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老舍先生的散文給人的感覺是:如茶余酒后的閑聊,是有趣味的閑聊,恰恰和當今一些沉湎于“純文
      學”,孤芳自賞、遠離大眾的“美文”形成鮮明的對比。
B.在山水游歷中,柳宗元如饑似渴地尋覓著,發(fā)現(xiàn)著存在于自然中的真、善、美,以此實現(xiàn)自己所崇
      尚、所具有的完美人格的再現(xiàn)。
C.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根植于農(nóng)耕社會,一大特點是安土重遷、固守本位。輕易不遷徙,背井離鄉(xiāng)被視作
      不得已之舉。
D.足球比賽正在激烈進行著,只見一個防守隊員快步趕上,抱住對方進攻隊員的肩膀,從后面強行掀倒
      對方,而裁判卻對此熟視無睹
D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1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
A.老舍先生的散文給人的感覺是:如茶余酒后的閑聊,是有趣味的閑聊,恰恰和當今一些沉湎于“純文學”,孤芳自賞、遠離大眾的“美文”形成鮮明的對比。
B.在山水游歷中,柳宗元如饑似渴地尋覓著,發(fā)現(xiàn)著存在于自然中的真、善、美,以此實現(xiàn)自己所崇尚、所具有的完美人格的再現(xiàn)。
C.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根植于農(nóng)耕社會,一大特點是安土重遷、固守本位。輕易不遷徙,背井離鄉(xiāng)被視作不得已之舉。
D.足球比賽正在激烈進行著,只見一個防守隊員快步趕上,抱住對方進攻隊員的肩膀,從后面強行掀倒對方,而裁判卻對此熟視無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韓億,字宗魏,其先真定靈壽人,徙開封之雍丘。舉進士,為大理評事、知永城縣,有治聲。他邑訟不決者,郡守皇甫選輒屬億治之。通判陳州,會河決,治堤費萬計,億不賦民而營筑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誣其子為他姓,以專其貲。嫂訴于官,甲輒賂吏掠服之,積十余年,訴不已。億召甲出乳醫(yī)示之,冤遂辨。遷尚書屯田員外郎。河北旱,轉(zhuǎn)運使不以實聞,億獨言歲饑,愿貸民租。有誣其子綱請求受金者,億請自置獄按之,事雖辨,猶降通判大名府。
  吳植知臨江軍,使人納金于宰相王欽若,因衙吏至京師,審之,語頗泄,欽若知不可掩,執(zhí)吏以聞。詔付臺治,而植自言未嘗納金,反誣吏誤以問所親語達欽若。億窮治之,蓋植以病懼廢,金未達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欽若,詔釋不問。自薛奎后,億獨掌臺務(wù)者逾年。
  知益州。故事,益州歲出官粟六萬石,賑糶貧民。是歲大旱,億倍數(shù)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饑。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數(shù)千頃。雛、茂州地接羌夷,蕃部歲至永康官場鬻馬,億慮其覘兩川,奏徙場黎州境上。
  廝與趙元昊相攻,來獻捷。朝廷議加 廝節(jié)制。億曰:“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諭令解仇,乃因而加賞,非所以綏御四方也!弊h遂寢。元昊歲遣人至京師,出入民間無他禁,億請下詔為除館舍禮之,官主貿(mào)易,外雖若煩擾,實羈防之。
  知開封府范仲淹獻百官圖指宰相呂夷簡差除不平而陰薦億可用仲淹既貶帝以諭億億曰仲淹舉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舉臣以私則臣委質(zhì)以來未嘗交托于人。遂除戶部、參知政事。會忻州大震,諫官韓琦言宰相王隨非輔弼才,又言億子綜為群牧判官,不當自請以兄綱代之。遂與宰相皆罷。卒,贈太子太保,謚忠憲。億性方重,治家嚴飭,雖燕居,未嘗有惰容。見親舊之孤貧者,常給其昏葬。(《宋史》)
  注:①臺:御史臺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億不民而營筑之/賦:賦稅
B.億獨言歲饑,愿民租/貸:借款
C.億請下詔為館舍禮之/除:修建
D.億性方重,治家嚴/飭:教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有誣其子綱請求受金/億獨掌臺務(wù)逾年
