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項中,每對詞語中劃線字的讀音全都不同的一項是

A、執(zhí)——口 新——顏厲色 換——少不
B、朱——或——不容發(fā) 障——斂聲
C、監(jiān)測——監(jiān)生 方便——大腹便便 烙——如法
D、�!� 親——不人事 商——余勇可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項中,每對詞語中劃線字的讀音全都不同的一項是
[     ]
A、執(zhí)——口 新——顏厲色 換——少不
B、朱——或——不容發(fā) 障——斂聲
C、監(jiān)測——監(jiān)生 方便——大腹便便 烙——如法
D、�!� 親——不人事 商——余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突破重點線·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卮�1~4題。

屋檐三境

夢天嵐

  雨水或者冰凌沿著頭頂?shù)奈萃咛氏聛砘蛘邟熘�,鄉(xiāng)村的童年就矮矮地覓一處干禾坐著或者躺著,任那斷金碎玉般的聲音在耳畔不停地叩響,像叩響那扇不曾開啟的童貞之門。

  這大抵是一種境界。

  假若一條狗竄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氣地一腳踹開,那狗汪汪叫著躲到別人的屋檐下,不消一盞茶的工夫,又會搖著尾巴回來。然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粘著的草屑,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著你。這時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見慣的風景,也懶得放在心上。

  梧桐葉落了又落,油菜花黃了又黃,一盞老眼昏花的桐油燈依舊滋滋地亮。一扇大門靜靜地候在屋檐下,開或者關似乎已無關緊要。時間倒像個無事生非的頑童,或無端地抽走幾塊青瓦,或惡作劇地抹上幾筆滄桑,唯有郁郁蔥蔥的藤藤蔓蔓長長地爬上屋檐,你就不知不覺地生出一種攀比,于是決定揣上幾塊瓦片出門,因為你還不懂得滄桑的味道。

  一顆不安分的心哪里還容得下片刻的依戀之情,屋檐就像個沉默的老人以一種深邃的目光送走你倉促而又燦爛的背影。待你驀然回過頭來望上一眼,屋檐就越發(fā)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發(fā)模糊了,看不見了,唯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在有風有雨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日子里,越來越多的人將你淹沒,越來越多的事情將你困擾,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無奈你身不由己,偶爾你也會躲在某個無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幾聲。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種奢望,一種涌動不止抓肝撓肺的情緒。

  這大抵也算是一種境界。

  浙漸地,在屬于你的詞匯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樣的港灣,寂寂地泊著白天和黑液,讓原本屬于你的自由你的夢想在無聊的張望中悄無聲息地滋長……當你遙遙地恍恍惚惚又看見了自家的屋掩,那個古老的童話式的寓言已經(jīng)在跌宕的血脈里坍塌,可你依舊離滄桑很遠。因而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樣寬廣大地一樣遼闊,讓你的太陽炙烤著你,讓你的月亮濯洗著你,讓世俗的塵埃不斷覆蓋又不斷擦亮你,遠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諦。

  路總是漫無邊際的長。春天風也似的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經(jīng)遠走他鄉(xiāng),踉踉蹌蹌的秋正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預謀著就要爬上你的額際……你的屋檐呢?

  哦,這就是你的屋檐,你一臉的自豪你的屋檐很高,這是你窮盡一生的高度!

  此刻,你正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囟俗谀衬辰帜衬澈囊淮贝髽抢�,它雖然構(gòu)不成現(xiàn)代都市里的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但堅硬的水泥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使你不在乎任何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大雨。

  你已經(jīng)很少出門,你將所有經(jīng)歷的滄桑鎖進記憶的檀木匣子里,間或搬一條小椅坐到黃昏的陽臺上,看雁來雁往云卷云舒,看如血的夕陽怎樣一步步邁下對面的山崗。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境界?!

