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 從常見的強堿NaOH.KOH.Ca(OH)2和常見的弱堿Fe2來看.似乎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其實堿的堿性強弱和溶解度無關.其中.易溶于水的堿可別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堿.難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堿.學過高一元素周期率這一節(jié)的都知道.鎂和熱水反應后滴酚酞變紅的.證明Mg(OH)2不是弱堿.而是中強堿.但Mg(OH)2是難溶的.還有AgOH.看Ag的金屬活動性這么弱.想必AgOH一定為很弱的堿.其實不然.通過測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強堿.2005-10-3 9:58:00 西部化雪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混合金屬粉末,除Mg外還含有Al、Zn中的一種或兩種,含量都在10%以上。某研究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鋁、鋅元素的存在。

所用試劑:樣品、pH試紙、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該小組探究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

①鎂、鋁、鋅都是銀白色的金屬

②鋅(Zn)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H2

③Zn(OH)2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可溶于強堿及NH3·H2O

④Zn2+易形成絡合物如[Zn(NH3)42+,該絡合物遇強酸分解生成Zn2+、NH4+

●提出假設:

(1)假設①: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鋁元素;

假設②: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鋅元素;

假設③:                                        。

●實驗探究:

甲同學基于假設③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乙同學同樣基于假設3設計另一實驗方案如下:

(2)試劑M是________________;沉淀B是              

(3)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方案比甲同學的好,理由是                 

(4)丁同學研究了甲、乙兩同學的方案后,在其中一種方案的基礎上用最簡便方法測定了Wg樣品中金屬鎂(Mg)的質(zhì)量,他的方法是                 。

(5)操作Ⅰ的主要過程是:在濾液中逐滴加入             ,直至生成的沉淀剛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               

(6)某溶液中含有Zn2+、Al3+、NH4+和SO42等離子,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則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關系的圖像正確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混合金屬粉末,除Mg外還含有Al、Zn中的一種或兩種,含量都在10%以上。某研究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鋁、鋅元素的存在。
所用試劑:樣品、pH試紙、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該小組探究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

①鎂、鋁、鋅都是銀白色的金屬
②鋅(Zn)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H2
③Zn(OH)2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可溶于強堿及NH3·H2O
④Zn2+易形成絡合物如[Zn(NH3)42+,該絡合物遇強酸分解生成Zn2+、NH4+
●提出假設:
(1)假設①: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鋁元素;
假設②: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鋅元素;
假設③:                                       
●實驗探究:
甲同學基于假設③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乙同學同樣基于假設3設計另一實驗方案如下:

(2)試劑M是________________;沉淀B是              
(3)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方案比甲同學的好,理由是                 
(4)丁同學研究了甲、乙兩同學的方案后,在其中一種方案的基礎上用最簡便方法測定了Wg樣品中金屬鎂(Mg)的質(zhì)量,他的方法是                。
(5)操作Ⅰ的主要過程是:在濾液中逐滴加入            ,直至生成的沉淀剛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               。
(6)某溶液中含有Zn2+、Al3+、NH4+和SO42等離子,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則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關系的圖像正確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混合金屬粉末,除Mg外還含有Al、Zn中的一種或兩種,含量都在10%以上。某研究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鋁、鋅元素的存在。

所用試劑:樣品、pH試紙、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該小組探究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

①鎂、鋁、鋅都是白色金屬;

②鋅(Zn)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H2;

③Zn(OH)2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可溶于強堿及NH3?H2O;

④Zn2易形成絡合物如[Zn(NH3)4] 2,該絡合物遇強酸分解生成Zn2、NH4

●提出假設:

(1)假設1: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         元素

(2)假設2: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         元素

     假設3: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鋁、鋅元素

●實驗探究:

甲同學基于假設3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乙同學同樣基于假設3設計另一實驗方案如下:

(3)試劑M是        

(4)寫出操作I的過程                                                        

(5)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方案比甲同學的好,理由是                               

(6)丁同學研究了甲、乙兩同學的方案后,用最簡便的方法測定了Wg樣品中金屬鎂(Mg)的質(zhì)量分數(shù),他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混合金屬粉末,除Mg外還含有Al、Zn中的一種或兩種,含量都在10%以上。某研究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鋁、鋅元素的存在。
所用試劑:樣品、pH試紙、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該小組探究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
①鎂、鋁、鋅都是銀白色的金屬
②鋅(Zn)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H2
③Zn(OH)2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可溶于強堿及NH3·H2O
④Zn2+易形成絡合物如[Zn(NH3)42+,該絡合物遇強酸分解生成Zn2+、NH4+
●提出假設:
(1)假設①: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鋁元素;
假設②: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鋅元素;
假設③:                                       。
●實驗探究:
甲同學基于假設③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乙同學同樣基于假設3設計另一實驗方案如下:

(2)試劑M是________________;沉淀B是              。
(3)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方案比甲同學的好,理由是                 。
(4)丁同學研究了甲、乙兩同學的方案后,在其中一種方案的基礎上用最簡便方法測定了Wg樣品中金屬鎂(Mg)的質(zhì)量,他的方法是                。
(5)操作Ⅰ的主要過程是:在濾液中逐滴加入            ,直至生成的沉淀剛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               。
(6)某溶液中含有Zn2+、Al3+、NH4+和SO42等離子,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則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關系的圖像正確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混合金屬粉末,除Mg外,還含有Al、Zn中的一種或兩種,含量都在10%以上.某研究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鋁、鋅元素的存在.
所用試劑:樣品、pH試紙、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探究過程:
●查閱資料:
①鎂、鋁、鋅都是銀白色的金屬
②鋅(Zn)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H2
③Zn(OH)2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可溶于強堿及NH3?H2O
④Zn2+易形成絡合物如[Zn(NH34]2+,該絡合物遇強酸轉(zhuǎn)化變成Zn2+、NH4+●提出假設:
(1)假設①: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
 
;
假設②: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
 
;
假設③:該混合金屬粉末中除鎂外還含有鋁、鋅.
●實驗探究:
甲同學基于假設③設計實驗方案:
操作Ⅰ是在濾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生成的沉淀剛好溶解,再加足量的稀氨水,請回答:
精英家教網(wǎng)
乙同學基于假設③設計另一方案:
精英家教網(wǎng)
(2)沉淀A、B、D的化學式:A
 
;B
 
;D
 

(3)甲同學用樣品和稀硫酸反應所得溶液含有較多H+、Mg2+、Al3+、SO42-,向其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關系可能正確的是
 

精英家教網(wǎng)
(4)乙同學方案的操作②中,鋁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操作②與操作③中都加了NaOH溶液,但其用量差別是
 

(5)丙同學通過分析對比,認為乙的方案比甲同學的好,其理由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strong id="2qj0h"></strong>

    <u id="2qj0h"></u>
    <ruby id="2qj0h"><pre id="2qj0h"></pre></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