B.以專貲/有誣子綱請求受金者
C.嫂訴官/使人納金宰相王欽若
D.轉(zhuǎn)運使不實聞/反誣吏誤問所親語達欽若
3.與“見親舊之孤貧者”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他邑訟不決者    
B.億獨掌臺務(wù)者逾年    
C.民坐是不饑    
D.彼皆蕃臣也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洋州惡霸李甲,為霸占家產(chǎn)而逼嫂改嫁,誣稱她的孩子是別人的,還賄賂官吏拷打其嫂,欲使其屈從。韓億明察秋毫,使十多年的冤案得以明斷。
B.通過審查吳植的衙吏,朝廷發(fā)現(xiàn)了吳植賄賂一事,王欽若見事不可掩蓋,就主動請罪,而吳植為推脫罪責,反誣陷衙吏錯把他問候親近人的話說給了王欽若。
C.有一年益州大旱,韓億打破慣例,拿出多于往年幾倍的官糧先救濟老百姓,益州的百姓因此沒有遭受饑荒。他又疏通江道,使幾千頃的民田得到了灌溉。
D.韓億性格端方穩(wěn)重,治家嚴整。有人誣陷他兒子韓綱受人請托接受了賄賂,韓億請求自查此案,事情最終雖然明辨,但韓億還是被降職。后又因其子韓綜而被免職。
5.用“/”給下列文段斷句。
  知開封府范仲淹獻百官圖指宰相呂夷簡差除不平而陰薦億可用仲淹既貶帝以諭億億曰仲淹舉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舉臣以私則臣委質(zhì)以來未嘗交托于人。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億窮治之,蓋植以病懼廢,金未達而事已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不能諭令解仇,乃因而加賞,非所以綏御四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安徽省滁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元月文理分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馬人望,字儼叔。成雍中,為松山縣令。歲運澤州官炭,獨役松山,人望請于中京留守蕭吐渾均役他邑。吐渾怒,下吏,系幾百日;復引詰之,人望不屈。蕭喜曰:君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聞于朝,悉從所請。徙知涿州新城縣,縣與宋接境,驛道所從出。人望治不擾,吏民畏愛。近臣有聘宋還者,帝問以外事,多薦之,遷警巡使。京城獄訟填,人望處決,無一冤者。會檢括戶口,未兩旬而畢。同知留守蕭保先怪而問之,人望曰:民產(chǎn)若括之無遺,他日必長厚斂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謝曰:公慮遠,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會劇賊趙鐘哥犯闕,劫宮女、御物,人望率眾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馳逐,賊棄所掠而遁。人望令關(guān)津稽查行旅,悉獲其盜。遷保靜軍節(jié)度使。有二吏兇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辭色,陰令發(fā)其事,黥配之。是歲諸處饑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遷中京度支使,始至,府皆空;視事半歲,積粟十五萬斛,錢二十萬。未幾,拜參知政事。時錢粟出納之弊,惟燕為甚。人望以縑帛為通歷,凡庫物出入,皆使別,奸人黠吏莫得軒輊①,乃以年老揚言道路。朝論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優(yōu)老。逾年,天祚詔之,既至,諭曰:以卿為老,誤聽也。遂拜南院樞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議所當與者。當時,民所甚患者,驛遞、倉司之役,至破產(chǎn)不能給。人望使民出錢,官自募役,時以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嘗附麗求進。初執(zhí)政,家人賀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憂,抗之甚高,擠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選自《遼史·列傳第三十五·能吏》,有刪節(jié))

