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金屬絲的直徑如圖甲所示,其直徑為_▲_mm;
(2)用游標卡尺測量一小球的直徑,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則小球直徑為_▲_mm。
?
(2)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在下面所列舉的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中,你認為沒有必要進行的或者操作不恰當的步驟是(填字母代號)( 。 ?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電火花計時器接到學生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C.用天平測量出重錘的質量?
D.先放手讓紙帶和重物下落,再接通電源開關?
E.在打出的紙帶上,依據打點的先后順序選取連續(xù)的四個合適的點, 通過測量計算得出兩點的速度為,并測出兩點間的距離為
F.在誤差允許范圍內,看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從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根金屬絲的直徑,如圖所示的讀數(shù)是 .
(2)關于“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shù)來改變拉力對小車做功的數(shù)值
B. 通過改變橡皮筋的長度來改變拉力對小車做功的數(shù)值
C. 通過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來測定小車加速過程中獲得的最大速度
D. 通過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來測定小車加速過程中獲得的平均速度
一.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D
A
D
C
D
二.多選題
6
7
8
9
AB
ABC
CD
AD
三.簡答題
10.(1)0.384~
(2)如圖所示 (畫圖連線各2分,共4分)
(3) (2分)
11.① 5.64,5.76,在誤差范圍內,圓柱棒的機械能守恒(每空2分,共6分)
② 小于 (2分)
③ 方法C比較妥當.方法A、B都用到了,但OA間的時間間隔一般不等于
(要小于它),因此t≤,從而A、B兩種方法存在問題.(2分)
12.Ⅰ選修3-4模塊
(1) ACD(3分)(漏選得2分,錯選或不答得0分)
(2) BCD(3分)(漏選得2分,錯選或不答得0分)
(3)設靜止時兩彈簧的伸長量分別為
(1分) (1分)解得,
所以,簡諧運動的平衡位置距離A端(1分)
將物體向右拉離平衡位置x,物體受到的合力大小
(2分)
合力方向向左與位移方向相反,所以,(1分)
所以,物體的運動是簡諧運動
Ⅱ選修3-5模塊
(1) AB(4分)(漏選得2分,錯選或不答得0分)
(2) ABD(4分)(漏選得2分,錯選或不答得0分)
(3)設人跳上小車后與小車的共同加速度為v, 取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
律得Mv1-mv2=(M+m)v (1分)
則 m/s =-
(負號表示共同速度的方向向左)
人對小車做的功 J=22J(2分)
四.解答題
13.(1) (1分) (1分) (2分)
(2)由動能定理可知此帶電粒子穿過鉛板前的動能,(1分)
又由幾何知識可得,即(2分)
,故 (1分)
帶電粒子穿過鉛板后的動能,(1分)
因此粒子穿過鉛板后動能的損失為(2分)
(3)從D到C只有電場力對粒子做功 (2分)
解得(2分)
14.⑴ (1分)
(1分) (1分)
⑵ (1分) (1分)
(1分)
(3分)
(1分)
⑶ (3分)
(2分)
(1分)
15.(1)設木板第一次上升過程中,物塊的加速度為a物塊
物塊受合力 F物塊=kmgsinθ-mgsinθ(1分)
由牛頓第二定律 F物塊=ma物塊(1分)
由①②得 a物塊=(k-1)gsinθ,(1分)方向沿斜面向上(1分)
(2)設以地面為零勢能面,木板第一次與擋板碰撞時的速度大小為v1
由機械能守恒 解得 (1分)
設木板彈起后的加速度a板 由牛頓第二定律 a板=?(k+1)gsinθ(1分)
S板第一次彈起的最大路程 解得 (1分)
木板運動的路程 S= +2S1=(1分)
(3)設經時間木板與物塊速度相同
(1分)
這時物塊的速度(1分)
這過程中木板的位移(1分)
(1分)
(4)設物塊相對木板滑動距離為L
根據能量守恒 mgH+mg(H+Lsinθ)=kmgsinθL(2分)
摩擦力對木板及物塊做的總功W=-kmgsinθL(1分)
解得 (1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