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選項中,兩組句子的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沛公安在? B.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②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C.①甚矣吾不知人也 ②甚哉,水之為利害也 D.①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②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0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選項中,兩組句子的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
A.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沛公安在?
B.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②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C.①甚矣吾不知人也 ②甚哉,水之為利害也
D.①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②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①君何以知燕王?②沛公安在? |
B.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②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
C.①甚矣吾不知人也②甚哉,水之為利害也 |
D.①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②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疆,國僵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子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秦伐韓,軍于閼與(閼與: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順西北)。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庇终贅烦硕鴨栄�,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鼻剀娷娢浒参�,集解徐廣曰:“屬魏郡,在邯鄲西�!鼻剀�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nèi)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斧質(zhì)之誅�!壁w奢曰:“胥后令邯鄲�!痹S歷復(fù)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對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
(3)從文言句式看,下面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趙奢“膽識謀略不凡”的一組是
[ ]
①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④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
⑤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
⑥趙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趙奢任田部吏時,有膽有識,敢于堅持原則,依法從嚴懲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舊惡,以德報怨,在國君面前推薦趙奢,讓其負責管理全國賦稅。
C.面對強秦伐韓,在是否援韓的問題上,趙國應(yīng)付對之策難定時,趙奢力主救韓,表現(xiàn)了非凡的膽識。
D.秦軍的奸細潛入趙軍營區(qū),趙奢趁此施計,讓其被表象蒙騙,中圈套而歸,終使秦軍大敗。
(6)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疆,國僵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子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秦伐韓,軍于閼與(閼與: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順西北)。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庇终贅烦硕鴨栄桑瑯烦藢θ缌H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秦軍軍武安西,集解徐廣曰:“屬魏郡,在邯鄲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nèi)之�!痹S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壁w奢曰:“請受令�!痹S歷曰:“請就斧質(zhì)之誅�!壁w奢曰:“胥后令邯鄲�!痹S歷復(fù)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對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
