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語文 > 題目詳情
同一種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下列表達不是表示同一意思的是

A.自力更生——求人不如求己
B.弄巧成拙——偷雞不成蝕把米
C.直言不諱——打開天窗說亮話
D.雙管齊下——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同一種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下列表達不是表示同一意思的是
[     ]
A.自力更生——求人不如求己
B.弄巧成拙——偷雞不成蝕把米
C.直言不諱——打開天窗說亮話
D.雙管齊下——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1. A.
    “信懶,往往創(chuàng)造出一種美好的境界�!边@句話的意思是說:相互間的信賴,常常會使人與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相親相愛,和諧自然,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
  2. B.
    “是屈辱的心在抽搐嗎?”華南虎的心屈辱的原因是:被剝奪了自由、尊嚴,被關在籠子里任人觀賞。
  3. C.
    “還是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憐可笑的觀眾?”說觀看關在籠子里的華南虎的觀眾“可憐而可笑的原因是:這些人有許多是大人了,但還像小孩一樣以觀賞動物為樂。
  4. D.
    “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馬》中的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被馴化的馬的深切同情,同時也表達了反對人類做類似馴馬的事,反對人走馬被馴服的道路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1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信懶,往往創(chuàng)造出一種美好的境界�!边@句話的意思是說:相互間的信賴,常常會使人與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相親相愛,和諧自然,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

B.“是屈辱的心在抽搐嗎?”華南虎的心屈辱的原因是:被剝奪了自由、尊嚴,被關在籠子里任人觀賞。

C.“還是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憐可笑的觀眾?”說觀看關在籠子里的華南虎的觀眾“可憐而可笑的原因是:這些人有許多是大人了,但還像小孩一樣以觀賞動物為樂。

D.“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馬》中的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被馴化的馬的深切同情,同時也表達了反對人類做類似馴馬的事,反對人走馬被馴服的道路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文章,完成下面題目;(11分)

每一棵草都會開花

    ①回鄉(xiāng)下,跟母親一起到地里去,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種叫牛耳朵的草,開了細小的黃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澀地藏在葉間,不細看,還真看不出。

    ②我問:“怎么草也開花?”

    ③母親笑著掃過一眼來?淡淡說:“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

    ④我愣住了,細想,還真是這樣。蒲公英開花是眾所周知的,開成白白的絨球球,輕輕一吹,滿天飛花。狗尾巴草開的花,就像一條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過的風景。蒿于開花,是大團大團的……就沒見過不開花的草。

    ⑤曾教過一個學生,很不出眾的一個孩子,皮膚黑黑的,還看些耳聾。因不怎么聽見聲音,他總是竭力張著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頭,作出努力傾聽的樣子。這樣的孩子,成績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學科競賽,譬如物理競賽,化學競賽,他都是被忽略的一個。甚至,學期大考時,他的分數(shù),也不被計入班級總分。所有人都把他當殘疾,可有,可無。

    ⑥他的父親,一個皮膚同樣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學校來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頭看看窗外的父親,也不出去,只送出一個笑容。那笑容真是燦爛,盛開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陽光在里頭。我很好奇他綻放出那樣的笑,問他:“為什么不出去跟父親說話?”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蔽逸p輕嘆一口氣,在心里,有些感動,又有些感傷。并不認為他,可以改變自己什么。

    ⑦學期要結束的時候,學校組織學生手工競賽,是要到省里奪獎的,這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平素的勞技課,都被充公上了語文、數(shù)學,學生們的手工水平,實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這時,卻爆出冷門,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組,十個。每個泥娃娃,都各具情態(tài),或嬉笑,或遐想�;顫�、純真、美好,讓人驚嘆。作品報上省里去,順利奪得特等獎。全省的特等獎,只設了一名,其轟動效應,可想而知。

    ⑧學校開大會表彰這個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熱烈的掌聲中,走上臺的,竟是黑黑的他——那個耳聾的孩子�;蛟S是第一次站到這樣的臺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頭,羞澀地笑。讓他談獲獎體會,他囁嚅半天,說:“我想,只要我努力,我總會做成一件事的�!�

    ⑨剎那間,臺下一片靜。

    ⑩從此面對學生,我再不敢輕易看輕他們中任何一個。他們就如同鄉(xiāng)間的那些草們,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會把黃的花,藏在葉間。開得細小而執(zhí)著。

1.

