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讀散文,完成第1-5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一條大河有儒道文化兩條主支,象棋、圍棋正好映射出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的不同精神。象棋有多達七種不同的棋子,“帥士象車馬炮兵”都有各自的社會象征意義,是在模擬社會實際,具有社會性。如在儒家看來,國君為最高統(tǒng)治者,因而象棋以主帥的“存亡”為“國之存亡”;士、象的作用如“總統(tǒng)衛(wèi)隊”;車、馬、炮、兵的走法一如實際情形,數(shù)量上兵最多,是寶塔型的“社會結(jié)構(gòu)”。圍棋則僅黑白二子“以法陰陽”,人們認為,圍棋開始是一種天文工具,棋盤如天,棋子是星,下棋伊始黑白相間,似時空的演替,如宇宙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流年。與象棋相比,圍棋具有自然性,更多是在模擬自然景象。它們都源于我們古人“仰觀俯察”的智慧,區(qū)別在圍棋是“仰則觀察于天”的結(jié)晶,象棋是“俯則察法于地”的成果。
象棋河界分明,敵我陣地劃定,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線不同而固定,表現(xiàn)某種確定性、規(guī)范性,符合儒家的社會秩序與等級倫理;圍棋沒有固定的陣地劃分,棋子沒有固定的路線和作用,表現(xiàn)某種隨意性、流動性,暗含道家不受羈束、放達超逸的精神。
象棋尚剛,棋子滿盤活動,運動能力越強越有優(yōu)勢,車、馬、炮沖鋒陷陣積極拼殺,“過河卒子不回頭”,有如壯士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如儒家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積極“入世”、“有為”。圍棋尚柔,落子后不再移動,靜止的棋子卻像細胞生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圍棋講究“品之道,簡易而得之者為上,戰(zhàn)爭而得之者為中,孤危而得之者為下”,如道家理想:“無為而治”、“以柔克剛”、“以無事取天下”、“修身養(yǎng)性”、“自正”、“自富”。
象棋復雜的戰(zhàn)斗象征著社會多元矛盾,下象棋如勇士馳騁沙場,能體驗人生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儒家精神;圍棋的文化消長則體現(xiàn)出自然陰陽對立的“太極”,下圍棋如“仙人”吐納運動,可體會人生審時度勢、因地制宜的智慧。
1.能否把上文劃線句子中“模擬”改成“代表”?為什么?
2.以下關(guān)于“圍棋”的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下圍棋,黑白二子相同,似時空的演替、變化,具有自然性。
B.圍棋的棋盤沒有固定的陣地劃分,棋子走法不定,具有隨意性和流動性。
C.“簡易而得之者為上”,是說下圍棋以“不戰(zhàn)而勝”為最高境界。
D.圍棋最初是作為一種天文工具使用的,人們以此來觀察天象。
3.比較文中對圍棋和象棋的介紹,指出它們的四點不同之處
4.結(jié)合上文內(nèi)容,讀下面三則材料,對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思考,你認為作為中國人和山東人的我們應怎樣做,寫出你探究的結(jié)果。
⑴新華網(wǎng)消息:韓國在成功申報端午祭之后,擬將中醫(yī)改名為韓醫(y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
⑵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周邊地區(qū),在中醫(yī)、歌舞、服飾、飲食、時令、姓氏、信仰等各個方面極為相似,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周邊國家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揚。
韓國、日本等國家,大街小巷都有很多中國的典籍,中國文化深入人心。他們對孔子、王陽明、朱熹等中國古代先賢推崇的程度,中國人無法想像;他們祭孔的儀式,比中國人更原汁原味。韓國國旗是中國的陰陽八卦,最反映中華民族精神,表達中國老子的辨證思想,陰陽互補、互相轉(zhuǎn)化。
⑶ 1986年,有六十幾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最后他們發(fā)表了一個巴黎宣言,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大意是時至今日要想挽救世界,需要我們把臉掉向東方,向2500年前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5.據(jù)傳山東曲阜一棋壇高手曾擬一則宣傳口號:“弘揚‘兩子’文化,共創(chuàng)名城曲阜”。
其中的“兩子”指什么?在央視《百家講壇》上,既講了儒家《論語》心得,又講道家《莊子》心得的學者是誰?