(3)從文言句式看,下面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趙奢“膽識謀略不凡”的一組是
[ ]
①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④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
⑤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
⑥趙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趙奢任田部吏時,有膽有識,敢于堅持原則,依法從嚴懲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舊惡,以德報怨,在國君面前推薦趙奢,讓其負責管理全國賦稅。
C.面對強秦伐韓,在是否援韓的問題上,趙國應(yīng)付對之策難定時,趙奢力主救韓,表現(xiàn)了非凡的膽識。
D.秦軍的奸細潛入趙軍營區(qū),趙奢趁此施計,讓其被表象蒙騙,中圈套而歸,終使秦軍大敗。
(6)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下學期月考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9分 每小題3分)
吳道南,字會甫,崇仁人。萬歷十七年進士及第。授編修,進左中允。直講東宮,太子偶旁矚,道南即輟講拱俟,太子為改容。歷左諭德少詹事。擢禮部右侍郎,署部事。歷城、高苑牛產(chǎn)犢,皆兩首兩鼻,道南請盡蠲山東諸稅,召還內(nèi)臣,又因災(zāi)異言貂珰斂怨,乞下詔罪己,與天下更新。皆不報。尋請追謚建文朝忠臣。
道南遇事有操執(zhí),明達政體。朝鮮貢使請市火藥,道南執(zhí)不予。土魯番貢玉,道南亦請勿納。遼東議開科試士,道南以巖疆當重武,格不行。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yù)機務(wù),與方從哲并命。三辭而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謝乃蒞任。帝不視朝久,皆先蒞任。道南至,不獲見,不敢入直。同官從哲為言,帝令先視事,道南疏謝。迨帝因“梃擊”之變,召見群臣慈寧宮。道南始得面謝,自是不獲再見。
織造中官劉成死,遣其黨呂貴往護,貴嗾奸民留己督造。中旨許之,命草敕。道南偕從哲爭,且詢疏所從進,請永杜內(nèi)降,弗聽。鄱陽故無商稅,中官為稅使,置關(guān)湖口征課。道南極言傍湖舟無所泊,多覆沒,請罷關(guān)勿征,亦不納。
道南輔大政不為詭隨,頗有時望。歲丙辰,偕禮部尚書劉楚先典會試。吳江舉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書,而賄禮部吏,與同里趙鳴陽聯(lián)號舍。其首場七篇,自坊刻外,皆鳴陽筆也。榜發(fā),同和與鳴陽皆中式,都下為之大嘩。道南等亟檢舉,乃詔令復(fù)試。同和竟日構(gòu)一文。下吏,戍煙瘴,鳴陽亦除名。
先是,湯賓尹科場事,實道南發(fā)之,其黨側(cè)目。御史李嵩、周師旦遂連章論道南,而給事中劉文炳攻尤力。道南不能堪,言:“臺諫劾閣臣,職也,然未有肆口嫚罵者。臣辱國已甚,請立罷黜。”御史韓浚、硃堦亦詆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門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猶勉留會繼母訃至乃賜道里費遣行人護歸居二年卒。
(選自《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道南即輟講拱俟輟:停止 |
B.減免乞下詔罪己,與天下更新。皆不報。報 :回復(fù) |
C.帝不視朝久,皆先蒞任蒞:到 |
D.傍湖舟無所泊,多覆沒覆:滅亡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太子為改容 |
B.三辭而不允 |
C.久之始入朝 |
D.且詢疏所從進 |
迨帝因“梃擊”之變 道南極言傍湖舟無所泊
3.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現(xiàn)吳道南“盡忠職守”的一組是(3分)
①道南請盡蠲山東諸稅 ②不獲見,不敢入直
③道南偕從哲爭 ④偕禮部尚書劉楚先典會試
⑤湯賓尹科場事,實道南發(fā)之 ⑥臣辱國已甚,請立罷黜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道南在東宮給太子講學時,太子有時不專心,他就設(shè)法讓太子集中精神聽講。 |
B.道南乘著歷城、高苑發(fā)生怪異的事情,建議召回宦官,并乞求皇帝降下罪已詔,和天下人一起除舊布新。 |
C.道南敢于直諫,但他在朝廷任職,卻只被皇上召見一次,一生沒有得到重用。 |
D.道南因為揭發(fā)湯賓尹科場事,受到了御史李嵩、周師旦等人的攻擊,他憤而辭職。 |
5.斷句和翻譯。(10分)
⑴請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御史韓浚、硃堦亦詆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門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猶勉留會繼母訃至乃賜道里費遣行人護歸居二年卒。