  是啊,每次仰起你渾濁的雙瞳看到的或許已經(jīng)不再是現(xiàn)在的或者從前的屋檐,但相信每一次仰首已經(jīng)成為你生命中永遠的從容。

(選自《散文》2001·3)

1.如何理解文中劃線的句子。

(1)“待你驀然回過頭來望上一眼,屋檐就越發(fā)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發(fā)模糊了,看不見了,唯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句中“屋檐就越發(fā)矮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些刻的屋檐便是一種奢望”句中的“一種奢望”的含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讀全文,三種境界的階段性及人生特點各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說“每次仰起你渾濁的雙瞳看到的或許已經(jīng)不再是現(xiàn)在或者從前的屋檐”,你如何理解“現(xiàn)在”和“從前”的屋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文的“這大抵是一種境界”“這大抵也算是一種境界”“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境界”三個獨句段便是文章結(jié)構(gòu)的基本標志,全文就是圍繞著這幾個部分展開的。

B.作者認為人生的境界就如同屋檐的境界,只有成功的人生境界才是值得夸耀的,因此屋檐的第三種境界才是值得稱贊的。

C.在屋檐的三種境界中,作者向往后兩種境界,對第一種境界看的較輕,所以篇幅也短。

D.本文的主要觀點是:屋檐的三種境界就是人生的三種境界;并非后一種境界高于前一種境界,作為人生的全部,每一種境界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E.本文使用了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屋檐的意義并非單指房子的屋檐,在不同時期它還象征了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啟東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張敷,字景胤,吳郡人,吳興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沒。年數(shù)歲,問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雖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許歲,求母遺物,而散施已盡,唯得一畫扇,乃緘錄之,每至感思,輒開笥流涕。見從母,常悲感哽咽。
高祖見而愛之,以為世子中軍參軍,數(shù)見接引。永初初,遷秘書郎。嘗在省直,中書令傅亮聞其好學,故過之;敷臥不即起,亮怪而去。
時義恭就太祖求一學義沙門,比沙門求見發(fā)遣,會敷赴假還江陵,太祖謂沙門曰:“張敷應西,當令相載:”及敷辭,上謂曰:“撫軍須一意懷道人,卿可載之,道中可得言晤�!狈蟛环钪�,曰:“臣性不耐雜�!鄙仙醪徽f。
遷正員郎。中書舍人狄當、周赳并管要務,以敷同省名家,欲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詎可輕往邪?”當曰:“吾等并已員外郎矣,何憂不得共坐�!狈笙仍O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遠客�!濒竦仁�。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儀,盡詳緩之致。與人別,執(zhí)手曰:“念相聞。”余響久之不絕。張氏后進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
遷黃門侍郎,始興王浚后軍長史,司徒左長史。未拜,父在吳興亡,自發(fā)都至吳興成服,凡十余日,始進水漿。葬畢,不進鹽菜,遂毀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輒更感慟,絕而復續(xù)。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弊允遣粡屯N雌诙�,時年四十一。
瑯邪顏延之書吊茂度曰:“賢弟子少履貞規(guī),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見慰說,豈謂中年,奄為長往,聞問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門教敦至,兼實家寶,一旦喪失,何可為懷。”其見重如此。世祖即位,詔曰:“司徒故左長史張敷,貞心簡立,幼樹風規(guī)。居哀毀滅,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報美。可追贈侍中�!庇谑歉钠渌臃Q為孝張里。
【小題1】 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乃錄之緘:封存
B.敷赴假還江陵會:正趕上
C.以敷同省名家,欲之詣:拜訪,到……去
D.瑯邪顏延之書茂度曰吊:憑吊
【小題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張敷“孝道淳至”的一組是( )(3分)
①年數(shù)歲,問母所在
②每至感思,輒開笥流涕
③見從母,常悲感哽咽
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雜�!�
⑤葬畢,不進鹽菜,遂毀瘠成疾
⑥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④⑤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敷從小就懂得孝道,雖然生下來就沒有見到過母親,但卻非常想念她,所以當他得到母親的遺物后就收藏起來,每當思念時就拿出來觀看。
B.張敷也是一個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當皇帝讓他帶一個僧人去西行時,他以難以忍受閑雜人為由,拒絕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興。
C.張敷雖不慕權(quán)貴,但對于同官階的狄當、周赳拜訪自己時,卻能以禮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離開了。
D.父親死后,張敷悲傷萬分,當伯父勸他時,他悲傷得就更加厲害了。由于他優(yōu)良的品行,使得瑯邪的顏延之和他結(jié)成了忘年交。
【小題4】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中書令傅亮聞其好學,故過之;敷臥不即起,亮怪而去。(4分)
(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3分)
(3)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chǎn)業(yè),不如仲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張敷,字景胤,吳郡人,吳興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沒。年數(shù)歲,問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雖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許歲,求母遺物,而散施已盡,唯得一畫扇,乃緘錄之,每至感思,輒開笥流涕。見從母,常悲感哽咽。