探究結(jié)果:
23、1.不能,“模擬”是模仿的意思,而“代表”的意思是:人或事物表示的某種意義或一部分,用“代表”那就說象棋是社會實際的一部分了,不合原意。(所答意對即可)。
2.D(圍棋不具“觀察天象”的功能)
3.意對即可。A.象棋尚剛,圍棋尚柔。B.象棋講“動”,圍棋講“靜”。C.象棋模擬儒家文化,圍棋模擬道家文化。D.下象棋能體驗人生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儒家精神;下圍棋可體會人生審時度勢、因地制宜的智慧。
4.意對即可。(1)警示中國:我們應重視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加快申遺工作,否則必將被國外一項一項的“奪取”。(2)中華之鄰比中國更重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3)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深遠。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助于人類社會的道德重建,提升全球文明水平,解決各種社會問題。
5.孔子,棋子(或圍棋) 于丹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文,完成第1—5題。 | ||||||||||||||
中國紅為什么這么紅 | ||||||||||||||
、俦容^一下常見的顏色,便可知中國紅是最適合喜慶的顏色。黃色盡管有暖暖的氛圍,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權(quán),不宜作喜慶的主色;月華般的白色清淡、純潔、素雅,猶有百合花般的詩意和溫厚的純粹,卻也無法作民間喜慶的主色;紫色低調(diào)、冷艷、神秘、優(yōu)雅、浪漫,猶帶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戀,與昂揚熱烈的喜慶卻風馬牛不相及;綠色無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譽滿全球的環(huán)保色,然而卻冷靜有余,熱烈不足,與喜慶氛圍又怎能和諧? 、谖ㄓ屑t色是對視覺沖擊最強烈的顏色,是最有生氣的顏色,其釋放的激情與能量,猶如生命在燃燒,具有凌駕任何色彩之上的強烈力量。紅色最熱烈、最活潑、最鮮亮、最艷麗、最精神,能教人雙眼一亮,印象深刻,是無可取代的最適合喜慶的顏色。 、劭疾旃獠ǖ拈L短,也可以明白中國紅非常適合喜慶。光學實驗表明:光線的波長越短,散射作用越強,光線的波長越長,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見光中,紅光的波長最長,空氣對紅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說,紅光的穿透力最強,可以傳得最遠。在喜慶時刻,誰不喜歡紅紅火火、光鮮醒目?誰不喜歡好事傳千里呢? ④中國紅最適宜喜慶,還有生存擇食的因素。人對色彩的感覺是與生俱來的。人的眼睛在觀察事物的時候,依次觀察的是物體的色彩、形體、線條和點。由此可知,色彩是人類認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了生活在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的靈長類動物的飲食習慣,發(fā)現(xiàn)猿類和猴子通常利用藍色和黃色視覺選擇所吃的水果;口口它們想吃到有營養(yǎng)的鮮嫩樹葉,還必須具備分辨紅色和綠色的視覺,口口鮮嫩的樹葉常帶有隱隱的紅色,能較明顯地與其他顏色的樹葉相區(qū)分。紅色是引起興奮、喜悅的顏色,能明顯引起動物視神經(jīng)細胞的擴展反應?梢姡`長類動物對紅色的感覺能力較其他顏色敏感,與長期以來尋找食物所養(yǎng)成的飲食習慣有關(guān)。 ⑥中國紅反映了東方式的神秘。其淵源可追溯到古代華夏民族對日神的虔誠膜拜。作為中國的吉慶顏色,作為中國人的吉祥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中國紅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 、咧袊t將華夏民族喜慶的色彩習俗打造得美輪美奐。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習俗里。習俗的形成無疑必須經(jīng)過選擇,比如中國紅被確立為喜慶顏色就是經(jīng)由中國人聰明的選擇,爾后才傳染開來,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約定俗成,形成集體心理定勢。如果這種習俗看得見、摸得著而且符合生理選捧,比如中國紅,其固定性就會更強。習俗帶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還會弱化或淹沒異類思想,比如中國人春節(jié)皆貼紅春聯(lián),如果有的人家貼的是綠春聯(lián),便會被視作異類。 、嘀袊t與青花藍、琉璃黃、國槐綠、長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構(gòu)筑了一道繽紛的中國傳統(tǒng)色彩風景線。 | ||||||||||||||
(《科學畫報》2010年第2期,有刪改) | ||||||||||||||
1、第①、②段運用了____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加粗詞“依次”能否刪去?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空格處的詞語是( ) A、只要 因為 B、即使 何況 C、既然 何況 D、倘若 因為 4、中國紅早已成為華夏民族喜慶的色彩習俗,除春節(jié)貼紅春聯(lián)外,請再舉出生活中的兩個例子:(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jù)上文文意,在下面讀書卡片的編號處填上恰當?shù)膬?nèi)容。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