⑵請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朝鮮貢使請市火藥,道南執(zhí)不予。(3分)
②臺諫劾閣臣,職也,然未有肆口嫚罵者。(3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陜西榆林實驗中學高二上期期末考試語文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漢語文有很多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具有四聲。四聲(平、上、去、入)歸納成為平聲(陰平、陽平)和仄聲(上、去、入)兩大聲類,而這就是構(gòu)成詩文學的最基本的音調(diào)聲律的重要因子。
漢語本身具有的“四聲平仄”的內(nèi)在特質(zhì),經(jīng)過文學大師們長期的運用實踐,加上了六朝時代佛經(jīng)翻譯工作的盛行,由梵文的聲韻之學的啟示,漢文的聲韻學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于是詩人們開始自覺地、有意識地安排詩的格律。齊粱至隋唐之間,詩的格律逐步達到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格律詩臻于完美。這完全是一種學術(shù)和藝術(shù)的歷史發(fā)展的結(jié)果,把它看成人為的“形式主義”,是一種反科學的錯覺。
至唐末期,詩的格律的發(fā)展達到最高點,再要發(fā)展,若仍在五、七言句法以內(nèi)尋索新境地,已不可能,于是借助于音樂曲調(diào)藝術(shù)的繁榮,便生發(fā)開擴而產(chǎn)生詞這一新體裁。歷史上的無數(shù)語言音律藝術(shù)大師們,從此得到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于中可以馳騁他們的才華智慧。這就可以理解,詞乃是漢語詩文學發(fā)展的最高形式。后來又有了曲。元曲與宋詞,其實都是“曲子詞”,不過宋以‘詞’為名,元以“曲”為名,本質(zhì)原是一個;所不同者,元曲發(fā)展了襯字法,將原來宋詞調(diào)中個別的平仄韻合押法普遍化,采用了聯(lián)套法和代言體,因而趨向“散文化”,鋪敘成份加重,將宋之雅詞體變?yōu)樗椎潴w,俗語俚諺,大量運用;諧笑調(diào)謔,亦所包容。但從漢語詩文學格律美的發(fā)展上講,元曲并沒有超越宋詞的高度,或者說,曲對詞并未有像詞對詩那樣的格律發(fā)展。
明確了上述脈絡(luò),就會知道要欣賞詞,首先要從格律美的角度去領(lǐng)略賞。離開這一點而侈談詞的藝術(shù),很容易流為膚辭泛語。眾多詞調(diào)的格律,千變?nèi)f化,一字不能隨意增減,不能錯用四聲平仄,因為它是歌唱文學,按譜制詞,所以叫做“填詞”。 格律的規(guī)定十分嚴格,詞人作家第一就要精于審音辨字。這就決定了他每一句每一字的遣詞選字的運籌,正是在這種精嚴的規(guī)定下見出了他的駕馭語文音律的真正工夫。正因此故,“青山”“碧蜂”“翠巒”“黛岫”這些變換的詞語才被詞人們選用。不懂這一道理,見了‘落日”“夕曛”‘晚照”“斜陽”“余暉”,也會覺得奇怪,以為這不過是墨客騷人的“習氣”,天生好“玩弄”文字。然后,還要懂得,由音定字,變化組聯(lián),又生無窮奇致妙趣�!扒嘞觥薄氨搪洹�,意味不同;“征雁”“飛鴻”,神情自異;“落英”繽紛,并非等同于“斷紅”狼藉。漢字的涵義淵繁,聯(lián)想豐富,使得詩詞極其變化多姿之能事。我們要講欣賞,應(yīng)該細心玩味其間的極為精微的分合同異�!昂⒕兹A”與“咬文嚼宇”,雖然造語雅俗有分,卻是道著了賞會漢字文學的最為關(guān)鍵的一點。
【小題1】下列關(guān)于“詩的格律發(fā)展脈絡(luò)”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漢語本身具有的“四聲平仄”的內(nèi)在特質(zhì)是詩的格律形成的原因之一。 |
B.齊梁至隋唐之間,詩的格律逐步達到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
C.至唐后期,詩的格律的發(fā)展達到最高點,如不另尋他途,已難突破。 |
D.由于語言音律藝術(shù)大師們的努力,格律發(fā)展到詞,進入了一個新天地。 |
A.平聲和仄聲是構(gòu)成詩詞文學最基本的音調(diào)聲律的重要因素。 |
B.詩具有格律美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學術(shù)和藝術(shù)的歷史發(fā)展的結(jié)果。 |
C.和唐詩相比,元曲大量使用俗語俚諺,這是它更具有散文化特點的主要原因。 |
D.如果不能從格律美的角度欣賞詩詞,那就不能真正領(lǐng)略詞的精妙。 |
A.音樂曲調(diào)藝術(shù)的繁榮是詞這一新體裁能形成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
B.元曲和宋詞雖然本質(zhì)相同,但元曲在藝術(shù)上遠遠沒有達到宋詞的高度。 |
C.詞作家要精于審音辨字,是因為詞對格律的要求很嚴格,不能錯用四聲平仄。 |
D.“青宵”“碧落”兩個詞詞義相同,但在不同的詩詞中,其意味卻不相同。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們曾一直以為心肌細胞屬于“終末分化細胞”,即這種細胞的壽命與人一樣,從人出生后便不再分裂繁殖,數(shù)量保持不變。但瑞典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已經(jīng)證明人體的心肌細胞能以每年1%的比率更新。這為利用人工方法刺激心臟自我修復(fù)帶來了希望,甚至有可能讓“心臟移植”成為歷史。