高祖見而愛之,以為世子中軍參軍,數(shù)見接引。永初初,遷秘書郎。嘗在省直,中書令傅亮聞其好學,故過之;敷臥不即起,亮怪而去。
時義恭就太祖求一學義沙門,比沙門求見發(fā)遣,會敷赴假還江陵,太祖謂沙門曰:“張敷應西,當令相載:”及敷辭,上謂曰:“撫軍須一意懷道人,卿可載之,道中可得言晤�!狈蟛环钪�,曰:“臣性不耐雜。”上甚不說。
遷正員郎。中書舍人狄當、周赳并管要務,以敷同省名家,欲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詎可輕往邪?”當曰:“吾等并已員外郎矣,何憂不得共坐。”敷先設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遠客�!濒竦仁ァF渥該坑鋈绱�。善持音儀,盡詳緩之致。與人別,執(zhí)手曰:“念相聞�!庇囗懢弥唤^。張氏后進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
遷黃門侍郎,始興王浚后軍長史,司徒左長史。未拜,父在吳興亡,自發(fā)都至吳興成服,凡十余日,始進水漿。葬畢,不進鹽菜,遂毀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輒更感慟,絕而復續(xù)。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復往。未期而卒,時年四十一。
瑯邪顏延之書吊茂度曰:“賢弟子少履貞規(guī),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見慰說,豈謂中年,奄為長往,聞問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門教敦至,兼實家寶,一旦喪失,何可為懷。”其見重如此。世祖即位,詔曰:“司徒故左長史張敷,貞心簡立,幼樹風規(guī)。居哀毀滅,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報美�?勺焚浭讨�。”于是改其所居稱為孝張里。
小題1: 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乃錄之緘:封存
B.敷赴假還江陵會:正趕上
C.以敷同省名家,欲之詣:拜訪,到……去
D.瑯邪顏延之書茂度曰吊:憑吊
小題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張敷“孝道淳至”的一組是( )(3分)
①年數(shù)歲,問母所在
②每至感思,輒開笥流涕
③見從母,常悲感哽咽
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雜�!�
⑤葬畢,不進鹽菜,遂毀瘠成疾
⑥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④⑤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敷從小就懂得孝道,雖然生下來就沒有見到過母親,但卻非常想念她,所以當他得到母親的遺物后就收藏起來,每當思念時就拿出來觀看。
B.張敷也是一個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當皇帝讓他帶一個僧人去西行時,他以難以忍受閑雜人為由,拒絕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興。
C.張敷雖不慕權(quán)貴,但對于同官階的狄當、周赳拜訪自己時,卻能以禮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離開了。
D.父親死后,張敷悲傷萬分,當伯父勸他時,他悲傷得就更加厲害了。由于他優(yōu)良的品行,使得瑯邪的顏延之和他結(jié)成了忘年交。
小題4: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中書令傅亮聞其好學,故過之;敷臥不即起,亮怪而去。(4分)
(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3分)
(3)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chǎn)業(yè),不如仲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紹興一中分校高二12月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zhì)厚,少緣飾。少孤,事母孝,舉進士,不忍去左右,自負母入京師。既擢第,母亡,廬墓側(cè),食不鹽酪,藉無茵席。服除,以窶困調(diào)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聞,擢補龍武軍錄事參軍。德秀不及親在而取,不肯婚,人以為不可絕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為?”初,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有盜系獄,會虎為暴,盜請格虎自贖,許之。吏曰:“彼詭計,且亡去,無乃為累乎?”德秀曰:“許之矣,不可負約。即有累,吾當坐,不及余人�!泵魅毡I尸虎還,舉縣嗟嘆。玄宗在東都,酉甫五風樓下,命三百里縣令、刺史各以聲樂集。是時頗言且第勝負,加賞黜。德秀惟樂工數(shù)十人,聯(lián)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為歌也。帝聞,異之,嘆曰“賢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祿,悉衣食人之孤遺者。歲滿,笥余一縑,駕柴車去。愛陸源佳山水,乃定居。不為墻垣扃鑰,家無仆妾。歲饑,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飫。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碧K源明常語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天寶十三載卒,家惟枕履簞瓤而已。
《新唐書·元德秀傳》
注:①擢第:登第,單進士。②酉甫:音pú,合聚飲食。③笥:音sì,盛衣物的竹器。④飫:音yù,飽。
【小題1】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政惠:仁慈
B.德秀自之乳:喂養(yǎng)
C.益請虎自贖格:擊打
D.吾當,不及余人坐,受牽連
【小題2】下列對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舉進士,不忍去左右,自負母入京師——為國為親,忠孝兩全。
B.許之矣,不可負約——一諾千金,言而有信。
C.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襖——寬厚不羈,不論貴賤。
D.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豁達自任,志向高雅。
【小題3】下列敘述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項是(   )
A.元德秀不忍離開母親,就背著母親去京城入試。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任南和縣尉,后升任龍武軍錄事參軍。
B.元德秀為官所得俸祿全部用于撫養(yǎng)孤獨無依的人,任滿的時候,他是趕著柴車離開的,他死的時候,家中只有最起碼的生活用具。
C.元德秀在陸源為官定居的時候,縱情山水,常彈琴、喝酒、寫文章以自娛。
D.元德秀任魯山縣令時,不怕獲罪,批準一個被關押的盜賊殺虎自贖。
第II卷(非選擇題  76分)
【小題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4分)
                                                                        