年的召喚
馬國福
①酒水長,田野黃,老樹望,糕點香,年關(guān)里飄著濃濃的暖意。
、谀昃拖褚粋蹲在時間深處的老者,發(fā)如雪,須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樹下,久久守望。
、邸氨衤曋幸粴q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天推著年,在寒風中緩緩前行,由遠而近的是熟稔的鄉(xiāng)音。道道桃符紅光滿面,杯杯熱酒傾訴衷腸,遠走他鄉(xiāng)的人,背著行囊,默念著遠方親人的召喚,輾轉(zhuǎn)南北,回到他們久違的家園。沒有了羈旅他鄉(xiāng)的牽絆,沒有了“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鏃,將鄉(xiāng)愁的箭矢精確無誤地射向故鄉(xiāng)的靶心。像一幅幅靈動的紅剪紙,安靜的故鄉(xiāng)有了年的紅暈。喜鵲以佛的慈悲心歡喜心,在家門口的白楊樹上歡叫,報喜,迎接一個個遠道而來的游子。脫了毛的老狗搖著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滿淚水,伸出長長的舌頭,舔著久違的家人的褲腳。聽到門的響聲,臥在炕角的老花貓,跳起來,沖出門外,跟一別經(jīng)年的親人撒嬌呢喃。就連那些木訥地反芻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親人是否瘦了。這些生靈,都是我們家族重要的一員。它們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親人到來的信息。
④年是在歲月深處洶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負載著背井離鄉(xiāng)的人,穿過遠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臺,順著故園的呼喚,將醞釀了很久的故園之戀,像酒精一樣一次性燃燒。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聲故鄉(xiāng),淚流滿面;叫一聲母親,衷腸百結(jié)。所有的愁緒,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歡喜,都盛在“年”這個被時間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沒有顧忌,沒有痛楚,端起來盡情分享。
、莨枢l(xiāng)如佛,年關(guān)如廟堂,讓每一個游走他鄉(xiāng)的游子皈依家園,平靜、安詳、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鄉(xiāng),他鄉(xiāng)的秩序、規(guī)則、面具統(tǒng)統(tǒng)遠去,只有熟稔的風景, A 的臉龐, B 的方言, C 的故人,一切沒有了距離,只有濃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鄉(xiāng)當作自己的圣母,當作靈魂的佛門。每當過年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體內(nèi)有一股火在燃燒,我知道,那是潛伏在我心靈深處的情感雷達,在時空深處感應著故鄉(xiāng)的召喚,我在塵世間喧囂孤單的心,才能歸于安詳。
、弈,只是一種文化符號,情感標記,是歲月長河浣洗后讓我們回歸傳統(tǒng)的生命節(jié)點。是年,激活了我們壓抑在他鄉(xiāng)被各種道具、面具覆蓋、遮擋的心靈。你可以在異鄉(xiāng)將淚水咽下,但順著年的召喚,回到生你養(yǎng)你的地方,即便你淚水洶涌成河,你也會覺得,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靈魂和這方水土血脈相連的家園,你的孤寂如煤燃燒,不覺寒冷。
、吣,是穴居在我們生命深處的一個圣物,它是一種情感的召喚,文化的召喚,傳統(tǒng)的召喚。順著這聲悠長的召喚,你會發(fā)現(xiàn)人世間最美麗恒久的愛戀,最溫暖寬容的情懷花蕾一樣,被年舉在手中,在歲月的長河中,讓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叢生。
⑧一聲召喚,一腔愛戀。“年”是幸福的始發(fā)車站,攜著眷戀上車,背著欣喜落座,這幸福的回歸列車讓你揮別塵世煙云,不覺悲涼,溫暖久長。
(選自《人民日報》2008年2月,有刪改)
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從“熟識、熟思、熟悉、熟透”中選擇最恰當?shù)脑~語填在第⑤段的橫線處。
A處應填 B處應填 C處應填
2.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
(1)匆匆的腳步像一支支箭簇,將鄉(xiāng)愁的箭矢精確無誤地射向故鄉(xiāng)的靶心。
(2)一直以來,我都把故鄉(xiāng)當作自己的圣母,當作靈魂的佛門。
3.在第③段中,作者為什么用較多的筆墨來寫各種動物?
4.這是一篇感情豐富的散文,在行文過程中,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是 。
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游子在他鄉(xiāng) 的感受和在故鄉(xiāng)
的感受。
5.請簡要說說第⑧段畫線句“一聲召喚,一腔愛戀”在文中的作用。
6.閱讀下面材料,結(jié)合選文,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年”的認識。
材料一 2007年12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修訂后的《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成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春節(jié)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調(diào)整為除夕。
