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純堿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學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下面是實驗室摸擬侯氏制堿法生產原理的主要過程:
①20℃時,向濃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飽和溶液;
②向NH4HCO3飽和溶液中加入食鹽細粒,并不斷攪拌,直到NaHCO3結晶析出完畢;
③將析出的晶體過濾,得到晶體和濾液,洗滌晶體,然后將晶體充分加熱,得到Na2CO3
④向③的濾液中加入食鹽細粒,析出NH4Cl晶體,過濾,得到NH4Cl.
(1)請寫出步驟②和③的化學方程式.
②:
 
;
③:
 

(2)侯氏制堿法的優(yōu)點之一是所得的副產品氯化銨是一種氮肥.該化合物遇堿會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寫化學式,下同),此氣體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以上反應現(xiàn)象可用于檢驗氯化銨中的陽離子.若要通過實驗區(qū)分氯化銨和另一種氮肥硝酸銨,常用的試劑是
 
溶液,請比較這兩種氮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氯化銨
 
硝酸銨(選填“>”、“<”或“=”).
Ⅱ.侯氏制堿法所得的純堿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現(xiàn)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鐵架臺、鐵夾等固定用裝置已略去).
精英家教網
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準確稱得盛有堿石灰(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質量為83.4g;
③準確稱得6.0g純堿樣品放入裝置B的廣口瓶中;
④打開裝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然后稱得干燥管D的總質量為85.6g.
試回答:
(1)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裝置A中試劑X最適宜選用
 

(2)若沒有C裝置,則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大”或“偏小”).
(3)E裝置的作用是
 

(4)請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計算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網B、G是工業(yè)上分別以大理石和赤鐵礦為原料制得的一種主要產品,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D是一種單質.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工業(yè)制取的兩種物質的化學式:B
 
、G
 

(2)寫出下列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①
 
;
檢驗氣體C
 

(3)寫出與E具有相同化學性質的物質與F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純堿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學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下面是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生產原理的主要過程:
①20℃時,向濃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飽和溶液;
②向NH4HCO3飽和溶液中加入食鹽細粒,并不斷攪拌,直到NaHCO3結晶析出完畢;
③將析出的晶體過濾,得到晶體和濾液,洗滌晶體,然后將晶體充分加熱,得到Na2CO3,同時生成的CO2可以循環(huán)利用;
④向③的濾液中加入食鹽細粒,析出NH4Cl晶體,過濾,得到NH4Cl.
(1)請寫出步驟②和③的化學方程式.
②:
 
;③:
 

(2)侯氏制堿法的優(yōu)點之一是所得的副產品氯化銨是一種氮肥.該化合物遇堿會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寫化學式,下同),此氣體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以上反應現(xiàn)象可用于檢驗氯化銨中的陽離子.若要通過實驗區(qū)分氯化銨和另一種氮肥硝酸銨,常用的試劑是
 
溶液.
Ⅱ.侯氏制堿法所得的純堿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現(xiàn)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鐵架臺、鐵夾等固定用裝置已略去).
精英家教網
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準確稱得盛有堿石灰(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質量為83.4g;
③準確稱得6.0g純堿樣品放入裝置B的廣口瓶中;
④打開裝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然后稱得干燥管D的總質量為85.6g.
試回答:
(1)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裝置A中試劑X最適宜選用
 

(2)若沒有C裝置,則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大”或“偏小”).
(3)E裝置的作用是
 

(4)請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實驗室常用制取氧氣的方法有:a、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粉末;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c、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H2O2)溶液分解產生氧氣.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寫出圖中指定儀器的名稱:①
試管
試管
;③
集氣瓶
集氣瓶

(2)用上圖中的裝置A來制取氧氣的方法有
ab
ab
(填a、b或c).
(3)利用裝置A制氧氣,棉花團的作用是
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在結束實驗時要先將導管撤離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
防止水倒吸,使試管炸裂
防止水倒吸,使試管炸裂
;利用裝置B制氧氣時,長頸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防止氣體從下端管口逸出
防止氣體從下端管口逸出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其原因是:
一有氣泡就立即收集
一有氣泡就立即收集

(5)“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認為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a、b、c三種制取氧氣的途徑中,
c
c
途徑更體現(xiàn)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Ⅱ.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研究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的作用,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
①二氧化錳+鹽酸(濃)
加熱
 氯化錳+水+氯氣,氯氣為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
②過氧化氫溶液為無色液體,在常溫下能緩慢分解放出極少量氧氣,在加熱或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能快速分解出氧氣.
【設計實驗】
在常溫下取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放置一段時間能看到緩慢放出極少量氣泡.加入4g二氧化錳粉末后,看到迅速放出大量氣泡.不再產生氣泡后,將反應后的物質過濾,將濾渣洗滌烘干,稱得其質量為4g.
【分析與結論】
(1)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有關數(shù)據(jù):根據(jù)二氧化錳能
改變
改變
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而本身的
質量
質量
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小強認為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
(2)根據(jù)催化劑的概念,小剛認為以上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的催化劑.他聯(lián)系所查資料補做了以下實驗,請你幫他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實驗后的濾渣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濃鹽酸并加熱
濾渣逐漸溶解,有黃綠色氣體生成,同時能聞到刺激性氣味
濾渣逐漸溶解,有黃綠色氣體生成,同時能聞到刺激性氣味
濾渣仍為二氧化錳
小剛的實驗說明,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二氧化錳的
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
不變.綜合小強的分析和實驗可以確定,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3)在實驗中,取用二氧化錳粉末用到的一種儀器是
藥匙
藥匙
.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時,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二氧化錳在上述反應中分別作催化劑或反應物,它在某些反應中還可能是生成物,請寫出一個它是生成物的文字表達式: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B、C、F是初中化學中三種常見單質,其它是化合物.室溫下,A、B、C、D是氣體,且A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B是占空氣體積約為21%的氣體,常溫下E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液體,G是黑色粉末,這些單質和化合物之間存在如圖關系.
請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CH4
CH4
 F
Cu
Cu
 C
H2
H2
 G
CuO
CuO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A+B→
CH4+2O2
 點燃 
.
 
CO2+2H2O
CH4+2O2
 點燃 
.
 
CO2+2H2O
;
②B+C→
2H2+O2
 點燃 
.
 
2H2O
2H2+O2
 點燃 
.
 
2H2O

③Cu2(OH)2CO3加熱分解
Cu2(OH)2CO3
  △  
.
 
2CuO+H2O+CO2↑;
Cu2(OH)2CO3
  △  
.
 
2CuO+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