(2)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4屆浙江省分高二12月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zhì)厚,少緣飾。少孤,事母孝,舉進士,不忍去左右,自負母入京師。既擢第,母亡,廬墓側(cè),食不鹽酪,藉無茵席。服除,以窶困調(diào)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聞,擢補龍武軍錄事參軍。德秀不及親在而取,不肯婚,人以為不可絕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為?”初,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有盜系獄,會虎為暴,盜請格虎自贖,許之。吏曰:“彼詭計,且亡去,無乃為累乎?”德秀曰:“許之矣,不可負約。即有累,吾當坐,不及余人�!泵魅毡I尸虎還,舉縣嗟嘆。玄宗在東都,酉甫五風樓下,命三百里縣令、刺史各以聲樂集。是時頗言且第勝負,加賞黜。德秀惟樂工數(shù)十人,聯(lián)袂歌《于蔿于》�!队谑l于》者,德秀所為歌也。帝聞,異之,嘆曰“賢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祿,悉衣食人之孤遺者。歲滿,笥余一縑,駕柴車去。愛陸源佳山水,乃定居。不為墻垣扃鑰,家無仆妾。歲饑,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飫。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碧K源明常語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天寶十三載卒,家惟枕履簞瓤而已。

《新唐書·元德秀傳》

注:①擢第:登第,單進士。②酉甫:音pú,合聚飲食。③笥:音sì,盛衣物的竹器。④飫:音yù,飽。

1.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政惠:仁慈

B.德秀自之乳:喂養(yǎng)

C.益請虎自贖格:擊打

D.吾當,不及余人坐,受牽連

2.下列對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舉進士,不忍去左右,自負母入京師——為國為親,忠孝兩全。

B.許之矣,不可負約——一諾千金,言而有信。

C.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襖——寬厚不羈,不論貴賤。

D.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豁達自任,志向高雅。

3.下列敘述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項是(   )

A.元德秀不忍離開母親,就背著母親去京城入試。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任南和縣尉,后升任龍武軍錄事參軍。

B.元德秀為官所得俸祿全部用于撫養(yǎng)孤獨無依的人,任滿的時候,他是趕著柴車離開的,他死的時候,家中只有最起碼的生活用具。

C.元德秀在陸源為官定居的時候,縱情山水,常彈琴、喝酒、寫文章以自娛。

D.元德秀任魯山縣令時,不怕獲罪,批準一個被關押的盜賊殺虎自贖。

第II卷(非選擇題  76分)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4分)

                                                                        