材料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如今“年”的傳統(tǒng)功能和內(nèi)涵被沖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飯不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輕人對“年”很淡漠。
材料三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2008年年初,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遭受了一場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致使許多人無法返鄉(xiāng),“留在他鄉(xiāng)過年”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20分)
中國古代的書籍
①當你手捧裝幀精美的現(xiàn)代圖書時,你是否知道它們是如何從古代的書籍一步步演化而來的?
、谠缭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現(xiàn)了有關(guān)占卜吉兇的書。當時紙尚未發(fā)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記錄材料,把占卜的內(nèi)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最早的圖書——甲骨書。
③在古代,石頭也用來作書寫材料,人們將整篇作品甚至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興起,后代出現(xiàn)了拓(音tà)印技術(shù)。千余年來它一直是一種文獻復制技術(shù),拓本成為一種圖書類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傳播知識,而是書法藝術(shù)借以流傳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圖書。
、茉诩埌l(fā)明以前,簡牘是我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對后世書籍制度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日,有關(guān)圖書的名詞術(shù)語、書寫格式及寫作方法,依然承襲了簡牘時期形成的傳統(tǒng)。
⑤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用竹片寫的書稱“簡策”,用木版(也作“板”)寫的叫“版牘”。超過100字的長文,就寫在簡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寫在木版上。寫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數(shù)是官方文書、戶籍、告示、信札、遣冊及圖畫。由于文字內(nèi)容有異,其稱謂亦有別,如軍事的文書叫“檄”,用于告示者稱之“榜”,將信寫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檢”。由于寫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長,故信函又叫“尺牘”。
⑥簡牘雖然廉價、制作方便,但笨重不便攜帶,而且每簡容字有限,編簡成冊的長篇著作一旦散亂,則發(fā)生“錯簡”,再說編連簡牘所用的絲帶、麻繩、皮帶易被磨斷,給閱讀帶來困難,縑帛就應運而生了?V(jiān 細絹)帛(bó 絲織品的總稱)是絲織物,輕軟平滑,面幅寬闊,易于著墨,幅的長短寬窄可以根據(jù)文字的多寡來剪裁,而且可隨意折疊或卷起,容易收藏,方便攜帶,可以彌補簡牘的不足。因此,帛書與簡書并存,共同構(gòu)成我國古代獨具特色的簡帛文化。
、咴诩埌l(fā)明初期,紙書并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并用,究其原因,或是產(chǎn)量不夠,或是人們思想觀念尚未轉(zhuǎn)變!侗碧脮n》記載了東漢人崔瑗用不起縑帛,以紙抄書送給朋友,特附言致歉:“今送《許子》十卷,貧不及素,但以紙耳。”這一段話反映了當時人們輕紙重帛的觀念。
、嚯S著造紙術(shù)的不斷改進與提高,造紙規(guī)模不斷擴大,特別是由于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紙書的數(shù)量與紙張的優(yōu)越性被人們充分認識。到兩晉南北朝時,紙張已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寫本書取代了帛書。古代寫本書用紙,多經(jīng)過了染色處理,這主要是為防止蟲蛀和腐朽。敦煌石窟的唐代經(jīng)卷,保存1000多年以后,盡管有破損,但紙張完好,無蟲蛀現(xiàn)象。
、嵛覈糯膱D書,從簡策、卷軸到冊頁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術(shù),活字印本書與寫本書,也大多與此相同。
⑩刻書用的木板,一般寬約一尺半,高約7至8寸,上邊的空白叫天頭,下邊的空白叫地腳,一塊版所占的面積叫“版面”,版面四周的黑線叫“版框”,也叫“邊欄”或“欄線”,簡稱“線”。版上的字,是經(jīng)人手寫而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風格。宋時刻書的字體,早年多仿歐陽詢體,后逐漸流行顏真卿體和柳公權(quán)體。元代趙孟頫書法盛行,刻書又多仿趙體,這些多屬于楷書范圍。在宋版書中有一種整齊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當時書工之手,后人稱之為“宋匠體”,到后來發(fā)展成為一種橫輕豎重的字體,稱為“宋體”,實際是仿宋體的變形。(根據(jù)《解放日報》相關(guān)資料編寫)
