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要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 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節(jié)的長斜面.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天平.砝碼.鉤碼若干.實驗步驟如下.在空格中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1)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m(2)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3)用米尺測量A1與A2之間的距離s.則小車的加速度a= .(4)用米尺測量A1相對于A2的高度h.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 .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現(xiàn)要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天平、砝碼、鉤碼若干。實驗步驟如下(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在空格中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帧?/p>

(1)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m

(2)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

(3)用米尺測量A1A2之間的距離s。則小車的加速度a=            。

(4)用米尺測量A1相對于A2的高度h。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               。

(5)在小車中加鉤碼,用天平測出此時小車與鉤碼的總質量m,同時改變h,使mh的乘積不變。測出小車從A1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時間t。請說出總質量與高度的乘積不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次測量mt,以m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圖。如能得到一條____________線,則可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現(xiàn)要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9所示)、小車、計時器、米尺、彈簧秤,還有鉤碼若干實驗步驟如下(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在空格中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帧?/p>

(1)用彈簧秤測出小車的重力,除以重力加速度得到小車的質量M

(2)用彈簧秤沿斜面向上拉小車保持靜止,測出此時的拉力F。

(3)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用米尺測量A與A2之間的距離s,從運動學角度得小車的加速度a=        .

(4)在小車中加鉤碼,所加鉤碼總質量為m,要保持小車與鉤碼的合外力不變,你將如何調節(jié)A1相對于A2的高度h?

                                                                              

(5)多次增加鉤碼,在小車與鉤碼的合外力保持不變情況下,可得鉤碼總質量m與小車從A1到A2時間t的關系式為: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現(xiàn)要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9所示)、小車、計時器、米尺、彈簧秤,還有鉤碼若干實驗步驟如下(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在空格中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帧?br />
(1)用彈簧秤測出小車的重力,除以重力加速度得到小車的質量M
(2)用彈簧秤沿斜面向上拉小車保持靜止,測出此時的拉力F。
(3)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用米尺測量A與A2之間的距離s,從運動學角度得小車的加速度a=        .
(4)在小車中加鉤碼,所加鉤碼總質量為m,要保持小車與鉤碼的合外力不變,你將如何調節(jié)A1相對于A2的高度h?
                                                                              
(5)多次增加鉤碼,在小車與鉤碼的合外力保持不變情況下,可得鉤碼總質量m與小車從A1到A2時間t的關系式為: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現(xiàn)要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天平、砝碼、鉤碼若干。實驗步驟如下(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在空格中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帧?br />
(1)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m
(2)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
(3)用米尺測量A1A2之間的距離s。則小車的加速度a=            。
(4)用米尺測量A1相對于A2的高度h。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               。
(5)在小車中加鉤碼,用天平測出此時小車與鉤碼的總質量m,同時改變h,使mh的乘積不變。測出小車從A1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時間t。請說出總質量與高度的乘積不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次測量mt,以m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圖。如能得到一條____________線,則可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現(xiàn)要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天平、砝碼、鉤碼若干。實驗步驟如下(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在空格中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帧?/p>

(1)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m

(2)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

(3)用米尺測量A1A2之間的距離s。則小車的加速度a=             。

(4)用米尺測量A1相對于A2的高度h。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               

(5)在小車中加鉤碼,用天平測出此時小車與鉤碼的總質量m,同時改變h,使mh的乘積不變。測出小車從A1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時間t。請說出總質量與高度的乘積不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次測量mt,以m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圖。如能得到一條____________線,則可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這一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單選題:1、A 2、A  3、C 4、B 5、D

二、多選題:6、AC 7、AC 8、AB 9、BD 10、AB

三、簡答題:(每空2分共20分)

13.(1)1.880    1.044 

(2)①2.115m/s;    ②9.72~9.78m/s2

(3)①F'     ② B

14.    ;            

為了使各次測量中,小車所受的合外力不變;        過原點的直線  

四、解答題:(60分)

13、(15分)解:(1)剎車前卡車的速度

       m/s=9m/s>30km/h  ①

       故該車超速。   ②            (5分)

       (2)剎車過程所用時間       =1.3s   ③    (5分)

       (3)平均速度m/s  ④       (5分)

14、(15分)解:(1)由得                    

                                (4分)

(2)由受力分析得,小球受到重力與繩子拉力的合力大小 F=mgtanθ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又 F=ma                           

所以                                (5分)

(3)設小球被細線拉著擺到最低點時的速度為v,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所以                                           

設細線斷時小球距離汽車水平底板高度為H,細線斷后小球作平拋運動

所以有                                  

                                           

解得                      (6分)

15、(15分)解:(1)由牛頓第二定律

       μmgcosθ-mgsinθ=ma  ①

       解得a=2.5m/s2    ②

       m=0.8m  ③

       可見工件先勻加速運動0.8m,然后勻速運動3.2m  ④       (8分)

   (2)由   得  ⑤    ⑥

               t=t1+t2=2.4s    ⑦                            (7分)

16、解:(1)對于B,在未離開A時,其加速度aB1= m/s2,

設經過時間t1B離開A板,離開AB的加速度為 

m/s2.

根據(jù)題意可作出B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

vB=aB1t1, (1分)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1=2s.                        (6分)

(2)而,所以物體B運動的時間是t=t1+t2=3s.   (4分)

(3)設A的加速度為aA,則據(jù)相對運動的位移關系得:

   

解得aA=2m/s2.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代入數(shù)據(jù)得F=26N.                                              ( 5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