(2)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問題。
夜讀周莊           許陽
白天的周莊太喧鬧,太嘈雜,成了一個擁滿趕集人的商業(yè)街。就像一個大家閨秀,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時是那樣的貞淑嫻靜,一旦嫁為了商人婦,便失去了往日的風韻。所以,陳逸飛無不傷感地說,是他害了周莊。
黑夜,容易使人尋覓到細雨江南的靈氣。到了夜晚,游客們走得差不多了,一家家的店鋪都打烊了,周莊洗盡了風塵,褪盡了鉛華,才歸還她天然無雕飾的純真素顏與本來模樣。夜晚的周莊,才是真正的周莊。
吮吸著濕潤的空氣,獨自一個人走在周莊的街道上。夜色漸濃,月華如水,在古鎮(zhèn)的老屋和石板上肆意傾瀉。遠處的房子,只能看見黯黯的輪廓,近處的老屋,則如一幅明暗色彩比照的水墨畫,被磨得滑滑的石板也泛著幽幽的光。四周靜靜的,只有自己腳踏石板的聲音清脆地傳向遠方。
說是街道,其實寬些的就是小河垂柳依依的堤岸,偶有一兩條遲歸的小船緩緩駛過,搖碎一片片波光瀲影,窄些的是小鎮(zhèn)的胡同,兩側(cè)房屋幾乎伸手可觸,這使人想起那句“頭頂一線天,腳踏青石板”是何等的傳神與精辟!身處暮色里的周莊,突然很想回到那不諳世事的孩童時代,一邊走一邊用手里的樹枝劃過蒼老的墻壁,哼著歌謠,聽從遠處人家傳來的幾聲犬吠。
周莊的燈籠亮起來了。掛成一排的大紅燈籠,是夜周莊詩意朦朧的最亮。青瓦白墻,一旦配上這串串燈籠,古樸典雅便立刻從骨子里透露而出。燈光輝映著腳下潺潺的流水,盈盈水波又飄搖著夜泊的小船,千年古鎮(zhèn)已經(jīng)從熙熙攘攘中真正回歸。豪華恢弘的沈廳安靜了,精致典雅的張廳也關上了古老的大門,唯有門前的大紅燈籠,在不倦地訴說著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們曾經(jīng)的顯赫與非凡。
吹著細細的晚風,我長時間在雙橋邊踱步,又在橋上靜坐。雙橋,這是陳逸飛的雙橋。在陳逸飛的筆下,雙橋古樸、空靈,你可以感覺得到,她的每一條石縫間都鐫刻著幾個世紀的古風和遺韻。一幅《故鄉(xiāng)的回憶》,人們才格外注意到了中國還有像周莊這樣美麗的地方。要是徐志摩能來這里,會不會又有再別雙橋的另一番韻味與感慨呢?
小小的周莊,算上雙橋在內(nèi)竟然有十四座橋。不必說那被稱為“升官發(fā)財橋”的富安橋,也不必再說那已更名為外婆橋的梯云橋,無論哪座橋,看到了橋一定會看到樹,看到了樹也就看到了頭頂?shù)拿髟屡c星空。
周莊的夜,是美麗的夜,由小橋流水、青瓦白墻與柔柔的月光、紅紅的燈籠所構(gòu)成。這是一幅出自王摩詰的畫卷,這是一種莊禪的意境。周莊的夜,是醉人的夜,如果把她稱為一位銀發(fā)的老人,她在寧靜中釋放著積淀經(jīng)年的安詳與悠閑;如果把她看作是一個恬靜的少女,她就在清風里展現(xiàn)著她的婉麗與嬌柔。
站在石拱高高的報恩橋上,與周莊拉開一段距離,回望著周莊的座座老屋、點點燈火,思緒在不覺間已經(jīng)穿越了幾多流水的往事,幾重渺遠的時空。
夜深了,降下陣陣涼意,夜涼如水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靜靜地走過一個個老屋,穿過一座座小橋,還是忍不住地回頭。我知道,與臨走時說還會再來的三毛一樣,自己是扔不下身后的那一片風景。
好吧,那就回去,做一個小橋當枕、水面為床的甜甜的夢。
注:①陳逸飛:上海青年畫家。他來到偏僻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周莊,發(fā)現(xiàn)了一座石拱橋和一座石梁橋聯(lián)袂而成的雙橋,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創(chuàng)作了一幅聞名遐邇的油畫《雙橋》,給九百歲的古鎮(zhèn)周莊插上翅膀,讓全世界人民都能領略到古鎮(zhèn)周莊的旖旎風光。
【小題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文章開頭將白天的周莊新奇巧妙地比作“失去了往日風韻的商人婦”,運用欲抑先揚的手法,流露出作者對白天的周莊的傷感之情。
B.作者寫白天的周莊惜墨如金,語言簡潔;而寫夜晚的周莊則濃墨重彩,精心選取了夜晚的街道、燈籠、小橋來表現(xiàn)周莊本來的特點。
C.文中寫周莊的橋表現(xiàn)了周莊的水鄉(xiāng)特色,也寫出了周莊因橋的形態(tài)各異而美麗的特點。
D.作者把周莊的夜比作王維的畫卷、銀發(fā)的老人、恬靜的少女,寫出了周莊獨特的美,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E.文章最后兩段既寫出了周莊水鄉(xiāng)的特點,又表達了作者對周莊的眷戀之情,再次表明在夜晚才能更好地解讀周莊的美。