  注:①軒輊:喻指高低優(yōu)劣,此處意為營私舞弊。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京城獄訟填,人望處決,無一冤者  委:積聚

B.

始至,府皆空           廩:糧倉

C.

凡庫物出入,皆使別        籍:簿冊

D.

執(zhí)政,家人賀之         除:授官

(2)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

A.

帝問外事            若舍鄭為東道主

B.

人望請中京留守蕭吐渾均役他邑  長

C.

他日必長厚斂弊         愿得將軍首以獻之

D.

賊棄所掠遁           侶魚蝦又麋鹿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馬人望認為松山民眾負擔的運送官炭的勞役太重,要求改由各縣平均分擔。雖遭關(guān)押、審訊,仍不肯屈服,最終說服了上司。他為官不擾民,了解他的官員大多向皇帝舉薦他。

B.

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盜時負傷,簡單治療后奮勇追擊,奪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財物,將盜賊全部抓獲。對兇狠殘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們的劣跡,將其刑懲發(fā)配。

C.

燕京地區(qū)錢糧出納弊端嚴重,馬人望建立賬目,嚴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無法營私舞弊。為避免助長賦稅繁重的弊端,馬人望檢驗戶口時對百姓的資產(chǎn)只登記了十分之六七。

D.

馬人望為官正直、謹慎。他注重節(jié)操,從不巴結(jié)奉承以求晉升。他認為得到朝廷重用,就會遭到別人更加激烈的對抗、愈加嚴酷的排擠,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憂。

(4)

把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以事聞于朝,悉從所請。

(2)是歲諸處饑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

(3)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議所當與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7年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畢業(yè)班教學質(zhì)量調(diào)研考試 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范鎮(zhèn),字景仁,成都華陽人。薛奎守蜀,一見愛之,館于府舍,俾與子弟講學。鎮(zhèn)益自謙退,每步行趨府門,逾年,人不知其為帥客也。及還朝,載以俱。有問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偉人,當以文學名世!彼吴孕值芤娖湮模灾^弗及,與為布衣交。

  舉進士,禮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第過三人,則首禮部選者,必越次抗聲自陳,率得置上列。吳育、歐陽修號稱耿介,亦從眾。鎮(zhèn)獨不然,同列屢趣之,不為動。至第七十九人,乃從呼出應(yīng),退就列,無一言,廷中皆異之。自是舊風遂革。

  帝天性寬仁,言事者競為激訐,至污人以帷箔不可明之事。鎮(zhèn)獨務(wù)引大體,非關(guān)朝廷安危,生民利疚,則闊略不言。陳執(zhí)中為相,鎮(zhèn)論其無學術(shù),非宰相器。及嬖妾笞殺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鎮(zhèn)言:“今陰陽不和,財匱民困,盜賊滋熾,獄犴充斥,執(zhí)中當任其咎。御史舍大責細,暴揚燕私,若用此為進退,是因一婢逐宰相,非所以明等級,辨堂陛!弊R者韙之。

  舉蘇軾諫官,御史謝景溫奏罷之;舉孔文仲制科,文仲對策,論新法不便,罷歸故官。鎮(zhèn)皆力爭之,不報。即上疏曰:“臣言不行,無顏復立于朝,請謝事。臣言青苗不見聽,一宜去;薦蘇軾、孔文仲不見用,二宜去。李定避持服,遂不認母,壞人倫,逆天理,而欲以為御史,御史臺為之罷陳薦,舍人院為之罷宋敏求、呂大臨、蘇頌,諫院為之罷胡宗愈。王韶上書肆意欺罔,以興造邊事,事敗,則置而不問,反為之罪帥臣李師中。及御史一言蘇軾,則下七路掎摭其過;孔文仲則遣之歸任。以此二人況彼二人,事理孰是孰非,孰得孰失,其能逃圣鑒乎?言青苗有見效者,不過歲得什百萬緡錢,緡錢什百萬,非出于天,非出于地,非出于建議者之家,蓋一出于民耳。民猶魚也,財猶水也,養(yǎng)民而盡其財,譬猶養(yǎng)魚而竭其水也。