1..下列成語,與書籍無關(guān)的一項是( ):(3分)
A.才高八斗 | B.汗牛充棟 | C.連篇累牘 | D.罄竹難書 |
2..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是 ,依次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古代的書籍,它們是:甲骨書、 、 、 、 。(5分)
3..第⑦段用了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4..第⑩段劃線句“在宋版書中有一種整齊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當時書工之手,后人稱之為‘宋匠體’”,句中“可能”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4分)
5..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4分)
A.拓本的作用不是傳播知識,而是書法藝術(shù)借以流傳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圖書。 |
B.漢字中的“檄”、“榜”、“檢”等都與“簡策”有關(guān)。 |
C.古代寫本書用紙多經(jīng)過染色處理,是為了美觀和防止蟲蛀、腐朽。 |
D.我國古代圖書從簡策、卷軸到冊頁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是起源于雕版印刷術(shù)。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題目(20分)
我們需要出走
①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人在一個環(huán)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chuàng)作力的激發(fā),所以需要出走。
②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佛羅倫薩認識一個十四歲的蘇格蘭小孩,拿著一學期掃廁所存的錢,就到歐洲來旅行;ㄍ炅,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笛,再繼續(xù)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時候感觸很深,這樣的青年將來長大以后,擔當?shù)氖虑橐步^對不一樣。我們宋朝詞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里面本來有這個東西,可是這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
③我希望壯游,帶動的是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 )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也很難有出息。很多人去歐洲,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備什么?”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么?”當你清楚自己愛什么,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困難可以一層層克服。其實壯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此外,“壯游”的“壯”字,并不是炫耀,而是包含了一個深刻的,跟當?shù)匚幕瘺]有偏見的對話關(guān)系。
④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異文化,檢查自身文化應該反省的東西。著有《真臘風土記》,出使吳哥城的周達觀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時候,受不了天氣。他不了解當?shù)厝嗽趺疵刻煜春枚啻卧。一年之后,他變了。當初他帶著大國心態(tài),當時元朝那么偉大,但他后來說,真臘,一個小小的東南亞國家,可是禮儀這么嚴整,“不可輕視也”。我覺得,人不可能沒有主觀,可是在旅游里面,我們能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
⑤到吳哥窟,我總會帶朋友去柬埔寨人的家。他們下車都會嚇一跳,真的什么都沒有,我們叫做“家徒四壁”,他們連壁都沒有。在臺灣,我老覺得還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臺北家有什么。我以為我比他們富有?珊髞恚铱吹剿麄兡心信畯奶锢锘貋,在河里、蓮花當中,彼此潑水、唱歌,我覺得他們比我富有太多了。我一生當中都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我覺得這就是個很大的收獲。所以我覺得任何一個旅游都值得,因為只要一對比,你就會回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nèi)在最美的東西。所以
壯游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而是向內(nèi)的反省。
⑥在一個環(huán)境久了,會變得“僵化”與“麻木不仁”,出走當然是一個很棒的選擇。若短期無法成行,閱讀、學習、聊天、陪伴、分享、運動、散心、唱歌、畫畫……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⑦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聽聽在行道樹上吱喳的小鳥?