利用碳元素的衰變周期來測定時間,是考古學上最普遍的方法。近年來,科學家將該技術(shù)應(yīng)用到動物身上來測定細胞的更新速率,但由于危險性和道德倫理的原因,不能在人身上直接使用該技術(shù)。而瑞典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喬納森·費瑞森和他的同事們,則利用非常巧妙的方法,間接地把這項技術(shù)“實施”在人類身上。
費瑞森介紹說,上世紀60年代是人類進行核試驗最頻繁的時期,那些在荒漠中爆炸的原子彈不僅在歷史中留下了記憶,在人類身上也留下了痕跡�!袄鋺�(zhàn)時期的地面核試驗,催生了純粹自然環(huán)境下并不存在的碳-14(碳元素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地球是一個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食物鏈底端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這種元素攝入體內(nèi),動物又通過食用植物再將它攝入,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則通過食用植物和動物,以及呼吸作用等方式,將它留存在體內(nèi)�!备鶕�(jù)這一特點,推斷人體細胞在DNA的分裂過程中勢必會受到碳-14的干擾,也就是說在人類核試驗后出生的人體DNA中應(yīng)該有碳-14。
費瑞森說:“根據(jù)心肌細胞不可再生理論,在碳-14進入食物鏈之前,也就是在人類核試驗之前出生的人,心肌細胞內(nèi)不會有碳-14。”但費瑞森的小組對那些在核試驗之前出生的人進行檢測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部分心肌細胞同樣含有這種元素,“說明這些含有碳-14的心肌細胞是參加試驗者后天產(chǎn)生的,即心肌細胞是具有再生和更新能力的”。
同時,費瑞森說,通過實驗還發(fā)現(xiàn)了心肌細胞的更新速率,“心肌細胞隨著年齡增長而更新速率減慢,當25歲時每年有1%心肌細胞更新,而到75歲這一數(shù)字降到0.45%”。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人在50歲的時候,其心肌細胞中大約有55%的年齡也是“50歲”,而剩下的45%則要平均“年輕”6歲,從整個生命周期看,心臟要比人的實際壽命年輕4歲。
對這一實驗結(jié)果,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心臟研究專家查理·莫瑞評論為是“近年來心血管醫(yī)學方面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他說:“我們一直將心肌細胞定義為不可再生細胞,直到現(xiàn)在醫(yī)學院的教材仍然如此,今天我們終于可以為這一爭論已久的話題畫上句號�!倍M瑞森則說,新發(fā)現(xiàn)還讓人們看到了心臟病治療的新希望——即通過加速心肌細胞更新來替代受損的心肌組織。
美國科學家在4月份出版的美國《發(fā)育細胞》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稱,如果對心臟施以必要的刺激,就可能“喚醒”心肌的自我更新機制,從而使心臟變成一部“永動機”。加州大學的迪帕克·斯特里瓦查瓦教授宣布,他領(lǐng)導(dǎo)的研究小組已破解了促使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合成一個完整心臟的信號機制。心肌細胞在人體內(nèi)被一種“成纖維細胞”所包裹著,后者決定著心臟組織細胞是繼續(xù)分裂還是單純增加體積。
科學家們很久以前便已認定,心肌細胞只是在人體尚處于胚胎發(fā)育期才具有自我繁殖能力。但對于心肌細胞是如何過渡到停止分裂而只是單純增加體積,此前一直未被揭示。斯特里瓦查瓦領(lǐng)導(dǎo)的研究小組,開發(fā)了一種能將各種細胞混合培養(yǎng)的新方法,從而能確定出成纖維細胞對心肌細胞發(fā)育過程所施加的影響。研究人員證實,胎兒的成纖維細胞對心肌細胞繁殖的促進作用,遠遠強于成人的成纖維細胞。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模擬胚胎時期的刺激機制,促進成人的心臟不斷更新,從而修復(fù)受損部位治療心臟病。
1.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文章開頭先以傳統(tǒng)的觀點與看法引出話題,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引導(dǎo)人們進一步關(guān)注有關(guān)心肌細胞的最新研究與最新進展問題。
B.費瑞森根據(jù)對碳-14的研究,認為人體細胞在DNA的分裂過程中會受到碳-14的干擾,人類核試驗后出生的人體DNA中應(yīng)該有碳-14。
C.心臟研究專家查理·莫瑞和費瑞森認為,將心肌細胞定義為不可再生細胞的觀點是錯誤的,可以通過加速心肌細胞更新來替代受損的心肌組織。
D.美國科學家認為,如果對心臟施以必要的刺激,就可能“喚醒”心肌的自我更新機制,從而使心臟變成一部“永動機”。
E.近來,科學家模擬胚胎時期的刺激機制,促進成人的心臟不斷更新,從而修復(fù)受損部位治療心臟病的技術(shù)已經(jīng)廣泛應(yīng)用于醫(yī)學領(lǐng)域。
2.如果“利用人工方法刺激心臟自我修復(fù)”,甚至“讓‘心臟移植’成為歷史”的話,請聯(lián)系上下文概括出將要應(yīng)用的具體步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就下面的問題,任選一個做簡要探究。
(1)該文一會兒提到瑞典科學家的研究,一會兒又提到美國科學家的發(fā)現(xiàn),兩國的科學家雖沒有直接的合作,但都有相互的聯(lián)系,你是如何認識這一問題的?