【小題2】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理解下列詞句的意義。(6分)
(1)“千年古鎮(zhèn)已經(jīng)從熙熙攘攘中真正回歸”一句中“回歸”的含義是什么?(2分)
(2)“雙橋,這是陳逸飛的雙橋”在文中有什么含意?(4分)
【小題3】請用簡明的語言分條概括夜晚周莊的特點。(6分)
【小題4】美麗的周莊因為過渡的商業(yè)開發(fā)而在白天失去了本來的美麗。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問題。
夜讀周莊           許陽
白天的周莊太喧鬧,太嘈雜,成了一個擁滿趕集人的商業(yè)街。就像一個大家閨秀,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時是那樣的貞淑嫻靜,一旦嫁為了商人婦,便失去了往日的風韻。所以,陳逸飛無不傷感地說,是他害了周莊。
黑夜,容易使人尋覓到細雨江南的靈氣。到了夜晚,游客們走得差不多了,一家家的店鋪都打烊了,周莊洗盡了風塵,褪盡了鉛華,才歸還她天然無雕飾的純真素顏與本來模樣。夜晚的周莊,才是真正的周莊。
吮吸著濕潤的空氣,獨自一個人走在周莊的街道上。夜色漸濃,月華如水,在古鎮(zhèn)的老屋和石板上肆意傾瀉。遠處的房子,只能看見黯黯的輪廓,近處的老屋,則如一幅明暗色彩比照的水墨畫,被磨得滑滑的石板也泛著幽幽的光。四周靜靜的,只有自己腳踏石板的聲音清脆地傳向遠方。
說是街道,其實寬些的就是小河垂柳依依的堤岸,偶有一兩條遲歸的小船緩緩駛過,搖碎一片片波光瀲影,窄些的是小鎮(zhèn)的胡同,兩側(cè)房屋幾乎伸手可觸,這使人想起那句“頭頂一線天,腳踏青石板”是何等的傳神與精辟!身處暮色里的周莊,突然很想回到那不諳世事的孩童時代,一邊走一邊用手里的樹枝劃過蒼老的墻壁,哼著歌謠,聽從遠處人家傳來的幾聲犬吠。
周莊的燈籠亮起來了。掛成一排的大紅燈籠,是夜周莊詩意朦朧的最亮。青瓦白墻,一旦配上這串串燈籠,古樸典雅便立刻從骨子里透露而出。燈光輝映著腳下潺潺的流水,盈盈水波又飄搖著夜泊的小船,千年古鎮(zhèn)已經(jīng)從熙熙攘攘中真正回歸。豪華恢弘的沈廳安靜了,精致典雅的張廳也關上了古老的大門,唯有門前的大紅燈籠,在不倦地訴說著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們曾經(jīng)的顯赫與非凡。
吹著細細的晚風,我長時間在雙橋邊踱步,又在橋上靜坐。雙橋,這是陳逸飛的雙橋。在陳逸飛的筆下,雙橋古樸、空靈,你可以感覺得到,她的每一條石縫間都鐫刻著幾個世紀的古風和遺韻。一幅《故鄉(xiāng)的回憶》,人們才格外注意到了中國還有像周莊這樣美麗的地方。要是徐志摩能來這里,會不會又有再別雙橋的另一番韻味與感慨呢?
小小的周莊,算上雙橋在內(nèi)竟然有十四座橋。不必說那被稱為“升官發(fā)財橋”的富安橋,也不必再說那已更名為外婆橋的梯云橋,無論哪座橋,看到了橋一定會看到樹,看到了樹也就看到了頭頂?shù)拿髟屡c星空。
周莊的夜,是美麗的夜,由小橋流水、青瓦白墻與柔柔的月光、紅紅的燈籠所構(gòu)成。這是一幅出自王摩詰的畫卷,這是一種莊禪的意境。周莊的夜,是醉人的夜,如果把她稱為一位銀發(fā)的老人,她在寧靜中釋放著積淀經(jīng)年的安詳與悠閑;如果把她看作是一個恬靜的少女,她就在清風里展現(xiàn)著她的婉麗與嬌柔。
站在石拱高高的報恩橋上,與周莊拉開一段距離,回望著周莊的座座老屋、點點燈火,思緒在不覺間已經(jīng)穿越了幾多流水的往事,幾重渺遠的時空。
夜深了,降下陣陣涼意,夜涼如水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靜靜地走過一個個老屋,穿過一座座小橋,還是忍不住地回頭。我知道,與臨走時說還會再來的三毛一樣,自己是扔不下身后的那一片風景。
好吧,那就回去,做一個小橋當枕、水面為床的甜甜的夢。
注:①陳逸飛:上海青年畫家。他來到偏僻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周莊,發(fā)現(xiàn)了一座石拱橋和一座石梁橋聯(lián)袂而成的雙橋,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創(chuàng)作了一幅聞名遐邇的油畫《雙橋》,給九百歲的古鎮(zhèn)周莊插上翅膀,讓全世界人民都能領略到古鎮(zhèn)周莊的旖旎風光。
小題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文章開頭將白天的周莊新奇巧妙地比作“失去了往日風韻的商人婦”,運用欲抑先揚的手法,流露出作者對白天的周莊的傷感之情。
