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國是世界上第一產煤大國.煤的儲藏量很大.直到現(xiàn)在煤在我國仍作為第一能源.煤中的能量從根本上說來源于A.地熱和地壓的作用 B.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C.細菌的分解和侵蝕作用 G.地球與其他天體的相互作用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推崇的發(fā)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降低的經濟.我國下列發(fā)展符合“低碳經濟”要求的是( 。
①我國大力發(fā)展太陽能光伏發(fā)電電池,光伏組件的產能位居世界第一;
②大力植樹造林,固碳減排,減弱溫室效應;
③研制煤變油、煤變氣技術,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④大力發(fā)展以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
⑤科技部、財政部計劃到2010年在10~20個城市推廣30萬盞以上的LED市政節(jié)能照明燈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推崇的發(fā)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降低的經濟.我國下列發(fā)展符合“低碳經濟”要求的是(  )
①我國大力發(fā)展太陽能光伏發(fā)電電池,光伏組件的產能位居世界第一;
②大力植樹造林,固碳減排,減弱溫室效應;
③研制煤變油、煤變氣技術,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④大力發(fā)展以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
⑤科技部、財政部計劃到2010年在10~20個城市推廣30萬盞以上的LED市政節(jié)能照明燈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推崇的發(fā)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降低的經濟.我國下列發(fā)展符合“低碳經濟”要求的是
①我國大力發(fā)展太陽能光伏發(fā)電電池,光伏組件的產能位居世界第一;
②大力植樹造林,固碳減排,減弱溫室效應;
③研制煤變油、煤變氣技術,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④大力發(fā)展以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
⑤科技部、財政部計劃到2010年在10~20個城市推廣30萬盞以上的LED市政節(jié)能照明燈具.


  1. A.
    ①②③④⑤
  2. B.
    ①②⑤
  3. C.
    ①②③⑤
  4.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推崇的發(fā)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降低的經濟.我國下列發(fā)展符合“低碳經濟”要求的是( )
①我國大力發(fā)展太陽能光伏發(fā)電電池,光伏組件的產能位居世界第一;
②大力植樹造林,固碳減排,減弱溫室效應;
③研制煤變油、煤變氣技術,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④大力發(fā)展以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
⑤科技部、財政部計劃到2010年在10~20個城市推廣30萬盞以上的LED市政節(jié)能照明燈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世界氣候大會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這次大會的主要內容是商議《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框架,確定二氧化碳的減排指標.哥本哈根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引起“地球人”前所未有的普遍高度關注,對于一個普通百姓來說,選擇“低碳生活”就是環(huán)境最有效的手段.低碳生活就是減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種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近幾年我市逐漸開始使用天然氣.
泰州市區(qū)家用燃料的更新歷程如下:
精英家教網
(1)下列有關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確的是
 

A.天然氣是可再生的能源B.氣體燃料的利用率更高,更能合理利用資源. C.減少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
(2)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和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約為75%和82.3%,通過該數(shù)據(jù)分析:相同條件下,用天然氣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氣更環(huán)保的理由
 

(3)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4)從氣站輸出的天然氣需經過除雜、添加無毒臭味劑、減壓等處理后才能輸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觀點解釋天然氣減壓后體積會膨脹的原因
 

(5)結合低碳生活的主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騎自行車或步行的方式出行,禁止駕馭私家車
B.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提倡使用節(jié)能技術和節(jié)能用具
C.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D.廣泛使用酒精、沼氣,既可解決能源問題,也有利減輕溫室效應
E.下班后和晚上睡覺時關閉電腦、顯示器和電視機,并拔掉電源
F.多用電子郵件、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打印機和傳真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