  其后指安石用喜怒為賞罰,曰:“陛下有納諫之資,大臣進拒諫之計;陛下有愛民之性,大臣用殘民之術(shù)。臣知言入觸大臣之怒,罪且不測。然臣職獻替而無一言,則負陛下矣!笔枞,安石大怒,持其疏至手顫,自草制極詆之。以戶部侍郎致仕,凡所得恩典,悉不與。鎮(zhèn)表謝,略曰:“愿陛下集群議為耳目,以除壅蔽之奸,任老成為腹心,以養(yǎng)和平之福!碧煜侣劧鴫阎。安石雖詆之深切,人更以為榮。既退,蘇軾往賀曰:“公雖退,而名益重矣!”鎮(zhèn)愀然曰:“君子言聽計從,消患于未萌,使天下陰受其賜,無智名,無勇功;吾獨不得為此,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鎮(zhèn)清白坦夷,遇人必以誠,恭儉慎默,口不言人過。臨大節(jié),決大議,色和而語壯,常欲繼之以死,雖在萬來前,無所屈。篤于行義,奏補(上報填補空缺)先族人而后子孫,鄉(xiāng)人有不克婚葬者,輒為主之。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卷九十六》)

(1)

對下面各句中加粗的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子弟講學傅:使

B.

故事,殿廷唱第過三人故事:先例、成法

C.

同列屢趣之,不為動趣:打趣、取笑

D.

識者是主之道:認為……正確

(2)

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范鎮(zhèn)“謙退”和“識大體”的一組是

[  ]

A.

①每步行趨府門,逾年,人不知其為帥客也

②宋庫兄弟見其文,自謂弗及,與為布衣交

B.

①至第七十九人,乃隨呼出應(yīng),退就列,元一言

②非關(guān)朝廷安危,生民利疚,則闊略不言

C.

①臣言不行,元顏復立于朝,請謝事

②安石雖詆之深切,人更以為榮

D.

①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②鄉(xiāng)人有不克婚葬者,輒為主之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范鎮(zhèn)認為宰相陳執(zhí)中沒有學問和能力,不適宜擔任宰相。但當御史因陳執(zhí)中的家人打死婷女而要求撤掉陳執(zhí)中的宰相職務(wù)時,范鎮(zhèn)卻認為御史舍大責小,不應(yīng)當以這件事為理由撤掉宰相的職務(wù)。

B.

范鎮(zhèn)舉薦蘇軾擔任諫宮,但御史謝景溫上奏罷免了蘇軾;推薦孔文仲制科,文仲又因批評新法不好而被罷免。對此,范鎮(zhèn)據(jù)理力爭,甚至以辭職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C.

范鎮(zhèn)批評王安石憑自己的喜怒來賞罰人,并親自替皇帝起草批文極力抨擊王安石。王安石見到范鎮(zhèn)的奏疏憤怒得手直發(fā)抖,雖然還讓范鎮(zhèn)擔任戶部侍郎的職務(wù),但卻把范鎮(zhèn)應(yīng)得的皇帝的恩典統(tǒng)統(tǒng)扣除。

D.

范鎮(zhèn)為人清白坦誠,恭儉行義,從不隨便談?wù)搫e人的過錯,幫助鄰里鄉(xiāng)親先人后己,誰家如果沒有能力辦理婚葬,他就幫他們操辦。

機密啟用前

(4)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成現(xiàn)代漢語。

(1)民猶魚也,財猶水也,養(yǎng)民而盡其財,譬猶養(yǎng)魚而竭其水也。

譯文:________

(2)君子言聽計從,消患于未萌,使天下陰受其賜,無智名,無勇功;吾獨不得為此,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譯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對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

學不可以已    已:停止。

B.

輿馬者     假:借助。

C.

臂非長也    加:增加。

D.

雖有槁暴     槁暴:風吹日曬而干枯。

(2)

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取之藍而青于藍 、诖朔敲系轮周郎者乎

B.

①故木受繩直   、谧更相枕以臥

C.

