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所示.I.II分別是甲.乙兩小球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運動的v-t圖線.根據(jù)圖線可以判斷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I、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彈簧測力計A掛于固定點P,下端用細線掛一重物M.彈簧測力計B的一端用細線系于O點,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結點口靜止在某位置.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shù),并在貼于豎直木板的白紙上記錄O點的位置和拉線的方向.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A的示數(shù)為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實驗要求是______.(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應測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彈簧測力計應在使用前校零
C、拉線方向應與木板平面平行
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O點靜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實驗中,該同學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A的指針稍稍超出量程,請您提出一個解決辦法:______
II、某同學用電阻箱、多用電表、開關和導線測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1)將圖甲的實物連接成可完成實驗的電路.
(2)完成以下步驟的相關內(nèi)容:
①將多用電表的選擇開關旋轉至______擋(填“Ω×1”、“直流電壓2.5V“或“直流電流’100mA”):
②調(diào)節(jié)電阻箱,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讀得電阻值R______Ω;
③合上開關,從多用表上讀得數(shù)值為x1;
④重復②③,收集多組R和x的數(shù)據(jù).
(3)根據(jù)他設計的實驗以及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丙所示的R-圖線,由此可知,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圖線縱軸截距的絕對值代表______的電阻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I、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質量M的關系,某位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稱出小車和小桶及其內(nèi)部所裝沙子的質量;
B.按圖裝好實驗器材;
C.把輕繩系在小車上并繞過定滑輪懸掛沙桶;
D.將電磁打點計時器接在6V電壓的直流電源上,接通電源,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
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并在紙帶上標明小車質量;
E.保持小桶及其內(nèi)部所裝沙子的質量不變,增加小車上的砝碼個數(shù),并記錄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復上述實驗;
F.分析每條紙帶,測量并計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關系圖象,并由圖象確定a-M關系.
(1)該同學漏掉的重要實驗步驟是______,該步驟應排在______實驗步驟之后.
(2)在上述步驟中,有錯誤的是______,應把______改為______.
(3)在上述步驟中,處理不恰當?shù)氖莀_____,應把______改為______.
II、某兩個同學用圖1所示的裝置(圖中A為小車,B為帶滑輪的長木板,C為水平桌面),分別在《探究加速度與外力間的關系》實驗中,各自得到的圖象如圖2中甲和乙所示,則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甲是______,乙是______.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過大;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太。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資陽三模)I、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彈簧測力計A掛于固定點P,下端用細線掛一重物M.彈簧測力計B的一端用細線系于O點,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結點口靜止在某位置.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shù),并在貼于豎直木板的白紙上記錄O點的位置和拉線的方向.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A的示數(shù)為
3.60
3.60
N
(2)下列不必要的實驗要求是
D
D
.(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應測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彈簧測力計應在使用前校零
C、拉線方向應與木板平面平行
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O點靜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實驗中,該同學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A的指針稍稍超出量程,請您提出一個解決辦法:
更換大量程的彈簧測力計
更換大量程的彈簧測力計

II、某同學用電阻箱、多用電表、開關和導線測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1)將圖甲的實物連接成可完成實驗的電路.
(2)完成以下步驟的相關內(nèi)容:
①將多用電表的選擇開關旋轉至
“直流電流100mA”
“直流電流100mA”
擋(填“Ω×1”、“直流電壓2.5V“或“直流電流’100mA”):
②調(diào)節(jié)電阻箱,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讀得電阻值R
12
12
Ω;
③合上開關,從多用表上讀得數(shù)值為x1;
④重復②③,收集多組R和x的數(shù)據(jù).
(3)根據(jù)他設計的實驗以及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丙所示的R-
1x
圖線,由此可知,干電池的電動勢E=
1.46
1.46
V(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圖線縱軸截距的絕對值代表
干電池與電阻箱
干電池與電阻箱
的電阻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網(wǎng)(1)下列是某同學在高中物理實驗中的一些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同一次實驗結點O位置允許變動.
B.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安裝斜槽時末端可以不水平.
C.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得的g值比當?shù)氐臉藴手灯。赡茉蚴菓尹c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需要用天平測物體(或重錘)的質量.
(2)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及頻閃照相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實驗時先單獨讓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自靜止開始滑下,圖乙是A球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后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已知坐標紙中每一小方格邊長為10cm,g取10m/s2
I.由頻閃照片求出A球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
 
m/s;
II.再把半徑相同的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讓A球作從位置C由靜止開始下滑并與B球相碰,碰撞之后A、B球分別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用與上次相同的方法計算出A球與B球碰后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1.3m/s;v'B=3.3m/s;測出A球質量為50g、B球質量為10g,求A球碰撞前的動量大小PA=
 
kg?m/s,A球與B球碰撞后的總動量P′=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是某同學在高中物理實驗中的一些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同一次實驗結點O位置允許變動.
B.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安裝斜槽時末端可以不水平.
C.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得的g值比當?shù)氐臉藴手灯。赡茉蚴菓尹c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需要用天平測物體(或重錘)的質量.
(2)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及頻閃照相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實驗時先單獨讓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自靜止開始滑下,圖乙是A球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后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已知坐標紙中每一小方格邊長為10cm,g取10m/s2
I.由頻閃照片求出A球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    m/s;
II.再把半徑相同的B球放在水平槽末端,讓A球作從位置C由靜止開始下滑并與B球相碰,碰撞之后A、B球分別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用與上次相同的方法計算出A球與B球碰后從斜槽末端水平拋出時的初速度v'A=1.3m/s;v'B=3.3m/s;測出A球質量為50g、B球質量為10g,求A球碰撞前的動量大小PA=    kg?m/s,A球與B球碰撞后的總動量P′=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