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是能改變力的的方向 .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動滑輪能省一半力.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關于滑輪的說法錯誤的是:

A動滑輪實質是一個阻力臂為動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

B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C定滑輪實質上是一個等臂杠桿;

D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一般其機械效率不能達到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擬練習題九

一、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共44分,每小題2分,錯選、多選,該小題不得分) 

1、家庭電路的供電電壓是。??)

2、在通常情況下,下列物體屬于導體的是 (??)

3、世界上第一個發(fā)現電與磁之間聯(lián)系的科學家是。??)

4、家庭電路中,測量電功的儀表是。??)

5、下列電器中應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是。??)

6、下列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7、下列有關物體慣性說法正確的是。??)

8、用照相機拍照時,在膠片上得到的像應是 (??)

9、在箱子里放幾塊樟腦塊,過些日子一開箱就能聞到樟腦的氣味,這是因為               。??)

10、一根電阻絲加4伏電壓時通過它的電流是0.5安,當電源斷開時,該電阻絲的阻值是 (??)

。??)

12、將一鐵塊,加熱一段時間以后,則。??)

13、起重機將一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的過程中,物體具有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是                (??)

14、一塊磚平放、側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1所示,磚對地面的壓強較大的是                 (??)

15、在下列事例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16、如圖2所示,在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時,要使杠桿達到水平位置的平衡,應該(各個鉤碼質量相等)!。??)

17、甲、乙兩同學體重之比是5∶4,同時開始登山,先后到達山頂,甲、乙兩同學所用的時間之比是3∶4,則兩同學登山的功率之比是。??)

18、有關電磁鐵的敘述,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19、在水面下工作的潛水員,當他每豎直向下潛入10米深時,水對他產生的壓強增加了。??)

20、如圖3所示,容器內盛有水,有一塑料試管下面掛一小鐵塊,浮在水面上,F將小鐵塊取下放入試管中,試管仍浮在水面上。則。??)

21、如圖4所示,電源電壓和燈絲電阻保持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安培計示數和燈L亮度的變化是 (??)

22、把標有“12V 6W”和“6V 3W”的甲、乙兩個燈泡串聯(lián)后接在12伏的電源上,下面說法正確的是(燈絲電阻不變) (??)

24、關于沸騰現象的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25、以下關于保險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47、在圖7中畫出力F對支點O的力臂。(1分)

48、圖8中的墨水瓶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畫出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2分) 

   

50、在圖10中,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和S極。(1分)

51、圖11表示了光線通過透鏡前后的方向,在方框中畫出適當類型的透鏡。(1分)

52、將圖12中的電燈及開關,用筆畫線連在家庭電路上。(1分)

五、實驗題(共12分)

53、使用彈簧秤的時候,加在彈簧秤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__________,否則就會損壞彈簧秤。(1分) 

54、做“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時,算出有用功是1焦,總功是1.25焦。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__。(1分) 

55、圖13中木塊A的長度是__________厘米。(1分)

56、用天平測某物體質量,所用的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14所示,那么該物體的質量是__________克。(1分)

57、圖15表示溫度計的一部分,它的示數是__________℃。(1分)

 

63、如圖20所示,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電鍵K,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滑到b點時,伏特計的示數是7.2伏 ;當滑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的中點C時,通過電路中的電流是0.6安;當滑片的最大阻值。(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知識要點

1.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力的工具是           ,其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所受拉力越大,它的         就越長。使用它時應注意:使用前,先調節(jié)指針指在           、觀察它的                 、使用時掛鉤不要與刻度板           

2.若物體在受力時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       ;若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力撤消后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這種特性叫做         。彈力是物體由于發(fā)生       而產生的。

3.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               力,這就是萬有引力。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常用字母     來表示,重力的施力物體為        ;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公式為:G=mg,其中g=       ,其含義為: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作用點叫     ,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             。

4.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        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及接觸面的       有關;        越大,接觸面越         ,滑動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          

增大摩擦的辦法:                           、                                。減小摩擦的辦法:          、          、            、             

6.一根硬棒,在           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做杠桿;力臂是從     到作用力          的距離。杠桿平衡條件表達式為:                         ;省力杠桿的      、費力杠桿的      、等臂杠桿的       。

7、定滑輪實際上是        杠桿,它不省力,但能改變            。動滑輪實際上是動力臂為阻力臂         倍的杠桿。它可以          ,但卻不能                ;喗M既能          又能改變               ;喗M若由幾段繩子承擔總重量,則拉力的大小為總重力的           ,動力拉動繩子移動的距離為滑輪組拉動物體運動距離的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典型例題點評】

例1:(05.宿遷)某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測

  物體

物體質量

   m(kg)

   重力

   G(N)

  比值G/m

   (N/kg)

比值G/m的平均值

       (N/kg)

  物體1

    0.1

  0.99

    9.9


  物體2

    0.2

  1.96

    9.8

  物體3

    0.3

  2.91

    9.7

(1)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和      ;

(2)在上表空白處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是:                。

分析與解:要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1)首先必須解決如何側得質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測力計。(2)G/m的平均值為:9.8。(3)由于側得的G/m比值保持不變,說明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點評:這一題主要考察考生實驗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的選取,實驗數據的處理以及根據側得的數據進行推理,得出結論的能力。