①吾嘗終日思矣  、谌朔巧知之者

D.

①蛟龍生焉      ②猶且從師而問

(3)

下列句中的加粗詞,和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相近的一項是

[  ]

A.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

圣心備焉

C.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D.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

(4)

下面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來舉例說明任何人通過發(fā)憤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

B.

荀子發(fā)展了儒家的“勸學”傳統(tǒng),認為禮義道德和系統(tǒng)知識,只有靠后天學習才能獲得,把學習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C.

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于物”、逐漸積累、持之以恒等見解,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和借鑒意義。

D.

隨著作者設(shè)喻的連續(xù)和手法的變換,文章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產(chǎn)生鏗鏘起伏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

(5)

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 民亦無恙耶? 王亦無恙耶? 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 茍無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鐘離子,無恙耶? 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yǎng)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 葉陽子無恙乎? 是其為人,哀鰥(gu ān無妻或喪妻的人)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 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 徹其環(huán)填(zhèn戴在耳垂上的玉),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 此二士弗業(yè),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戰(zhàn)國策·齊策》)
1.對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使者不          說:通”,高興
B.亦無恙耶      歲:年景,收成
C.書未發(fā)              發(fā):發(fā)出
D.困窮              振:通”,救濟
2.對下列加粗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
助王養(yǎng)其民者也
③茍無歲,以有民
為至今不殺乎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3.對趙威后感嘆齊王、子萬民乎?,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鐘離子助王養(yǎng)民卻沒有被任用
B.葉陽子助王息民卻沒有被任用
C.子仲這樣的人至今還沒有被除去
D.嬰兒子侍親至孝卻沒有得到封賞
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齊國使者因為趙威后沒有先問齊王的情況而有些不高興。
B.趙威后認為民為貴、君為輕,所以她先問收成,再問百姓;最后問齊王怎樣。
C.葉陽子、鐘離子都是齊國的隱居不仕的賢人,趙威后認為應(yīng)該給他們官職。
D.於陵子仲是無所事事的百姓代表,趙威后認為這樣的人應(yīng)該殺掉。
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黃岡新內(nèi)參·高考(專題)模擬測試卷·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題。

韋景駿為肥鄉(xiāng)令,縣界漳水,連年泛濫。景駿審其地勢,增筑堤防,遂無水患,至今賴焉。時河北大饑,景駿躬自巡撫貧弱,人吏立碑,以紀其德。肥鄉(xiāng)人有母子相告者,景駿謂之曰:“吾少孤,每見人養(yǎng)親,自痛終天無分。汝幸在溫清①之地,何得如此?錫類②不行,令之罪也。”因淚下嗚咽,仍取《孝經(jīng)》與之,令其習讀。于是母子感悟,各請改悔。遷趙州長吏,路由肥鄉(xiāng),人吏驚喜,競來犒餞,留連彌日。有童幼數(shù)人,年甫十歲,亦在其中,景駿謂之曰:“計吾北去,此時汝輩未生,既無舊思,何殷勤之甚也?”咸對曰:“比聞長老傳說,縣中廨宇、學堂、館舍、堤橋并是明公遺跡。將謂古人,不意得瞻睹,不覺欣戀倍于常也!苯K于奉先令。子述,開元、天寶之際,為工部侍郎,代吳兢修國史。

選自《大唐新語》

注:①溫清:冬溫夏涼的簡稱。冬天溫被使暖,夏天扇席使涼。侍奉父母之禮。

②錫類:錫,賜予;類,善。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趙州長吏:升任

B.留連日:多日

C.千十歲:剛剛

D.聞長老傳說:接連地2.下列各組句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時河北大饑

B.于是母子感悟

C.何殷勤之甚也

D.將謂古人,不意得瞻睹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直接表現(xiàn)韋景駿為民辦實事的一組是

①增筑堤防,遂無水患 、谟谑悄缸痈形颍髡埜幕

③景駿躬自巡撫貧弱  、苋死趔@喜,競來犒餞

⑤終于奉先令     、蘅h中廨宇、學堂、館舍、堤橋并是明公遺跡

[  ]

