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大氣壓會把不夠堅固的房頂壓垮
B.用氣壓計改成的高度計在宇宙航行中是不能使用的
C.在標準大氣壓下做托里拆利實驗,使用的玻璃管長75厘米左右
D.在高山上不容易煮熟飯,說明那里的水沸點高
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二中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大氣壓強和氣球內(nèi)部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對容器的底部產(chǎn)生壓強
C.在連通器里,不管有幾種液體,只要液體不流動,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
D.沙漠中的越野車裝有非常寬大的輪子,這是為了減小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年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力學總復習(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大氣壓會把不夠堅固的房頂壓垮
B.用氣壓計改成的高度計在宇宙航行中是不能使用的
C.在標準大氣壓下做托里拆利實驗,使用的玻璃管長75厘米左右
D.在高山上不容易煮熟飯,說明那里的水沸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淯溪中學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2月份)(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沙漠中的越野車裝有非常寬大的輪子,這是為了減小壓強
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對容器的底部產(chǎn)生壓強
C.在連通器里,不管有幾種液體,只要液體不流動,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
D.大氣壓強和氣球內(nèi)部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4.4 升華和凝華》2012年同步練習(棗莊市滕西中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的沸點是100℃
B.水的溫度達到沸點時就能沸騰
C.在一個標準大氣壓時,水的沸點是100℃
D.以上說法都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內(nèi)鄉(xiāng)縣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沙漠中的越野車裝有非常寬大的輪子,這是為了減小壓強
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對容器的底部產(chǎn)生壓強
C.在連通器里,不管有幾種液體,只要液體不流動,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
D.大氣壓強和氣球內(nèi)部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10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2011年單元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固體分子間只存在引力
B.稀薄氣體分子間距離變大時,分子間作用力變大
C.液體分子間只存在斥力
D.分子間的引力大于斥力時,引力起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天津市和平區(qū)中考物理基礎(chǔ)訓練卷(四)(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某種昆蟲靠翅的振動發(fā)聲.這種昆蟲的翅在2 s內(nèi)做了700 次振動,則頻率是350 Hz,人類能聽到
B.多數(shù)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液體中快,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液體中快,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受溫度影響
C.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fā)出悅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調(diào)就會改變
D.在噪聲較大的環(huán)境中工作時,人們常佩戴耳罩,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擬試卷(十)(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輪船從海里駛?cè)牒永,輪船會下沉一些,因而輪船所受浮力變?br />B.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是大氣壓作用在水面上的結(jié)果
C.鐵路鋼軌鋪在枕木上,這樣可以防止鋼軌振動,避免噪音
D.在醫(yī)院里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nèi)的“小石頭”,是因為聲波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年四川省內(nèi)江市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沙漠中的越野車裝有非常寬大的輪子,這是為了減小壓強
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對容器的底部產(chǎn)生壓強
C.在連通器里,不管有幾種液體,只要液體不流動,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
D.大氣壓強和氣球內(nèi)部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