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時.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質B.升溫能使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篊.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D.3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比甲物質的溶解度大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30℃時,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質

B.

升溫能使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P>

C.

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D.

3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比甲物質的溶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30℃時,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質

B.升溫能使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P>

C.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D.3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比甲物質的溶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作為溶質形成溶液.
(1)下表列出了不含結晶水的固體A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①60℃時,向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加入32g固體A,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
飽和
飽和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再將燒杯中物質降溫至20℃,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8:25
8:25

②通過對上表數據的分析,物質A的溶解度曲線應是右圖中的
(選填“甲”或“乙”).
(2)下列條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B
B
(選填字母).
A.1×101kPa、20℃
B.2×101kPa、10℃
C.2×101kPa、20℃
D.1×101kPa、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在復習鐵的冶煉時,在參考資料上發(fā)現以下一段文字:已知在不同的溫度下,CO與鐵的氧化物反應能生成另一種鐵的氧化物(或鐵單質)和CO2.他們不禁產生了疑問:課本上冊124頁的實驗中,CO與Fe2O3反應生成的黑色物質真的是Fe粉嗎?于是他們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
資料一:Fe粉和Fe3O4粉末能被磁鐵吸引而FeO(黑色)不能;
資料二:Fe3O4中鐵元素有+2、+3兩種化合價,其化學式可用FeO?Fe2O3 的形式表示;
[提出猜想]黑色物質可能是Fe3O4、FeO和Fe粉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收集了CO與Fe2O3反應生成的黑色物質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取少量黑色物質用磁鐵吸引 黑色物質全部被磁鐵吸引
取少量黑色物質加入30%熱的鹽酸中 無氣泡、溶液顏色變成黃綠色
取少量黑色物質加入硫酸銅溶液中 無任何現象
[實驗結論]
(1)甲實驗現象說明黑色物質中沒有
FeO
FeO
,乙、丙實驗現象說明黑色物質中沒有
Fe
Fe
;
(2)生成的黑色物質應為Fe3O4;
(3)寫出黑色粉末和熱的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
[拓展探究]同學們對Fe3O4產生了興趣,從參考資料中找到了氧化沉淀法生產復印用高檔Fe3O4粉的工藝流程簡圖.
[生產流程]

[查閱資料]
資料一:硫酸亞鐵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溫度/℃ 0 10 3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3 33.0 30.5 27.0
資料二:Fe(OH)2受氧氣氧化反應原理為:4Fe(OH)2+2H2O+O2=4Fe(OH)3
資料三:獲得Fe3O4的反應原理為:Fe(OH)2+2Fe(OH)3
  △  
.
 
Fe3O4+4H2O
[問題討論]
(1)溶解時,用50℃至80℃的熱水目的是
在50℃~80℃時,硫酸亞鐵的溶解度較大,有利于溶解的更多,提高產率
在50℃~80℃時,硫酸亞鐵的溶解度較大,有利于溶解的更多,提高產率

(2)寫出加入適量NaOH溶液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OH+FeSO4═Fe(OH)2↓+Na2SO4
2NaOH+FeSO4═Fe(OH)2↓+Na2SO4

(3)上述過程中,要控制“通一定量空氣”的目的是
控制Fe(OH)2轉化為Fe(OH)3的量
控制Fe(OH)2轉化為Fe(OH)3的量

(4)要使四氧化三鐵的產率最高,則上述流程中產生的Fe(OH)2和Fe(OH)3的最佳質量比為
90:214
90:214

(5)副產品P是硫酸鈉,由溶液N獲得該副產品的操作順序是b→
c
c
a
a
→d.
a.過濾   b.加熱濃縮     c.冷卻結晶    d.晶體加熱至完全失去結晶水
[組成確定]為確定用以上方法制得的四氧化三鐵中可能含有的雜質,同學們又進行了下列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
資料一:難溶性堿受熱時能分解產生金屬氧化物和水(反應中各種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資料二:Fe2O3和CO反應是隨溫度升高而逐步進行的,先生成Fe3O4,再生成FeO(黑色),最后生成Fe;
[提出猜想]Fe3O4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是Fe2O3和FeO中的一種或兩種.
[實驗設計]同學們稱取了23.28g該Fe3O4樣品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分析]因探究思路不同,興趣小組分成甲、乙兩小組.
甲組:
(1)該組同學欲通過B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來計算確認該Fe3O4樣品中的雜質.
B中的最佳試劑是
(填序號)
①澄清石灰水     ②氫氧化鈉濃溶液    ③稀鹽酸         ④水
(2)上述實驗過程中,CO氣體除作為反應物外,能起到的作用是:
①實驗開始時,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
防止爆炸
防止爆炸

②停止加熱后,繼續(xù)通CO氣體,防止
防止生成物被氧化
防止生成物被氧化
,以及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
在本實驗中,CO氣體還能起到的作用是③
讓二氧化碳全部進入B瓶中
讓二氧化碳全部進入B瓶中

(3)尾氣如何處理?
點燃
點燃

乙組:
利用儀器測定并繪制成反應過程中A裝置中玻璃管內的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

(1)寫出BC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3O4+CO
 高溫 
.
 
3FeO+CO2
Fe3O4+CO
 高溫 
.
 
3FeO+CO2

(2)通過分析計算確定:該Fe3O4樣品中含有的雜質是
Fe2O3
Fe2O3
.(不需要寫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30℃時,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質

B.升溫能使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p>

C.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D.3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比甲物質的溶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