A.②③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

A.韋景駿任肥鄉(xiāng)令時,漳河水泛濫成災(zāi),他察看河道地勢,筑高堤壩,消除水患;河北之饑時,他賑恤饑民,百姓因此立碑紀念他。

B.肥鄉(xiāng)有一對母子相互告狀,韋景駿現(xiàn)身說法,動之以情,并讓那兒子習讀《孝經(jīng)》,這對母子深有感悟,各自決定改掉自己的不足。

C.韋景駿改任趙州長吏離開肥鄉(xiāng)時,百姓競相前來餞別,連從未見過他的幼童也隨大人們一道前來送別。

D.韋景駿為官一心為百姓,為政有方有德,富有仁愛之心,贏得了肥鄉(xiāng)吏民的愛戴。最后死于官任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揚州市2006~200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調(diào)研測試試題、高一語文 題型:048

閱讀課內(nèi)文言文,完成下題。

燭之武退秦師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

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

于楚也(從屬二主)

B.

行李之往來(外交使節(jié))

C.

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假設(shè))

D.

因人之力而之(損害)

(2)

下列各組加粗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

夫晉,何厭

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

用亡鄭以陪鄰

不闕秦,將取之

C.

還也

又欲肆西封

D.

人之力而敝之

請以劍舞,擊沛公于坐

(3)

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本文敘事完備,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和尾聲,敘述中多用伏筆,暗含意味。如“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表面交代晉軍、秦軍分駐兩地,實際上為下文燭之武分化秦晉提供可能,為瓦解秦晉聯(lián)盟埋下伏筆。

B.

本文篇幅雖然短小,但張弛有度,波瀾起伏。如第二段先寫佚之狐薦賢,語氣非?隙,讓人看到解圍的希望;再寫燭之武的拒絕和牢騷,為解圍又蒙上陰影;然而鄭伯的自責與勸告,又最終打動了燭之武,情節(jié)發(fā)展一波三折,堪稱“尺水興波”。

C.

本文集中表現(xiàn)出《左傳》善于“記言”的特點,燭之武的一段說辭,由鄭國必亡入手,以退為進;進而分析亡鄭于秦有害,于晉有益;然后指出晉國亡鄭以后,必然進犯秦國;最后點出晉國過河拆橋的不光彩歷史,不卑不亢,步步深入,顯示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D.

本文除了成功刻畫了燭之武這一主要人物,一些次要人物也寫得極有光彩,如寫晉文公,在盟友變故友的情況下,晉侯并沒有盲目沖動,而表現(xiàn)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寥寥幾句,就把一個具有廣闊胸懷和深遠謀略的政治家的形象勾畫了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襄陽五中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魏觀,蒲圻人。元季隱居蒲山。太祖下武昌,聘授國子助教,再遷浙江按察司僉事。吳元年,遷兩淮都轉(zhuǎn)運使。為起居注。奉命偕吳琳以幣帛求遺賢于四方。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jīng)。未幾,又命偕文原吉、詹同、吳輔、趙壽等分行天下,訪求遺才,所舉多擢用。三年,轉(zhuǎn)太常卿,考訂諸祀典。旨,改侍讀學士,尋遷祭酒。明年坐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謫知龍南縣,旋召為禮部主事。五年,廷臣薦觀才,出知蘇州府。前守陳寧苛刻,人呼“陳烙鐵”。觀盡改寧所為,以明教化、正風俗為治。建黌舍。聘周南老、王行、徐用誠,與教授貢潁之定學儀;王彝、高啟、張羽訂經(jīng)史;耆民周壽誼、楊茂、林文友行鄉(xiāng)飲酒禮。政化大行,績?yōu)樘煜伦睢C髂赀拇ㄐ惺⒅。未行,以部民乞留,命還任。

  初,張士誠以蘇州舊治為宮,遷府治于都水行司。觀以其地湫隘,還治舊基。又浚錦帆涇,興水利;觀興既滅之基。帝使御史張度廉其事,遂被誅。帝亦尋悔,命歸葬。

摘自《明史·一百四十卷》

(1)

下列加粗的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入為起居注    入:與“出”相對,外官進朝廷

B.