文題“每一棵草都會開花”與母親的話“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語句相近而含義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

2.文章前四節(jié)運用大量筆墨細致描寫各種草開的花,其作用是什么?(2分)

3.品讀第⑥節(jié)畫線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內心陽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2分)

4.結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說明“我”在文中的作用。(2分)

5.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很少受到關注。選擇你身邊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寫出一段話,表達你對他(她)的評價和關懷。(60字左右)(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下列各題 (10分)

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才能雖有差別,但主要來自于勤奮學習。  ②學習也是實踐,不斷的學習實踐是人們獲得才能的基礎和源泉。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問題在于你肯不肯學,敢不敢學。自幼養(yǎng)成勤奮學習的習慣,就會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現(xiàn)出有才能,人們卻誤認為是什么“天才”,捧之為“神童”。其實,“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獲得的。當所謂“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們發(fā)現(xiàn)后,捧場、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們繼續(xù)勤奮學習,漸漸落后了,最后竟一事無成者,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反之,本來不是神童”,由于堅持不懈地奮發(fā)努力,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發(fā)明家的卻大有人在。 

③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頓終身勤奮學習,很少在午夜兩三點以前睡覺,常常通宵達旦工作。愛因斯坦讀中學的成績并不好,考了兩次大學才被錄取,學習也不出眾,畢業(yè)后相當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后來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當了七年職員。就是在這七年里,愛因斯坦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地學習、工作著,利用業(yè)命時間勾畫出了相對論的理論基礎。發(fā)明家愛迪生家境貧苦,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在班上成績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學,對于許多自己不懂得的問題,總是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鉆研。為了研制燈泡和燈絲,他摘寫了四萬頁資料,試驗過一千六百多種礦物和六千多種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比一般人的工作時間長得多,相當于延長了生命,所以當他七十九歲時,他宣稱自己已經是一百二十五歲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們同樣艱苦的努力,都能有這樣、那樣的貢獻,都會獲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實不僅是科學,在文學藝術上也是一樣。狄更斯曾說:“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干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卑蜖栐苏f:“不息的勞動之為藝術法則,正如它之為生存法則一樣�!�

⑤總之,人們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奮努力學習得來的。馬克思終身好學不倦,為了寫《資本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閱讀資料和摘寫筆記。他在倫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圖書館閱讀,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雙腳印。馬克思是我們的光輝榜樣,這雙腳印深刻地說明:才能來自勤奮學習。(選文有改動)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文章第②段畫線句子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2分)。

3.文章運用的論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章第②段中說,所謂“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奮學習,“最后竟一事無成者,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請你舉出一個典型事例。(2分)

5.根據(jù)你的積累,寫出兩條關于“才能來自勤奮學習”的名言警句。(限于選文以外)(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說明文段,回答下面問題。(8分)

①2007年金秋10月,適逢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5周年之際,令人矚目的中國探月工程開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10月24日18時5分4秒,寄托了華夏民族月球情結的“嫦娥一號”在長征三號甲火箭的托舉下婀娜升空。自那一刻起,訪月團隊中的核心人物——美女“嫦娥”的容貌與舉止,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②“嫦娥一號”的外形是個6面立方體,她長著一對翅膀,8只眼睛和一張能說會唱的櫻桃小嘴,體重2350千克,環(huán)繞在距離月球200千米高的極月圓軌道上,設計壽命為1年。

③“嫦娥”的翅膀是兩塊長長的太陽能電池板,分布在身體兩旁,最大跨度達18.1米。她的外形與我國“東方紅三號”通信衛(wèi)星最相像,許多方面也與“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有相同之處,實際上她就是以“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平臺為基礎研制的,只是有的部件是從中國“資源二號”衛(wèi)、中巴地球資源衛(wèi)星等衛(wèi)星上移植過來的。其實,這也遵循了各國研制航天器的一個重要原則:盡量采用成熟技術,以提高可靠性。所謂“衛(wèi)星平臺”,說白了就是一輛公共汽車,輪子、車廂、動力等都按公共要求配置好,搭載不同的乘客,便可到達不同的目的地�!版隙鹨惶枴笔褂玫男l(wèi)星平臺,承載了探測月球的8種探測儀器。平臺為這些儀器提供安放位置、能源供應、姿態(tài)保證、溫度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管理等條件,并負責把探測數(shù)據(jù)傳回地球,它的推進系統(tǒng)還提供在太空中機動飛行的動力。