⑧就從這個簡單的改變開始吧。
【相關(guān)鏈接】
壯游,即胸懷壯志的游歷,包括三個特質(zhì):旅游時間“長”、進程挑戰(zhàn)性“高”、與人文社會交互“深”。壯游不是流浪,它懷抱壯志,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它與探險也不太相同,壯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
壯游一詞源自唐朝,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jīng),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壯游之一,
但后來,壯游的傳統(tǒng)在中國逐漸消失了。
1.第③段括號內(nèi)應填入的關(guān)聯(lián)詞是____(2分)
A.即使 | B.如果 | C.所以 | D.或者 |
2.第④段采用的論證方法是____,其作用是____ (4分)
3.對第⑤段加點詞語“這樣的經(jīng)驗”,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2分)
A.富有與否,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 |
B.貧窮的人,有時運比物質(zhì)富足的人快樂。 |
C.一個人物質(zhì)上越貧窮,精神上就會越富有。 |
D.當?shù)厝藢ι畹臒釔,使我感動和震撼?/p> |
4.從全文看,“我們需要出走”是因為它能讓我們(1) (2)____(3) (9分)
5.閱讀全文和相關(guān)鏈接,文中多處提到“旅游”“壯游”,為什么作者在題口中用“出走”,而不用“旅游”“壯游”?(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題(22分)
中國紅為什么這么紅
①比較一下常見的顏色,便可知中國紅是最適合喜慶的顏色。黃色盡管有暖暖的氛圍,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權(quán),不宜作喜慶的主色;月華般的白色清淡、純潔、素雅,猶有百合花般的詩意和溫厚的純粹,卻也無法做民間喜慶的主色;紫色低調(diào)、冷艷、神秘、優(yōu)雅、浪漫,猶帶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戀,與昂揚熱烈的喜慶卻風馬牛不相及;綠色無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譽滿全球的環(huán)保色,然而冷靜有余,熱烈不足,與喜慶氛圍又怎能和諧?
②唯有紅色是對視覺沖擊最強烈的顏色,是最有生氣的顏色,其釋放的激情與能量,猶如生命在燃燒,具有凌駕任何色彩之上的強烈力量。紅色最熱烈、最活潑、最鮮亮、最艷麗、最精神,能教人雙眼一亮,印象深刻,是無可取代的最適合喜慶的顏色。
、劭疾旃獠ǖ拈L短,也可以明白中國紅非常適合喜慶。光學實驗表明:光線的波長越短,散射作用越強,光線的波長越長,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見光中,紅光的波長最長,空氣對紅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說,紅光的穿透力最強,可以傳得最遠。在喜慶時刻,誰不喜歡紅紅火火、光鮮醒目呢?誰不喜歡好事傳千里呢?