稱旨,改侍讀學士 稱:適合

C.

課績?yōu)樘煜伦睢  ≌n:勸勉

D.

或譖觀興既滅之基 譖:誣陷

(2)

下列選項全都直接表現(xiàn)魏觀的才干的一項是

①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jīng)

②訪求遺才,所舉多擢用

③廷臣薦觀才,出知蘇州府

④以部民乞留,命還任

⑤政化大行,課績?yōu)樘煜伦?/P>

⑥觀盡改寧所為,以明教化、正風俗為治

[  ]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魏觀是湖北蒲圻人,當初隱居山中,是朱元璋南下武昌時聘請他出來做官的。

B.

魏觀博學多才,深受太祖恩寵,先后受命尋訪遺賢,教授諸王,考訂祀典。

C.

魏觀在蘇州知府任上,明教化,正風俗,深受百姓愛戴,最終朝廷命其留任。

D.

在任蘇州知府期間,魏觀還遷蘇州府,并治理了舊址,又浚通水道,興修水利。

(4)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奉命偕吳琳以幣帛求遺賢于四方。

________________

(2)明年坐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謫知龍南縣,旋召為禮部主事。

________________

(3)帝使御史張度廉其事,遂被誅。帝亦尋悔,命歸葬。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題。(15分)
(秦)王問于將軍李信曰:“吾欲取荊①,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蓖跻詥柾豸澹豸逶唬骸胺橇f人不可!蓖踉唬骸巴鯇④娎弦,何怯也!”遂命李信、蒙恬將二十萬人伐楚;王翦因謝病歸頻陽。
李信攻平輿,蒙恬攻寢,大破楚軍。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②,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李信奔還。
王聞之,大怒,自至頻陽謝王翦曰:“寡人不用將軍謀,李信果辱秦軍。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病不能將,王曰:“已矣,勿復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王曰:“為聽將軍計耳。”于是王翦將六十萬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請美田宅甚眾。王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耳!蓖醮笮。王翦既行,至關(guān),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陳以南至平輿。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御之;王翦堅壁不與戰(zhàn)。楚人數(shù)挑戰(zhàn),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④!蓖豸逶唬骸翱捎靡!”楚既不得戰(zhàn),乃引而東。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楚師遂敗走。王翦因乘勝略定城邑。
(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荊:即楚國,因有荊山,故又稱荊。②頓舍:停駐,休息。③怚(cū)中:粗心。④超距:跳遠。
【小題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信還(奔:逃跑)
B.故大王之向臣,以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耳 (及:趁著)
C.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于我(委:托付)
D.王翦堅不與戰(zhàn)(壁:墻)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為將才干”的一組是(   )(3分)
①入兩壁,殺七都尉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關(guān),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   ④王翦堅壁不與戰(zhàn)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     ⑥楚既不得戰(zhàn),乃引而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小題3】下列對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信帶領(lǐng)二十萬秦軍最初也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但戰(zhàn)事深入后走向失敗,秦王意識到原先的錯誤,向王翦認錯,重新取用了王翦。
B.王翦盡管有情緒,但當國家需要時,他義無反顧帶領(lǐng)軍隊攻打楚軍,這表現(xiàn)了王翦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品格。
C.此次秦楚之戰(zhàn)規(guī)模大,秦王讓王翦率領(lǐng)了將近一半的秦兵來攻打楚國,而為了迎戰(zhàn),楚國更是出動了所有全國的兵力。
D.王翦實事求是,重視敵人,做事謹慎,講究策略,運用閉門不出,等楚軍松懈后再主動出擊的策略,贏得了全線勝利。
【小題4】將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王翦因謝病歸頻陽。 
(2)我不多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