④安裝在平臺上的8種探測儀器,是“嫦娥”的8只眼睛,每只眼睛都有個學名,承擔不同的任務。它們分別叫做激光高度計、CCD立體相機,這兩只眼睛負責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干涉光譜成像儀、ㄚ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這三只眼睛負責探測月球上14種常量元素的含量與分布;微波探測儀的任務是探測月球表面的微波輻射特征,從而測定月壤厚度;太陽高能離子探測器和太陽低能離子探測器這雙眼睛用于探測地月空間環(huán)境。

⑤“嫦娥”的小嘴是一套語音存儲裝置,里面存貯著預先設置的語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及從全國征集的30首中華民族經典歌曲。當“嫦娥一號”從38萬千米外的月球旁歡唱著中國歌曲,并將這天籟之音傳回地球時,那是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

⑥“嫦娥一號”繞月飛行獲取有關月球的信息,是為了研究探索月球,是為了開發(fā)月球資源服務人類,是為了人類邁向深空的腳步走得更遠。這才是“嫦娥一號”的使命、真諦和歸宿。

(節(jié)選自《月球密碼》,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有刪改)

1.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給本文擬定一個既形象又反映說明對象的標題;從本文看,“嫦娥一號”具體承擔的探月任務是什么?(2分)

2.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項是(      )(3分)

A.“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的技術是成熟的,“嫦娥一號”以“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為基礎進行研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運行的可靠性。

B.安裝在“嫦娥一號”衛(wèi)星平臺上的8種探測儀器,每種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它們或共同或單獨承擔著既定的探測任務。