B.作者寫白天的周莊惜墨如金,語言簡潔;而寫夜晚的周莊則濃墨重彩,精心選取了夜晚的街道、燈籠、小橋來表現(xiàn)周莊本來的特點。
C.文中寫周莊的橋表現(xiàn)了周莊的水鄉(xiāng)特色,也寫出了周莊因橋的形態(tài)各異而美麗的特點。
D.作者把周莊的夜比作王維的畫卷、銀發(fā)的老人、恬靜的少女,寫出了周莊獨特的美,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E.文章最后兩段既寫出了周莊水鄉(xiāng)的特點,又表達了作者對周莊的眷戀之情,再次表明在夜晚才能更好地解讀周莊的美。
小題2: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理解下列詞句的意義。(6分)
(1)“千年古鎮(zhèn)已經(jīng)從熙熙攘攘中真正回歸”一句中“回歸”的含義是什么?(2分)
(2)“雙橋,這是陳逸飛的雙橋”在文中有什么含意?(4分)
小題3:請用簡明的語言分條概括夜晚周莊的特點。(6分)
小題4:美麗的周莊因為過渡的商業(yè)開發(fā)而在白天失去了本來的美麗。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敘小修詩袁宏道弟小修,少也慧,獨喜讀老子、莊周、列御寇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既長,膽量愈廓,識見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泛舟西陵,走馬塞上,窮覽燕、趙、齊、魯、吳、越之地,足跡所至,幾半天下,而詩文亦因之以日進。大都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間有佳處,亦有疵處,佳處自不必言,即疵處亦多本色獨造語。然予則極喜其疵處;而所謂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飾蹈襲為恨,以為未能盡脫近代文人氣習故也。
  我的弟弟小修,從小就很聰慧,唯獨喜歡讀老子、莊周、列御寇幾家的著作,他都自己作注解,其中多有言外之趣。長大后,器量愈加壯闊,見識更加開朗,鮮明的以豪杰自命。于是泛舟于長江之上,馳馬奔走塞外,遍覽燕、趙、齊、魯、吳、越這些地方,他的足跡所到之處,幾乎遍及半個天下,而他的詩文也因此一天天長進。他的詩文大都獨立抒發(fā)自己的性情,不為固定的格式套路所束縛,如果不是從自己心中自然流露出來,就不愿下筆寫作。他的詩文之中有優(yōu)點,也有瑕疵,有點自是不必待言,就是瑕疵之處也多質(zhì)樸自然自我獨創(chuàng)的語言�?墒俏覅s極為喜歡他詩文的瑕疵之處;這是因為我認為所謂的好的地方,還不能避免矯飾雕琢和沿襲模仿的缺憾,還沒能完全擺脫近代文人的風氣習慣呀。
  蓋詩文至近代而卑極矣,文欲準于秦、漢,詩則必欲準于盛唐,剿襲模擬,影響步趨,見人有一語不相肖者,則共指以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準秦、漢矣,秦、漢人曷嘗字字學《六經(jīng)》歟?詩準盛唐矣,盛唐人曷嘗字字學漢、魏歟?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所以可貴,原不可以優(yōu)劣論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則必不可無,必不可無,雖欲廢焉而不能;雷同則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則雖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謂今之詩文不傳矣。其萬一傳者,或今閭閻婦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類,猶是無聞無識真人所作,故多真聲,不效顰于漢、魏,不學步于盛唐,任性發(fā)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樂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大概詩文到近代已變得卑弱極了,文章想要以秦漢的為標準,詩歌則一定要以盛唐的為標準,抄襲模仿,亦步亦趨,看到某人有一句話與前人的不相似,就一齊指責,認為是沒入門不得法的歪門邪道。卻不知文章以秦漢為標準,而秦朝漢朝的人又何嘗一字一句學習了《六經(jīng)》呢?詩歌以盛唐為標準,盛唐人何嘗一字一句模仿了漢魏的呢?只不過時代有盛衰興亡,可是方法并不沿襲不變,(每個時代的詩文)各自窮盡它的變化,各自盡情表現(xiàn)它的意趣,才因此而可貴,原來并不能以好壞來評定啊。況且世上的事物,獨立存在的就一定不能沒有,一定不能缺少,那么即使想要廢棄它也辦不到。雷同的卻可以沒有,可以沒有,那么即使想要留存下來也無法辦到。因此我說如今的詩文難以流傳啊。其中一萬篇中有一篇能流傳下來的,或許就是現(xiàn)在民間婦女小孩所唱的《擘破玉》、《打草竿》之類的民歌,像這樣沒有見聞學識的率真之人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所以多真實的心聲,不效法漢魏,不模仿盛唐,而是聽憑自然本性地行事發(fā)展,還能夠與人的喜怒哀樂愛好愿望相連通,這是值得高興的。
