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導學]1.物體只在 叫做自由落體運動.這種運動只在沒有空氣的空間里才能發(fā)生.我們所研究的自由落體運動是實際運動的一種抽象.是一種理想化的運動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生活中的很多落體問題.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比較小.可以忽略.物體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體運動.因此.對生活中的落體運動進行理想化處理是有實際意義的.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質量m=2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A處.現(xiàn)用大小F=3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體,經(jīng)t0=2S拉至B處.已知A、B間距L=20m,已知g=10m/S2,求:
(1)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為了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求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t;
(3)有些同學覺得:要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力F的大小和最短作用時間t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某同學猜想:力F越大,所用時間t越短,故二者之間成反比關系.請你用所學物理知識判斷該同學所得結論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平地面AB=10.0m。BCD是半徑為R=0.9m的光滑半圓軌道,O是圓心,DOB在同一豎直線上。一個質量m=1.0kg的物體靜止在A點,F(xiàn)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當物體運動到B點時撤去F。之后物體沿BCD軌道運動,恰好到達最高點D,后落到地上的P點(圖中未畫出)。g取10m/s2。求:[來源:學_科_網(wǎng)]
(1)物體剛好離開B點時所受到的彈力大;
(2)物體落點P與B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平地面AB=10.0m。BCD是半徑為R=0.9m的光滑半圓軌道,O是圓心,DOB在同一豎直線上。一個質量m=1.0kg的物體靜止在A點,F(xiàn)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當物體運動到B點時撤去F。之后物體沿BCD軌道運動,恰好到達最高點D,后落到地上的P點(圖中未畫出)。g取10m/s2。求:[來源:學_科_網(wǎng)]

(1)物體剛好離開B點時所受到的彈力大。

(2)物體落點P與B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質量m=2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A處.現(xiàn)用大小F=3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體,經(jīng)t0=2S拉至B處.已知A、B間距L=20m,已知g=10m/S2,求:
(1)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為了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求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t;
(3)有些同學覺得:要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力F的大小和最短作用時間t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某同學猜想:力F越大,所用時間t越短,故二者之間成反比關系.請你用所學物理知識判斷該同學所得結論是否正確.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質量m=2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A處.現(xiàn)用大小F=3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體,經(jīng)t0=2S拉至B處.已知A、B間距L=20m,已知g=10m/S2,求:
(1)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為了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求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t;
(3)有些同學覺得:要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力F的大小和最短作用時間t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某同學猜想:力F越大,所用時間t越短,故二者之間成反比關系.請你用所學物理知識判斷該同學所得結論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