C.“嫦娥一號”的語音存儲裝置除存貯著預先設置的語音、30首經典民族歌曲外,最重要的是還存貯了國歌。

D.“嫦娥一號”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開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3.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其語言有著突出的特點。請任選一個角度,舉例簡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說明文段,回答下面問題。(8分)
①2007年金秋10月,適逢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5周年之際,令人矚目的中國探月工程開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10月24日18時5分4秒,寄托了華夏民族月球情結的“嫦娥一號”在長征三號甲火箭的托舉下婀娜升空。自那一刻起,訪月團隊中的核心人物——美女“嫦娥”的容貌與舉止,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②“嫦娥一號”的外形是個6面立方體,她長著一對翅膀,8只眼睛和一張能說會唱的櫻桃小嘴,體重2350千克,環(huán)繞在距離月球200千米高的極月圓軌道上,設計壽命為1年。
③“嫦娥”的翅膀是兩塊長長的太陽能電池板,分布在身體兩旁,最大跨度達18.1米。她的外形與我國“東方紅三號”通信衛(wèi)星最相像,許多方面也與“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有相同之處,實際上她就是以“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平臺為基礎研制的,只是有的部件是從中國“資源二號”衛(wèi)、中巴地球資源衛(wèi)星等衛(wèi)星上移植過來的。其實,這也遵循了各國研制航天器的一個重要原則:盡量采用成熟技術,以提高可靠性。所謂“衛(wèi)星平臺”,說白了就是一輛公共汽車,輪子、車廂、動力等都按公共要求配置好,搭載不同的乘客,便可到達不同的目的地�!版隙鹨惶枴笔褂玫男l(wèi)星平臺,承載了探測月球的8種探測儀器。平臺為這些儀器提供安放位置、能源供應、姿態(tài)保證、溫度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管理等條件,并負責把探測數(shù)據(jù)傳回地球,它的推進系統(tǒng)還提供在太空中機動飛行的動力。
④安裝在平臺上的8種探測儀器,是“嫦娥”的8只眼睛,每只眼睛都有個學名,承擔不同的任務。它們分別叫做激光高度計、CCD立體相機,這兩只眼睛負責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干涉光譜成像儀、ㄚ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這三只眼睛負責探測月球上14種常量元素的含量與分布;微波探測儀的任務是探測月球表面的微波輻射特征,從而測定月壤厚度;太陽高能離子探測器和太陽低能離子探測器這雙眼睛用于探測地月空間環(huán)境。
⑤“嫦娥”的小嘴是一套語音存儲裝置,里面存貯著預先設置的語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及從全國征集的30首中華民族經典歌曲。當“嫦娥一號”從38萬千米外的月球旁歡唱著中國歌曲,并將這天籟之音傳回地球時,那是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
⑥“嫦娥一號”繞月飛行獲取有關月球的信息,是為了研究探索月球,是為了開發(fā)月球資源服務人類,是為了人類邁向深空的腳步走得更遠。這才是“嫦娥一號”的使命、真諦和歸宿。
(節(jié)選自《月球密碼》,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有刪改)
【小題1】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給本文擬定一個既形象又反映說明對象的標題;從本文看,“嫦娥一號”具體承擔的探月任務是什么?(2分)
【小題2】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項是(      )(3分)
A.“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的技術是成熟的,“嫦娥一號”以“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為基礎進行研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運行的可靠性。
B.安裝在“嫦娥一號”衛(wèi)星平臺上的8種探測儀器,每種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它們或共同或單獨承擔著既定的探測任務。
C.“嫦娥一號”的語音存儲裝置除存貯著預先設置的語音、30首經典民族歌曲外,最重要的是還存貯了國歌。
D.“嫦娥一號”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開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小題3】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其語言有著突出的特點。請任選一個角度,舉例簡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下列各題 (10分)
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才能雖有差別,但主要來自于勤奮學習。  ②學習也是實踐,不斷的學習實踐是人們獲得才能的基礎和源泉。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問題在于你肯不肯學,敢不敢學。自幼養(yǎng)成勤奮學習的習慣,就會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現(xiàn)出有才能,人們卻誤認為是什么“天才”,捧之為“神童”。其實,“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獲得的。當所謂“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們發(fā)現(xiàn)后,捧場、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們繼續(xù)勤奮學習,漸漸落后了,最后竟一事無成者,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反之,本來不是“神童”,由于堅持不懈地奮發(fā)努力,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發(fā)明家的卻大有人在。 
③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頓終身勤奮學習,很少在午夜兩三點以前睡覺,常常通宵達旦工作。愛因斯坦讀中學的成績并不好,考了兩次大學才被錄取,學習也不出眾,畢業(yè)后相當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后來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當了七年職員。就是在這七年里,愛因斯坦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地學習、工作著,利用業(yè)命時間勾畫出了相對論的理論基礎。發(fā)明家愛迪生家境貧苦,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在班上成績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學,對于許多自己不懂得的問題,總是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鉆研。為了研制燈泡和燈絲,他摘寫了四萬頁資料,試驗過一千六百多種礦物和六千多種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比一般人的工作時間長得多,相當于延長了生命,所以當他七十九歲時,他宣稱自己已經是一百二十五歲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們同樣艱苦的努力,都能有這樣、那樣的貢獻,都會獲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實不僅是科學,在文學藝術上也是一樣。狄更斯曾說:“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干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卑蜖栐苏f:“不息的勞動之為藝術法則,正如它之為生存法則一樣。”
⑤總之,人們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奮努力學習得來的。馬克思終身好學不倦,為了寫《資本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閱讀資料和摘寫筆記。他在倫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圖書館閱讀,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雙腳印。馬克思是我們的光輝榜樣,這雙腳印深刻地說明:才能來自勤奮學習。(選文有改動)
【小題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題2】文章第②段畫線句子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2分)。
【小題3】文章運用的論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題4】文章第②段中說,所謂“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奮學習,“最后竟一事無成者,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請你舉出一個典型事例。(2分)
【小題5】根據(jù)你的積累,寫出兩條關于“才能來自勤奮學習”的名言警句。(限于選文以外)(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儀征市大儀中學八年級上學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題 (15分)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昨游江上,見修竹數(shù)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揚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之。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江帆,葦洲耕犁,有二小兒戲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師畫意,懸掛于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予以為,學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              (節(jié)選自鄭燮《游江》)
[注] 八面玲瓏,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賞。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4分)
(1)俶爾遠逝               
(2)岸勢犬牙差互                  
(3)心竊            
(4)見竹數(shù)千株                
【小題2】下列語句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2分 )

