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03  3711  3717  3721  3727  3729  3733  3739  3741  3747  3753  3757  3759  3763  3769  3771  3777  3781  3783  3787  3789  3793  3795  3797  3798  3799  3801  3802  3803  3805  3807  3811  3813  3817  3819  3823  3829  3831  3837  3841  3843  3847  3853  3859  3861  3867  3871  3873  3879  3883  3889  3897  447090 

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故民從之也輕       ②申之以孝悌

③百畝之田,勿奪時     ④王欲行之,則盍反本矣

A.①②兩個“之”字相同  ③④兩個“其”字也相同

B.①②兩個“之”字相同 、邰軆蓚“其”字不同

C.①②兩個“之”字不同 、邰軆蓚“其”字也不同

D.①②兩個“之”字不同 、邰軆蓚“其”字相同

試題詳情

14.加點詞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放辟邪侈,無不已            罔民而可也?

B.及陷于罪,然后而刑之          故民之之也輕

C.悉心誠之話倚托             將釁鐘

D.今制民之產              故民之從之

試題詳情

13.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      因:就,隨之

B.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奪:奪取

C.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制:規(guī)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贍:足

試題詳情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齊桓晉文之事》以曲折委婉、層層深入的說理,嚴密而又生動地勸說齊宣王放棄“霸道”,施行“王道”,描繪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好藍圖,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

B.《莊暴見孟子》充分展示了孟子高明的論辯藝術。他巧妙地轉換話題,從齊王“好樂”切入,歸結到“與民同樂”的主旨上。

C.《孟子見梁襄王》中孟子以禾苗為喻,對梁襄王講述了“不嗜殺人”才能統(tǒng)一天下的道理。孟子循著梁襄王問題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講的內容,而不徑直揭底,使對方在獲得某種滿足之時,又有新的不滿足,這種“引而不發(fā)”的談話藝術效果很好。

D.《短文兩篇》都以一波三折、妙趣橫生的寓言故事,突出了人物形象!洱R人有一妻一妾》諷刺了官場中那種不顧廉恥,以卑鄙的手段鉆營富貴利達的人;《弈秋》則說明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要一心二用的道理。

試題詳情

10、下列詩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連烽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B.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C.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D.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試題詳情

9、從文言句式看,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②暴見于王

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④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

A.①句與②句相同  ③句與④句也相同   

B.①句與②句相同 、劬渑c④句不同

C.①句與②句不同 、劬渑c④句相同     

D.①句與②句不同  ③句與④句也不同

試題詳情

8、下面詩句節(jié)拍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    )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B、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C、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D、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