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兩朝開老臣心——濟:扶助。
B.千載誰伯仲間——堪:能夠,可以。
C.出師未捷先死——身:身體。
D.鏡中衰鬢已先——斑:斑白,花白。
C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兩朝開老臣心——濟:扶助。
B.千載誰伯仲間——堪:能夠,可以。
C.出師未捷先死——身:身體。
D.鏡中衰鬢已先——斑:斑白,花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李謩

                             (唐)盧肇

謩,開元中吹笛為第一部,近代無比。有故,自教坊請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觀其妙。時州客舉進士者十人,皆有資業(yè),乃醵二千文,同會鏡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風韻,尤敬人神。以費多人少,遂相約各召一客。會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記得,不遑他請。其鄰居獨孤生者,年老,久處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數(shù)間,嘗呼為“獨孤丈”。至是遂以應(yīng)命。

到會所,澄波萬頃,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漸移舟于湖心。時輕云蒙籠,微風拂浪,波瀾陡起。李生捧笛,其聲始發(fā)之后,昏曀齊開,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來。坐客皆更贊詠之,以為鈞天之樂不如也。獨孤生乃無一言,會者皆怒。李生以為輕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靜思作一曲,更加妙絕,無不賞駭。獨孤生又無言。鄰居召至者甚慚悔,白于眾曰:“獨孤村落幽處,城郭稀至,音樂之類,率所不通!睍屯V責之,獨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李生曰:“公如是,是輕薄,為復(fù)是好手?”獨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會也?”

獨孤曰:“公試吹《涼州》。”至曲終,獨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聲調(diào)雜夷樂,得無有龜茲之侶乎?”李生大駭,起拜曰:“丈人神絕!某亦不自知,本師實龜茲人也!庇衷唬骸暗谑B誤入《水調(diào)》,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頑蒙,實不覺。”獨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進。獨孤視之曰:“此都不堪取,執(zhí)者粗通耳!蹦藫Q之,曰:“此至入破①,必裂,得無吝惜否?”李生曰:“不敢!彼齑德暟l(fā)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動至第十三疊揭示謬誤之處敬伏將拜。及“入破”,笛遂敗裂,不復(fù)終曲。李生再拜,眾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會客皆往候之。至則唯茅舍尚存,獨孤生不見矣。越人知者皆訪之,竟不知其所去。

 [注] 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為三段,即散序、中序、破。前兩段音樂舒緩,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為“入破”,入破后絲鼓合鳴,節(jié)奏急促,舞者開始入場。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公私更宴,以觀其妙         更:交替,輪換。

B.時州客舉進士者十人         舉:提拔,推舉。

C.公如是,是輕薄             輕。狠p視,鄙薄。

D.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進     進:獻上。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以日晚方記得            秦以攻取之外

B.獨孤生乃無一言          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

C.仿佛如有鬼神之來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

D.竟不知其所去            某所,而母立于茲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宮廷樂師李謩的演奏獨步天下,一次偶然的機緣,讓他遇到了身懷絕技卻不為人知的獨孤生,懂得了學無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

B.小說善于運用鋪墊襯托的藝術(shù)手法,以“賓”襯“主”,以高襯高,用不同凡響的李謩,襯托出獨孤生的神妙超絕。

C.作者善于創(chuàng)造意境,營造了一個與音樂相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湖光山色的描摹或渲染氣氛,或烘托演技,寫景寫人,情景相生。

