裝滿堿石灰,稱量質量為W1 g;③稱量W2 g樣品裝入廣口瓶B中;④關閉止水夾;⑤緩慢加入稀H2SO4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⑥打開止水夾;⑦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再稱量干燥管,質量為W3 g.該方案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為
53(W3-W1)
22W2
53(W3-W1)
22W2
(用代數式表示).上圖中裝置A的作用是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裝置C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
.有同學認為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進入干燥管導致測量結果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改進措施可以是
在干燥管右邊再加一個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在干燥管右邊再加一個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4)若用如圖丙裝置對樣品進行分析,根據量瓶中收集到的液體的體積來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則下列裝置中,最合理的是
B
B
.(選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