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黃岡重點作業(yè) 初三語文(下) 題型:013
對“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彼眯揶o手法判斷正確的是:
[ ]
A.比喻、夸張
B.對偶、排比
C.比喻、對比
D.對偶、夸張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北京市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3~14題。(共6分)
成語里的歌聲
①翻閱成語大詞典,你能找到許多形容歌唱的詞匯,你會聽到許多成語里飛揚的歌聲。這歌聲喚出了歷史,展現(xiàn)著我們祖國民族音樂五千年的文明底蘊和獨特的迷人的風(fēng)采。
②相傳,古人唱起歌來,格外投入,常常放開嗓門,大聲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來描述 其情狀。歌聲亮傳播遠,又有人用“響遏行云”形容贊美這嘹亮的歌聲。③古人不但喜好歌聲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暢,發(fā)聲自然圓潤,以達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產(chǎn)生了“字正腔圓”、“珠圓玉潤”這兩個成語。唱歌既要唱聲,又要唱情,“聲情并茂”這個成語,就反映了古人對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聲情并茂的歌聲,恰當(dāng)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內(nèi)蘊,才能產(chǎn)生極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使聽者為之動容,為之共鳴,這就要用上“回腸蕩氣”、“哀感頑艷”這兩個成語。
④歌唱含情,歌聲美妙,回蕩耳畔,久久難忘。這便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心理效果!坝嘁衾@梁”這個成語也出自《列子·湯問》篇。說的是韓國有個名叫韓娥的美麗歌女,一次來到齊國臨淄城,因帶的口糧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門賣唱謀生。她的歌聲哀婉悅耳,使人們張大嘴,聽得出神。直到韓娥走了很久時間,聽者的嘴巴還未閉上。她那優(yōu)美的歌聲,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過了三天,人們還感覺到歌聲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圍回旋蕩漾。
⑤古人不僅能歌通曲,而且有著純熟的演奏技藝和驚人的欣賞水平。成語“高山流水”(見于《列子·湯問》)記載此事,傳為美談:春秋時,晉國大夫俞伯牙善于彈琴。一個皓月當(dāng)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興彈起琴來,意境表現(xiàn)高山。曲猶未盡,只聽有人贊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頭一看,見迎面走來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會,又彈一曲,意境表現(xiàn)流水。曲音未絕,來人朗聲贊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驚,起身施禮,得知此人叫鐘子期。伯牙與子期憑音樂的共鳴結(jié)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
⑥從摘引的部分有關(guān)歌唱的成語里,我們可以知曉古人與音樂的美麗傳說,證實祖先創(chuàng)造的民族音樂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3. 下面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中用生動的語言,有趣的例子介紹有關(guān)歌唱的成語,說明我國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
B.許多成語飛揚著美妙歌聲,蘊含著動人故事,讓我們知曉許多古人與音樂的美麗傳說。
C.“余音繞梁”指歌聲停止后,余音好像還在屋梁周圍回旋的心理效果,形容歌聲美妙動聽。
D.第⑤段詳細介紹成語“高山流水”,是為了說明俞伯牙與鐘子期憑音樂的共鳴結(jié)成“知音”。
14. 第②段“相傳,古人唱起歌來,格外投入,常常放開嗓門,大聲歌唱!币痪渲小跋鄠鳌币辉~能不能刪去,為什么?(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