D.為了突出獨孤生這一人物形象,作者把著力點放在對他的笛聲的描摹上,用響遏行云、吹裂笛子來刻畫他演技的高超,用聽眾的反應(yīng)來突出演奏藝術(shù)的震撼力,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遂 吹 聲 發(fā) 入 云 四 座 震 栗 李 生 蹙 踖 不 敢 動 至 第 十 三 疊 揭 示 謬 誤 之 處 敬 伏 將 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李謩
(唐)盧肇
謩,開元中吹笛為第一部,近代無比。有故,自教坊請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觀其妙。時州客舉進士者十人,皆有資業(yè),乃醵二千文,同會鏡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風韻,尤敬人神。以費多人少,遂相約各召一客。會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記得,不遑他請。其鄰居獨孤生者,年老,久處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數(shù)間,嘗呼為“獨孤丈”。至是遂以應(yīng)命。
到會所,澄波萬頃,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漸移舟于湖心。時輕云蒙籠,微風拂浪,波瀾陡起。李生捧笛,其聲始發(fā)之后,昏曀齊開,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來。坐客皆更贊詠之,以為鈞天之樂不如也。獨孤生乃無一言,會者皆怒。李生以為輕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靜思作一曲,更加妙絕,無不賞駭。獨孤生又無言。鄰居召至者甚慚悔,白于眾曰:“獨孤村落幽處,城郭稀至,音樂之類,率所不通。”會客同誚責之,獨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李生曰:“公如是,是輕薄,為復(fù)是好手?”獨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會也?”
獨孤曰:“公試吹《涼州》!敝燎K,獨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聲調(diào)雜夷樂,得無有龜茲之侶乎?”李生大駭,起拜曰:“丈人神絕!某亦不自知,本師實龜茲人也!庇衷唬骸暗谑B誤入《水調(diào)》,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頑蒙,實不覺!豹毠律巳〈抵。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進。獨孤視之曰:“此都不堪取,執(zhí)者粗通耳!蹦藫Q之,曰:“此至入破①,必裂,得無吝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聲發(fā)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動至第十三疊揭示謬誤之處敬伏將拜。及“入破”,笛遂敗裂,不復(fù)終曲。李生再拜,眾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會客皆往候之。至則唯茅舍尚存,獨孤生不見矣。越人知者皆訪之,竟不知其所去。
[注] 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為三段,即散序、中序、破。前兩段音樂舒緩,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為“入破”,入破后絲鼓合鳴,節(jié)奏急促,舞者開始入場。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公私更宴,以觀其妙更:交替,輪換。
B.時州客舉進士者十人舉:提拔,推舉。
C.公如是,是輕薄輕薄:輕視,鄙薄。
D.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進進:獻上。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以日晚方記得秦以攻取之外
B.獨孤生乃無一言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
C.仿佛如有鬼神之來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
D.竟不知其所去某所,而母立于茲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宮廷樂師李謩的演奏獨步天下,一次偶然的機緣,讓他遇到了身懷絕技卻不為人知的獨孤生,懂得了學無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
B.小說善于運用鋪墊襯托的藝術(shù)手法,以“賓”襯“主”,以高襯高,用不同凡響的李謩,襯托出獨孤生的神妙超絕。
C.作者善于創(chuàng)造意境,營造了一個與音樂相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湖光山色的描摹或渲染氣氛,或烘托演技,寫景寫人,情景相生。
D.為了突出獨孤生這一人物形象,作者把著力點放在對他的笛聲的描摹上,用響遏行云、吹裂笛子來刻畫他演技的高超,用聽眾的反應(yīng)來突出演奏藝術(shù)的震撼力,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小題4: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遂 吹 聲 發(fā) 入 云 四 座 震 栗 李 生 蹙 踖 不 敢 動 至 第 十 三 疊 揭 示 謬 誤 之 處 敬 伏 將 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遼寧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吳縣諸生也。為人倜儻高奇,俯視一切。好飲酒,善衡文評書,議論皆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時有以講學聞?wù),先生輒起而排之,于所居貫華堂設(shè)高座,召徒講經(jīng),經(jīng)名《圣自覺三昧》,稿本自攜自閱,秘不示人。每升座開講,聲音宏亮,顧盼偉然。凡一切經(jīng)史子集、箋疏訓詁,與夫釋道內(nèi)外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蠻之所記載,無不供其齒頰,縱橫顛倒,一以貫之,毫無剩義。座下緇白四眾,頂禮膜拜,嘆未曾有,先生則撫掌自豪,雖向時講學者聞之,攢眉浩嘆,不顧也。