例2:(05.大連)為了測定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兩個實驗小組分別設計了甲、乙兩種實驗方案,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實驗桌面上將木版用線拉住,通過彈簧側力計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在木板上面滑動。

   乙方案;將木板放在水平實驗桌面上,用線通過彈簧測力計水平地拉住木塊,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塊下面滑動。

(1)從實驗操作方面考慮,應選擇           方案,簡述你的理由。

(2)從實驗誤差方面考慮,應選擇           方案,簡述你的理由。

分析與解:原理:甲方案:對摩擦力的測量是采用“間接法”進行的,只有當彈簧秤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時,拉力才與摩擦力成為一對平衡力,它們大小相等。乙方案:拉動木板時,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塊相對地面靜止,則摩擦力與彈簧秤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1. 從實驗操作方面來看:應選擇乙方案,因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塊的勻速運動,不容易。乙方案,只需要拉動木板運動就行,不需要保持勻速運動。
  2. 從實驗誤差方面來看:應選擇乙方案,因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塊的勻速運動中讀數,不容易讀得準確。乙方案中,彈簧秤是靜止的,讀數容易讀得準確。

點評:一個實驗設計,必須遵循科學性原則,簡便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以及準確性原則。這一考題正是考察考生在兩個實驗方案中,就可操作性以及準確性方面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

例3:(05.溫州)朱啟南在雅典奧運會上打破男子10米氣步槍世界記錄并獲得冠軍。比賽中,他射出的子彈在空中高速飛行。下列對空中飛行的子彈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A、受到重力和空氣的阻力         B、只受到空氣的阻力

C、只受到槍膛內高溫燃氣的推力   D、只受到朱永啟南的推力

分析與解:子彈飛出槍膛之前,受到槍膛內高溫燃氣的推動,子彈飛出槍膛以后,槍膛內高溫燃氣的推力就消失,子彈在空中高速飛行時,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

正確答案:A

點評:對空中飛行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往往只受重力和阻力作用,如果是質量較大低速運動的物體如投擲出去的鉛球,空氣阻力可以不記的。而向上的沖力或慣性力這些力,都是不存在的。

例4(05.北京)古代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可以看成一個以D為支點的杠桿,如圖12-2所示。一個人通過定滑輪用力將吊橋由圖示位置緩慢拉至豎直位置,若用 L表示繩對橋板的拉力F的力臂,則關于此過程中L的變化以及乘積FL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 L始終在增加,FL始終在增加      
  2. L始終在增加,FL始終在減小 
  3. L先增加后減小,FL始終在減小    
  4. L先減小后增加,FL先減小后增加

分析與解:當吊橋被吊起的過程中,如圖12-3中虛線位置(1)所示,吊橋重力的力臂l在減小,而吊繩的拉力的力臂L卻在增大,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L=Gl可知,FL在減。划數鯓虮坏醯教摼位置(2)的過程,重力的力臂l變小,所以FL也在變小,而F的力臂L則由大變小。

  正確答案:C

點評:解決杠桿的問題,必須先確定杠桿的五要素,再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結合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推斷。對于動態(tài)變化的杠桿問題,(如上題)可以取變化過程中的幾個狀態(tài)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二、要點梳理

  1. 對重力、彈力、摩擦力這三種力應從它們產生的條件及其三要素來掌握。其中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含義即為垂直水平面向下,而且在任何情況下物體(處于斜面上的物體 、正在升空的物體等)受到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重心不一定都在物體上。
    2. 彈力的形式有很多,如推力、拉力、提力、壓力等,切記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另外彈簧伸長與受到拉力的大小有關,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其伸長越長。這也是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實測

  物體

物體質量

   m(kg)

   重力

   G(N)

  比值G/m

   (N/kg)

比值G/m的平均值

       (N/kg)

  物體1

    0.1

  0.99

    9.9


  物體2

    0.2

  1.96

    9.8

  物體3

    0.3

  2.91

    9.7

    1.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僅由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決定,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而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觸面積等因素無關;瑒幽Σ亮Φ姆较蚩偸桥c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但不一定與其運動方向相反。

2、受力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必備的一項最基本技能。①通常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次序是按重力、彈力、摩擦力進行的;分析中要求做到不遺漏力,不多增力。②要做到不遺漏力,不多增力,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A按這些力的產生條件進行判斷它們是否存在;B學會運用物體處于平衡時,應滿足的力的平衡關系來確定一些力的存在以及大小。

3、杠桿的特征:①判斷一個物體是不是杠桿,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即硬物體(不一定是棒)、受力(動力和阻力)和轉動(繞固定點)。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甚至是任意形狀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且是硬物體,都可稱為杠桿。②力臂的畫法:確定支點O的位置;對杠桿進行受力分析,畫出力的作用線;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③因為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因此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是不存在的。

4、關于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不一定是水平位置靜止。(2)應用杠桿平衡條件解題的三步驟①依題找出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②明確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③根據平衡條件F1L1=F2L2列式求解。

5、滑輪組:①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體與動滑輪總重量的幾分之一,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升高高度的幾倍。②承擔總重量的“幾段繩子”的確定:看直接與動滑輪接觸的(包括栓在動滑輪框的)總共有幾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