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分) 圖Ⅰ是實驗室中常用于制備和干燥氣體的裝置:
(1) 甲同學用圖Ⅰ裝置、銅和濃硝酸制備并收集干燥的NO2氣體:
① 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收集NO2氣體的方法 ;
③ 將收集滿NO2的燒瓶密封浸入冰水中,燒瓶內氣體顏色變淺, 則下列反應:
2NO2(g) N2O4(g) ΔH 中的ΔH 0(填“>”或“<”)
(2) 乙同學用圖Ⅰ裝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氣體,用圖Ⅱ裝置驗證氨的某些性質:
往A中加入濃氨水,B中加入Na2O2固體,C中加入堿石灰,D內放置催化劑(鉑石棉),按氣流方向a→ b→c→ h連接各儀器 :
① 實驗中觀察到D內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證明氨氣具有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② 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_____、 .
③ 為防止NO2 污染環(huán)境,E裝置中裝的試劑可以是 。
(16分) 圖Ⅰ是實驗室中常用于制備和干燥氣體的裝置:
(1) 甲同學用圖Ⅰ裝置、銅和濃硝酸制備并收集干燥的NO2氣體:
① 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收集NO2氣體的方法 ;
③ 將收集滿NO2的燒瓶密封浸入冰水中,燒瓶內氣體顏色變淺,則下列反應:
2NO2 (g)N2O4(g) ΔH 中的ΔH 0(填“>”或“<”)
(2) 乙同學用圖Ⅰ裝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氣體,用圖Ⅱ裝置驗證氨的某些性質:
往A中加入濃氨水,B中加入Na2O2固體,C中加入堿石灰,D內放置催化劑(鉑石棉),按氣流方向a→ b→c→ h連接各儀器 :
① 實驗中觀察到D內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證明氨氣具有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② 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_____、 .
③為防止NO2 污染環(huán)境,E裝置中裝的試劑可以是 。
(14分)實驗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備乙酸正丁酯。有關物質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化合物 |
相對分子質量 |
密度/g·cm-3 |
沸點/℃ |
溶解度/100g水 |
正丁醇 |
74 |
0.80 |
118.0 |
9 |
冰醋酸 |
60 |
1.045 |
118.1 |
互溶 |
乙酸正丁酯 |
116 |
0.882 |
126.1 |
0.7 |
請回答有關問題。
Ⅰ.乙酸正丁酯粗產(chǎn)品的制備
在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3~4滴濃硫酸,混合均勻,投入沸石。如圖所示安裝分水器、溫度計及回流冷凝管,并在分水器中預先加水至略低于支管口,加熱回流,反應一段時間將水逐漸分去,至反應完畢。
(1)儀器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學擬通過某種方法鑒定所得產(chǎn)物中是否含有雜質,可采用 確定。
a.紅外光譜法 b.1H核磁共振譜法 c.質譜法
(2)“反應中利用分水器將水分去”該操作的目的是: 。
(3)反應時加熱有利于提高酯的產(chǎn)率,但溫度過高酯的產(chǎn)率反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
(4)可根據(jù) 現(xiàn)象來判斷反應完畢。
Ⅱ.乙酸正丁酯粗產(chǎn)品的精制
(5)將儀器A中的液體轉入分液漏斗中,用分液法可分離上述有機層和水層,分液完成后,取出有機層的操作是 。
(6)再用10ml 10%Na2CO3溶液洗滌有機層,該步操作的目的是 。
(7)將干燥后的產(chǎn)品蒸餾收集乙酸正丁酯產(chǎn)品時,應將溫度控制在 左右。
(16分) 圖Ⅰ是實驗室中常用于制備和干燥氣體的裝置:
(1) 甲同學用圖Ⅰ裝置、銅和濃硝酸制備并收集干燥的NO2氣體:
① 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收集NO2氣體的方法 ;
③ 將收集滿NO2的燒瓶密封浸入冰水中,燒瓶內氣體顏色變淺, 則下列反應:
2NO2 (g) N2O4(g) ΔH 中的ΔH 0(填“>”或“<”)
(2) 乙同學用圖Ⅰ裝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氣體,用圖Ⅱ裝置驗證氨的某些性質:
往A中加入濃氨水,B中加入Na2O2固體,C中加入堿石灰,D內放置催化劑(鉑石棉),按氣流方向a→ b→c→ h連接各儀器 :
① 實驗中觀察到D內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證明氨氣具有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② 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_____、 .
③ 為防止NO2 污染環(huán)境,E裝置中裝的試劑可以是 。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A
B
C
D
B
B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B
B
C
D
16.(8分,每空兩分)
H O
| ||
(1)HOCH2CH2―N―C―CH3
(2)②
NH2 O
| ||
(3)①CH3CH2CH―C―OH
NO2 NO2
| |
②CH3CH―CH2CH2CH3 CH3CH―CH(CH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