④中國紅最適宜喜慶,還有生存擇食的因素。人對色彩的感覺是與生俱來的。人的眼睛在觀察事物的時候,依次觀察的是物體的色彩、形體、線條和點。由此可知,色彩是人類認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菹愀鄞髮W的研究人員觀察了生活在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的靈長類動物的飲食習慣,發(fā)現(xiàn)猿類和猴子通常利用藍色和黃色視覺選擇所吃的水果; 它們想吃到有營養(yǎng)的鮮嫩樹葉,還必須具備分辨紅色和綠色的視覺, 鮮嫩的樹葉常帶有隱隱的紅色,能較明顯地與其他顏色的樹葉相區(qū)分。紅色是引起興奮、喜悅的顏色,能明顯引起動物視神經(jīng)細胞的擴展反應?梢,靈長類動物對紅色的感覺能力較其他顏色敏感,與長期以來尋找食物所養(yǎng)成的飲食習慣有關(guān)。
、拗袊t反映了東方式的神秘。其淵源還可追溯到古代華夏民族對日神的虔誠膜拜。作為中國的吉慶顏色,作為中國人的吉祥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中國紅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
⑦中國紅將華夏民族喜慶的色彩習俗打造得美輪美奐。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習俗里。習俗的形成無疑必須經(jīng)過選擇,比如中國紅被確立為喜慶顏色就是經(jīng)由中國人聰明的選擇,爾后才傳染開來,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約定俗成,形成集體心理定勢。如果這種習俗看得見、摸得著而且符合生理選擇,比如中國紅,其固定性還會更強。習俗帶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還會弱化或淹沒異類思想,比如,中國人春節(jié)皆貼紅春聯(lián),如果有的人家貼的是綠春聯(lián),便會被視作異類。
⑧中國紅與青花藍、琉璃黃、國槐綠、長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構(gòu)筑了一道繽紛的中國傳統(tǒng)色彩風景線。
(《科學畫報》2010年第2期,有刪改)
1.第①②段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第④段中加點詞“依次”能否刪去?請說理由。(4分)
3.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畫線處的詞語是(3分)
A、只要 因為 B、即使 何況
C、既然 何況 D、倘若 因為
4.中國紅早已成為華夏民族喜慶的色彩習俗,除春節(jié)貼紅春聯(lián)外,請再舉出生活中的兩個例子:
(1)
(2) (2分)
5. 根據(jù)文意,在下面讀書卡片的編號處填上恰當?shù)膬?nèi)容。(10分)
篇名: (1) | 作者:××× | |
出處: (2) | ||
| ||
說明角度 | 內(nèi)容要點 | |
(3) | 紅光的穿透力最強,可以傳得最遠 | |
生物學原理 | (4) | |
(5) | 反映東方式的神秘及華夏民族對日神崇拜。 | |
社會習俗 | (6) |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即使 | B.如果 | C.所以 | D.或者 |
A.富有與否,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 |
B.貧窮的人,有時運比物質(zhì)富足的人快樂。 |
C.一個人物質(zhì)上越貧窮,精神上就會越富有。 |
D.當?shù)厝藢ι畹臒釔郏刮腋袆雍驼鸷场?/td>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才高八斗 | B.汗牛充棟 | C.連篇累牘 | D.罄竹難書 |
A.拓本的作用不是傳播知識,而是書法藝術(shù)借以流傳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圖書。 |
B.漢字中的“檄”、“榜”、“檢”等都與“簡策”有關(guān)。 |
C.古代寫本書用紙多經(jīng)過染色處理,是為了美觀和防止蟲蛀、腐朽。 |
D.我國古代圖書從簡策、卷軸到冊頁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是起源于雕版印刷術(shù)。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只要因為 | B.即使何況 |
C.既然何況 | D.倘若因為 |
篇名: (1) | 作者:××× | |
出處: (2) | ||
| ||
說明角度 | 內(nèi)容要點 | |
(3) | 紅光的穿透力最強,可以傳得最遠 | |
生物學原理 | (4) | |
(5) | 反映東方式的神秘及華夏民族對日神崇拜。 | |
社會習俗 | (6) |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