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虛擬方程式:CO+Na2O2¾®Na2CO3.H2+Na2O2¾®2NaOH.答案為C.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泰安模擬)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反應的氣體產物成分進行研究.
(1)提出假設:該反應的氣體產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設計方案: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3)查閱資料:氮氣不與碳、氧化鐵發(fā)生反應.實驗室可以用氯化銨飽和溶液和亞硝酸鈉(NaNO2)飽和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NH4++NO2-=N2↑+2H2O
NH4++NO2-=N2↑+2H2O

(4)實驗操作及實驗現(xiàn)象:
①按上圖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稱取3.20g氧化鐵與2.00g炭粉混合均勻,放入48.48g的硬質玻璃管中;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
③停止通入N2后,夾緊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④待反應結束,再通一段時間的氮氣,然后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玻璃管和固體總質量為52.24g.
(5)數據處理:經計算,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為0.48g,氧元素質量為0.96g.得出原假設不成立,理由是
反應后的氣體中碳、氧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與二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物質的量比不相符
反應后的氣體中碳、氧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與二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物質的量比不相符

(6)得出結論: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判斷,反應產生的氣體是,該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和CO2;2C+Fe2O3
 高溫 
.
 
2Fe+CO↑+CO2
CO和CO2;2C+Fe2O3
 高溫 
.
 
2Fe+CO↑+CO2

(7)實驗優(yōu)化:根據實驗得出的結論應對該實驗裝置進一步完善,請你從下圖所示裝置中選取必要裝置,對實驗加以改進
在原裝置最后連接上C裝置
在原裝置最后連接上C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CO(g)與H2O(g)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有關兩者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朝陽區(qū)一模)燃煤產生的煙氣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為NO、NO2)易形成污染,必須經脫除達標后才能排放.
(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O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反應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能作脫除劑的物質很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ab

a.用 H2O作脫除劑,不利于吸收含氮煙氣中的NO
b.用 Na2SO3作脫除劑,O2會降低Na2SO3的利用率
c.用CO作脫除劑,會使煙氣中NO2的濃度增加
(3)尿素[CO(NH22]在一定條件下能有效將NOx轉化為N2
Ⅰ.已知可通過下列方法合成尿素:
2NH3(g)+CO2(g)?H2NCOONH4(s)△H=-159.5kJ/mol
H2NCOONH4(s)?CO(NH22(s)+H2O(l)△H=+28.5kJ/mol
①尿素釋放出NH3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CO(NH22(s)+H2O(l)?2NH3(g)+CO2(g)△H=+131kJ/mol
CO(NH22(s)+H2O(l)?2NH3(g)+CO2(g)△H=+131kJ/mol

②寫出有利于尿素釋放NH3的條件并說明理由
升高溫度;升高溫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進行,同時溫度升高,氨氣的溶解度降低,均有利于向釋放氨氣的方向進行
升高溫度;升高溫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進行,同時溫度升高,氨氣的溶解度降低,均有利于向釋放氨氣的方向進行

Ⅱ.CO(NH22與某種煙氣(主要為N2、NO和O2)中的NO的物質的量比值分別為1:2、2:1、3:1時,NO脫除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
①曲線a 對應CO(NH22 與NO的物質的量比值是
3:1
3:1

②曲線a、b、c中,800℃~900℃區(qū)間內發(fā)生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NH3+6NO═5N2+6H2O或2CO(NH22+6NO═2CO2+4H2O+5N2
4NH3+6NO═5N2+6H2O或2CO(NH22+6NO═2CO2+4H2O+5N2

③900℃~1200℃區(qū)間內脫除率下降,NO濃度上升.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
4NH3+5O2═4NO+6H2O
4NH3+5O2═4NO+6H2O

④曲線a中,NO的起始濃度為6×10-4 mg/m3,從A點到B點經過0.8s,該時間段內NO的脫除速率為
1.5×10-4
1.5×10-4
 mg/(m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許昌三模)碳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近年來,我國儲氫納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用電弧法合成的碳納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納米顆粒(雜質),這種碳納米顆粒可用氧化氣化法提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
3
C+
2
2
K2Cr2O7+
8
8
H2SO4
H2SO4
3
3
CO2↑+
2
2
K2SO4+
2
2
Cr2(SO43+
8
8
H2O
請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學方程式.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
下表所列數據是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K)
溫度 250℃ 300℃ 350℃
K 2.0 0.27 0.012
①在一定條件下將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5分鐘后測得c(CO)=0.4mol/L,算此段時間的反應速率(用H2表示)
0.24
0.24
mol/(L?min);
②由表中數據判斷上述合成甲醇反應的△H
0(填“>”、“<”或“=”)
③在容積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別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種溫度下合成甲醇的規(guī)律.如圖是上述三種溫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組成比(起始時CO的物質的量均為1mol)與CO平衡轉化率的關系請回答:
(Ⅰ)在上述三種溫度中,曲線Z對應的溫度是
270℃
270℃
;
(Ⅱ)利用圖中a點對應的數據,計算出曲線Z在對應溫度下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數K=
4L2?mol-2
4L2?mol-2

④一種燃料電池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與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寫出該電池負極發(fā)生反應的電極方程式
CH3OH+H2O═CO2+6H++6e-
CH3OH+H2O═CO2+6H++6e-

(3)CO2在自然界循環(huán)時可與CaCO3反應,CaCO3是一種難溶物質,其Ksp=2.8×10-9.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現(xiàn)將等體積的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濃度為7×10-4 mol/L,則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濃度為
1.6×10-5mol/L
1.6×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氯化鈉的電子式:精英家教網B、乙烯的結構簡式:C2H4C、硅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精英家教網D、硫酸鈉的電離方程式:Na2SO4=Na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