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反應(yīng)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鹽酸,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l2溶液,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BaCl2和稀鹽酸,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進行了如下科學探究:
[實驗一]:研究性學習小組甲以銅為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探究過程如下:
實驗過程:按如圖裝置,接通電源后,陰極產(chǎn)生大量氣泡;陽極銅絲由粗變細,不久出現(xiàn)磚紅色渾濁,最后在試管底部聚集磚紅色沉淀,溶液始終未出現(xiàn)藍色.
查閱資料:某些銅的化合物有關(guān)性質(zhì)如表所示:
物質(zhì)性質(zhì)物質(zhì)性質(zhì)
氯化銅濃溶液呈綠色,稀溶液呈藍色氯化亞銅白色
氧化亞銅磚紅色,在酸性條件下易反應(yīng):
Cu2O+2H+=Cu+Cu2++H2O.
Cu2O在空氣中灼燒生成CuO
氫氧化亞銅橙黃色,不穩(wěn)定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底部磚紅色沉淀的化學式為______.
(2)寫出電解總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
[實驗二]研究性學習小組乙為檢測[實驗一]生成的磚紅色沉淀中是否含有Cu,設(shè)計了以下兩種方案進行探究.
方案1:取少量磚紅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濃硝酸中,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方案2:取一定質(zhì)量磚紅色沉淀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根據(jù)灼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進行判斷.
(3)請你評價方案1和方案2是否合理,并簡述其原因.
方案1______.
方案2______.
思考與交流: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們關(guān)于[實驗二]中“方案一”溶液呈綠色,而不呈藍色展開了討論.丙同學認為是該溶液中硝酸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所致;丁同學則認為是該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氣體.
(4)同學們分別設(shè)計了以下4個實驗來判斷兩種看法是否正確.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選填序號字母)______.
A、加熱該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B、加水稀釋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C、向該綠色溶液中通入氧氣,觀察顏色變化
D、向飽和的硝酸銅溶液中通入濃硝酸與銅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氣體,觀察顏色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祁陽縣一模)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進行了如下科學探究:
[實驗一]:研究性學習小組甲以銅為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探究過程如下:
實驗過程:按如圖裝置,接通電源后,陰極產(chǎn)生大量氣泡;陽極銅絲由粗變細,不久出現(xiàn)磚紅色渾濁,最后在試管底部聚集磚紅色沉淀,溶液始終未出現(xiàn)藍色.
查閱資料:某些銅的化合物有關(guān)性質(zhì)如表所示:
物質(zhì) 性質(zhì) 物質(zhì) 性質(zhì)
氯化銅 濃溶液呈綠色,稀溶液呈藍色 氯化亞銅 白色
氧化亞銅 磚紅色,在酸性條件下易反應(yīng):
Cu2O+2H+=Cu+Cu2++H2O.
Cu2O在空氣中灼燒生成CuO
氫氧化亞銅 橙黃色,不穩(wěn)定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底部磚紅色沉淀的化學式為
Cu2O
Cu2O

(2)寫出電解總反應(yīng)方程式
2Cu+H2O
 通電 
.
 
Cu2O+H2
2Cu+H2O
 通電 
.
 
Cu2O+H2

[實驗二]研究性學習小組乙為檢測[實驗一]生成的磚紅色沉淀中是否含有Cu,設(shè)計了以下兩種方案進行探究.
方案1:取少量磚紅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濃硝酸中,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方案2:取一定質(zhì)量磚紅色沉淀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根據(jù)灼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進行判斷.
(3)請你評價方案1和方案2是否合理,并簡述其原因.
方案1
不合理,因為銅和氧化亞銅都能與硝酸生成Cu2+
不合理,因為銅和氧化亞銅都能與硝酸生成Cu2+

方案2
合理,因為等質(zhì)量的Cu2O與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氣中灼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不同
合理,因為等質(zhì)量的Cu2O與Cu2O、Cu的混合物在空氣中灼燒前后質(zhì)量變化不同

思考與交流: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們關(guān)于[實驗二]中“方案一”溶液呈綠色,而不呈藍色展開了討論.丙同學認為是該溶液中硝酸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所致;丁同學則認為是該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氣體.
(4)同學們分別設(shè)計了以下4個實驗來判斷兩種看法是否正確.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選填序號字母)
B
B

A、加熱該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B、加水稀釋綠色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C、向該綠色溶液中通入氧氣,觀察顏色變化
D、向飽和的硝酸銅溶液中通入濃硝酸與銅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氣體,觀察顏色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運用已有的Na2O2和CO2反應(yīng)的知識進行遷移,認為Na2O2也可和SO2反應(yīng).為此設(shè)計了如下一套裝置,來驗證Na2O2和SO2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產(chǎn)物.