  蓋弟既不得志于時,多感慨;貧復不任貧,病復不任病,故多愁。愁極則吟,故嘗以貧病無聊之苦,發(fā)之于詩,每每若哭若罵,不勝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讀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語,自能感人,是謂真詩,可傳也。而或者猶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隨境變,字逐情生,但恐不達,何露之有?窮愁之時,痛哭流涕,顛倒反覆,不暇擇音,怨矣,寧有不傷者?且燥濕異地剛?cè)岙愋匀舴騽刨|(zhì)而多懟峭急而多露是之謂楚風又何疑!
  我的弟弟因為不得志于時,所以多感慨;貧困又不能安于貧困,疾病又不能聽任疾病,所以多憂愁。憂愁到了極點就吟詩,所以常常把貧病無奈的苦楚,抒發(fā)到詩歌當中,常常如哭如笑,充滿了他哀嘆人生、感慨失意的情感。我讀了,為之感到悲傷。大概情感極為真實的語言,自然能讓人感動,這就是真正的詩,是可以流傳的�?墒怯腥诉€是把太過直露作為他詩文的毛病,卻不知感情跟著情境的變化而變化,文字隨著情感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只擔心文字不能表達出感情,哪里有什么直露呢?窮困愁苦的時候,痛哭流淚,語言顛倒反復,無暇顧及,這種哀怨不滿,哪里有不傷心難過的呢(意思是情之所至,不可能還能有意克制、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過分傷痛。這是儒家中庸詩教的原則)?況且不同的地方干燥潮濕的情況就不一樣,不同秉性的人會有剛強柔和的性格的不同,至于那剛勁樸質(zhì)而多怨憤,嚴厲急躁而直白,這叫做楚人的風格,又有什么疑義的呢!
  【注】①小修:即袁中道,字小修,湖北公安縣人。與其兄宗道、宏道都是明朝文學家。本文是袁宏道對其弟創(chuàng)作的評述,有刪節(jié)。②懟(duì)怨恨。  
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剿襲模擬,影響步趨——影響:模仿,仿效。
B.不能不以粉飾蹈襲為恨——粉飾:修飾,雕琢(文辭)。
C.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升降:盛衰,興亡。
D.不勝其哀生失路之感——失路:失勢,失去依靠。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然予則極喜疵處——自今已往,吾無意于人世矣
B.《擘破玉》《打草竿》類——郯子徒,其賢不及孔子
C.不效顰漢、魏——臣誠恐見欺王而負趙
D.予讀悲之——未有封侯之賞,聽細說
3.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一項是(     )
A.且燥濕異/地剛?cè)幔愋匀舴騽刨|(zhì)/而多懟峭急/而多露是之/謂楚風/又何疑
B.且燥濕異地/剛?cè)岙愋裕舴騽刨|(zhì)而多懟/峭急而多露/是之謂楚風/又何疑
C.且燥濕/異地剛?cè)幔愋匀舴颍瘎刨|(zhì)而多懟/峭急而多露是之謂/楚風又何疑
D.且燥濕異地/剛?cè)岙愋裕舴騽刨|(zhì)/而多懟峭/急而多露是之謂/楚風/又何疑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大都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知文準秦、漢矣,秦、漢人曷嘗字字學《六經(jīng)》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或者猶以太露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袁宏道為什么對他弟弟的詩文竟是“極喜其疵處”?可見他抱有怎樣文學主張?結(jié)合全文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