A.潭中魚可/百許頭B.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昨/游江上D.四面竹/樹環(huán)合
【小題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之。
【小題4】讀懂山水(6分)
(1)山水風光,移步換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賞到怎樣的美景?(用原文回答)
(2)山水風光,寄情寓理。甲、乙兩段借山水各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聯(lián)系文段談談。
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市曹步中學七年級第二學期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列說明文段,回答下面問題。(8分)
①2007年金秋10月,適逢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5周年之際,令人矚目的中國探月工程開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10月24日18時5分4秒,寄托了華夏民族月球情結的“嫦娥一號”在長征三號甲火箭的托舉下婀娜升空。自那一刻起,訪月團隊中的核心人物——美女“嫦娥”的容貌與舉止,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②“嫦娥一號”的外形是個6面立方體,她長著一對翅膀,8只眼睛和一張能說會唱的櫻桃小嘴,體重2350千克,環(huán)繞在距離月球200千米高的極月圓軌道上,設計壽命為1年。
③“嫦娥”的翅膀是兩塊長長的太陽能電池板,分布在身體兩旁,最大跨度達18.1米。她的外形與我國“東方紅三號”通信衛(wèi)星最相像,許多方面也與“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有相同之處,實際上她就是以“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平臺為基礎研制的,只是有的部件是從中國“資源二號”衛(wèi)、中巴地球資源衛(wèi)星等衛(wèi)星上移植過來的。其實,這也遵循了各國研制航天器的一個重要原則:盡量采用成熟技術,以提高可靠性。所謂“衛(wèi)星平臺”,說白了就是一輛公共汽車,輪子、車廂、動力等都按公共要求配置好,搭載不同的乘客,便可到達不同的目的地�!版隙鹨惶枴笔褂玫男l(wèi)星平臺,承載了探測月球的8種探測儀器。平臺為這些儀器提供安放位置、能源供應、姿態(tài)保證、溫度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管理等條件,并負責把探測數(shù)據(jù)傳回地球,它的推進系統(tǒng)還提供在太空中機動飛行的動力。
④安裝在平臺上的8種探測儀器,是“嫦娥”的8只眼睛,每只眼睛都有個學名,承擔不同的任務。它們分別叫做激光高度計、CCD立體相機,這兩只眼睛負責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干涉光譜成像儀、ㄚ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這三只眼睛負責探測月球上14種常量元素的含量與分布;微波探測儀的任務是探測月球表面的微波輻射特征,從而測定月壤厚度;太陽高能離子探測器和太陽低能離子探測器這雙眼睛用于探測地月空間環(huán)境。
⑤“嫦娥”的小嘴是一套語音存儲裝置,里面存貯著預先設置的語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及從全國征集的30首中華民族經典歌曲。當“嫦娥一號”從38萬千米外的月球旁歡唱著中國歌曲,并將這天籟之音傳回地球時,那是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
⑥“嫦娥一號”繞月飛行獲取有關月球的信息,是為了研究探索月球,是為了開發(fā)月球資源服務人類,是為了人類邁向深空的腳步走得更遠。這才是“嫦娥一號”的使命、真諦和歸宿。
(節(jié)選自《月球密碼》,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有刪改)
【小題1】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給本文擬定一個既形象又反映說明對象的標題;從本文看,“嫦娥一號”具體承擔的探月任務是什么?(2分)
【小題2】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項是(      )(3分)

A.“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的技術是成熟的,“嫦娥一號”以“東方紅三號”衛(wèi)星為基礎進行研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運行的可靠性。
B.安裝在“嫦娥一號”衛(wèi)星平臺上的8種探測儀器,每種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它們或共同或單獨承擔著既定的探測任務。
C.“嫦娥一號”的語音存儲裝置除存貯著預先設置的語音、30首經典民族歌曲外,最重要的是還存貯了國歌。
D.“嫦娥一號”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開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小題3】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其語言有著突出的特點。請任選一個角度,舉例簡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