(2)對于已成定論的東西也許還有不斷研究的價值,人們對心肌細胞的研究就證明了這樣的觀點,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我選: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骨骼就是生命的一部檔案。”這已是科學家們的共識。
骨骼支撐軀體,保護大腦、脊髓和思維器官,它使得人體在劇烈運動時能夠保持內(nèi)部穩(wěn)定。骨骼能泄露其主人的許多情況,如年齡、性別,甚至生活環(huán)境。不僅是法醫(yī)利用這種情況來查明犯罪行為受害者的身份,專家們也從髖骨的形狀來辨認它們來自男性還是女性。眾所周知,牙齒的狀況也能為確定一個人的年齡提供很好的啟示:與樹干一樣,牙骨質(zhì)里也有生長年輪,它表明人的年齡。
骨骼也能提供其前主人的軀體活動情況。軀體活動可在牙齒、脊柱和骨關(guān)節(jié)的磨損痕跡中反映出來。微小的骨骼樣品顯示,其主人的生活環(huán)境也深深地銘刻在骨骼里。只要把骨骼樣品磨成紙一樣薄的薄片,然后再將它磨光,直到它達到幾乎透明的程度,用顯微鏡在偏振光里就可以看到骨骼的晶體結(jié)構(gòu)�?茖W家們用這種方法來查明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尼安德特人化石有異乎尋常之處。與現(xiàn)代人的骨骼不同,尼安德特人的骨骼特別堅固。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干體力活”的一個標志。為了生存,尼安德特人必須每天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
古老的骨骼作用不可低估。如果要從古老骨骼里獲取一些遺傳體的話,借助骨骼來查明與一個去世很久的人的親屬關(guān)系,有幾克保存完好的骨骼物質(zhì)就夠了。1991年,人們發(fā)現(xiàn)了1918年被謀殺的俄國沙皇一家的可能的遺骸,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不久后,與活著的近親進行的DNA對比證實了這些骨骼的身份,這種方法也為解決一場古老的科學爭論提供了幫助。幾年前,人們用這種方法解決了現(xiàn)代人與已消失的尼安德特人的親屬關(guān)系有多近的問題。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雖然兩種類型的人同時存在,但他們彼此分開,因此沒有出現(xiàn)遺傳上的混合。研究人員為自己的分析特地研究出一種方法。用他們的方法進行分析,只要10毫克化石骨骼物質(zhì)就夠了。
存放了上萬年的骨骼還能泄露一些東西:尼安德特人是慣用右手的人。因為骨骼受傷的部位通常引人注目地位于左側(cè)。慣用右手的人對打時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骨骼甚至還能顯露其主人的社會行為。研究人員從一個古老的尼安德特人的骨骼上發(fā)現(xiàn)了受過重傷的痕跡。這個人受重傷后仍生存下來,但他自己不能養(yǎng)活自己。他的生存只能被解釋為有人照料他并為他提供食物。(選自2006年3月19日《參考消息》)
下列是對文中畫線句子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人的軀體需要骨骼的支撐,大腦脊髓和思維器官均需要骨骼的保護。
B.其主人的性別、年齡和當時生活的環(huán)境可以通過骨骼來作出推斷。
C.其主人的軀體活動、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等在骨骼里都能有所反映。
D.骨骼中有人的遺傳信息,用科學的方法分析骨骼物質(zhì),可以證明其身份。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骨骼分析已在法醫(yī)學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在其他方面,骨骼分析目前還多停留在研究階段,應(yīng)用并不廣泛。
B.尼安德特人每天都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這是從他們的骨骼特別堅固、牙齒不易磨損中得出的結(jié)論。
C.只要有幾克的骨骼物質(zhì)甚至是骨骼化石,科學家就能從中找到遺傳信息,查明兩個生活年代相去甚遠的人的親屬關(guān)系。
D.科學家從一個古老的尼安德特人的骨骼上發(fā)現(xiàn)了受過重傷的痕跡,并且發(fā)現(xiàn)了有人為他提供食物的重要信息。
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對骨骼分析研究,就可以得到其主人的性別、年齡、體質(zhì)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并幫助解決許多疑難問題。
B.古時候不同地域的人沒有也不可能有遺傳學意義上的混合,他們的骨骼特征是不會相同的。
C.由于骨骼保存了眾多信息,所以通過對有關(guān)牙齒的分析,就可以鑒定海難、空難等重大災(zāi)害遇難者的身份。
D.如果在一座古墓中發(fā)現(xiàn)了可能是古代某人的遺骸,就可以通過與其能夠認定的后裔進行DNA對比來證實其身份。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