如圖安裝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后填加藥品并滴入適量濃硫酸.回答下列問題:

(1)

點燃A處酒精燈,不久可觀察到燒瓶中產(chǎn)生大量氣體,寫出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C處玻璃管管壁發(fā)熱,管內(nèi)藥品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

(2)

在反應(yīng)過程中如何用較簡便的操作證明反應(yīng)產(chǎn)生了O2?________寫出C管內(nèi)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

(3)

F處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從什么現(xiàn)象可證明收集的氣體中已不含SO2?________.

(4)

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取C玻璃管內(nèi)的少量固體,裝入試管中,加水溶解時未產(chǎn)生氣體,則如何證明產(chǎn)物中有Na2SO3?________

(5)

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取C玻璃管內(nèi)的少量固體,裝入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生成,試分析產(chǎn)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

(6)

有的同學認為:若將裝置末端的燒杯換成量筒(或量氣管),則可通過測定排水的體積來測定Na2O2藥品的純度.試判斷該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否”)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綠礬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問題1】綠礬晶體(FeSO4?7H2O)由于保存不妥或長久放置,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zhì).為探究綠礬樣品的變質(zhì)情況,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shè)計了下列實驗方案.可供選擇的試劑: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Cl2水、NaOH溶液、BaCl2溶液請參與完成方案設(shè)計.
實驗準備:取少量綠礬樣品,用蒸餾水在燒杯中配成溶液.
方案1:取少量溶液,加入幾滴
 
試劑,如果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實驗結(jié)論:證明綠礬樣品沒有被氧化.
方案2:取少量溶液,加入幾滴
 
試劑,如果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實驗結(jié)論:證明綠礬樣品完全被氧化.
使用FeSO4時,如要防止Fe3+的干擾,可以加入適量鐵粉進行除雜,寫出加入鐵粉后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問題2】以綠礬為原料可以制取聚合硫酸鐵(SPFS).聚合硫酸鐵是一種重要的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極易溶于水,作為工業(yè)和生活污水處理等領(lǐng)域具有重要的應(yīng)用.其組成可表示成Fex(OH)y(SO4z?nH2O(其中Fe為+3價).工業(yè)上常用的一種制備流程為:
精英家教網(wǎng)
取7.507g某固體聚合硫酸鐵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到沉淀完全,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白色沉淀10.485g,向上述濾液中加入NH3?H2O,調(diào)節(jié)溶液pH=6,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Fe2O3固體2.800g.通過計算確定該固體聚合硫酸鐵樣品的化學式為
 
.(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A

B

B

B

B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B

D

C

B

C

C

21.(每空1分,共3分)ClO-  和 Cl-; 1

22.(6分,每空2分)(1)Na2SiO3+ CO2+ H2O= H2SiO3↓+ Na2CO3

(2)Na2SiO3+2HCl= H2SiO3↓+ 2NaCl

(3)Na2CO3+2HCl= 2NaCl+ CO2↑+ H2O

23.(4分,每空1分)A:CaBr2;B:AgNO3;C:CuSO4;D:K2CO3。

24.(7分,其中⑴2分,其余每空1分)⑴ ;  沸騰爐

(2)SO3、SO2、O2;C、B、A           (3)98%濃硫酸,接觸室

25.(8分,每空2分) (1)CO2 (2)Al3++4OH= AlO2-+ 2H2O (3)2Al+3CuO3Cu+Al2O3

    (4)0.75

26.(每空1分,共7分)

(1)甲     丙     戊

(2)乙    有較多氣泡放出的為稀硫酸

(3)丁    濃硫酸不具有揮發(fā)性

27.(10分,其中(3)4分,(4)2分,其余每空1分)

(1)乙    亞鐵鹽在空氣中易被氧氣氧化                (2)  還原

(3) 2Fe2++H2O2+2H+=2Fe3++2H2O     Fe3++3SCN-=Fe(SCN)3                 。

(4)再加過量KSCN,如果變血紅色,則第二種合理;如果不變色,則第一種合理     (5) 未能測其成分。

28.(7分,其中(1)3分,(2)4分)   (1)3分    (2)55.79% 

29.(8分)

(2分)(1)Al3+ + 3OH= Al (OH)3↓;Al (OH)3 + OH= AlO2+ 2H2O

(6分)(2)1.5 mol?L―1或3.5 mol?L―1

已知:n (AlCl3) =  = 0.1mol  (1分)

n (Al (OH)3) =  = 0.05mol  (1分)

①NaOH溶液不足 Al3+ + 3OH= Al (OH)3↓  

                     0.15mol  0.05mol

c (NaOH) = = 1.5 mol?L―1     (2分)

②NaOH溶液過量Al3+ + 3OH= Al (OH)3↓     Al (OH)3 + OH= AlO2+ 2H2O

                       0.1mol   0.3mol   0.1mol           0.05mol   0.05mol

      c (NaOH) = = 3.5 mol?L―1(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