  生平與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俠者流,一日以千金與先生,曰:“君以此權(quán)子母,母后仍歸我,子則為君助燈火,可乎?”先生應(yīng)諾,甫越月,已揮霍殆盡,乃語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適增守財奴名,吾已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絕意仕進,更名人瑞,字圣嘆,除朋從談笑外,惟兀坐貫華堂中,讀書著述為務(wù);騿枴笆@”二字何義?先生曰:“《論語》有兩‘喟然嘆曰’,在顏淵為嘆圣,在與點為圣嘆。予其為點之流亞歟!”
  所評《離騷》、《南華》、《史記》、杜詩、《西廂》、《水滸》,以次序定為“六才子書”。尤喜講《易》,“乾”、“坤”兩卦,多至十萬余言。其余評論尚多,茲行世者,獨《西廂》、《水滸》、《唐詩》、制藝、《唱經(jīng)堂雜評》諸刻本。
  傳先生解杜詩時,自言有人從夢中語云:“諸詩皆可說,惟不可說《古詩十九首》!毕壬煲詾榻。后因醉縱談《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幾,遂罹慘禍。臨刑嘆曰:“砍頭最是苦事,不意于無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讀先生所評諸書,領(lǐng)異標新,迥出意表,覺千百年來,至此始開生面。嗚呼!何其賢哉!雖罹慘禍,而非其罪,君子傷之。而說者謂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發(fā)泄無余,不無犯鬼神所忌,則先生之禍,其亦有以致之歟!然畫龍點睛,金針隨度,使天下后學,悉悟作文用筆墨法者,先生力也,又烏可少乎哉!其禍雖冤屈一時,而功實開拓萬世,顧不偉耶!予過吳門,訪先生故居,而莫知其處,因為詩吊之,并傳其略如此云。(節(jié)選自《金圣嘆先生傳》)
  【注】①內(nèi)外諸典:佛、道兩教經(jīng)書和經(jīng)書以外的書。②緇白四眾:緇白,指僧俗。四眾,指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這里泛指諸色人物。③權(quán)子母:以資本經(jīng)營或借貸生息。④鼎革:指改朝換代的重大改革,這里指明清易代。⑤金針隨度:指教人作詩文方法。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先生輒起而之——排:分開
B.不意于無中得之——意:料想
C.領(lǐng)異標新,出意表——迥:遠
D.不偉耶——顧:難道
2.下列六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金圣嘆先生“倜儻高奇”的一組是(     )
①善衡文評書,議論皆發(fā)前人所未發(fā)
②稿本自攜自閱,秘不示人
③甫越月,已揮霍殆盡
④后因醉縱談《青青河畔草》一章
⑤雖罹慘禍,而非其罪,君子傷之
⑥使天下后學,悉悟作文用筆墨法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3.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金圣嘆先生博覽群書,學問淵博,講學時旁征博引,極其透徹,讓聽眾嘆服。
B.金圣嘆一個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給他去放貸營生的千兩銀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C.明朝滅亡后,金圣嘆將自己的字改為“圣嘆”,自我期許為孔子弟子曾點一類的人物。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圣嘆的不識時務(wù),又高度評價了他的偉大成就,還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傷。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此物在君家,適增守財奴名,吾已為君遣之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則先生之禍,其亦有以致之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南省郴州市一中2012屆高三第六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書魯亮儕

清·袁枚

  魯之裕字亮儕,奇男子也。田文鏡督河南,嚴,提、鎮(zhèn)、司、道以下,受署惟謹,無游目視者。魯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中牟。魯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騎驢入境。父老數(shù)百扶而道苦之,再拜問訊,曰:聞有魯公來代吾令,客在開封知否?魯謾曰:若問云何?曰:吾令賢,不忍其去故也。又數(shù)里,見儒衣冠者簇簇然謀曰:好官去可惜,伺魯公來,盍訴之?或搖手曰:田督有令,雖十魯公奚能為?魯方取其官而代之,寧肯舍己從人耶?魯心敬之而無言。至縣,見李貌溫溫奇雅。李揖魯入曰:印待公久矣!魯拱手曰:觀公狀貌,非豪縱者,且賢稱噪于士民,甫下車而庫虧何耶?李曰:某,滇南萬里外人也。別母游京師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畢,泣。魯曰:甚,具湯浴我!徑詣別室,且浴且思,意不能無動。良久,擊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辭李,李大驚曰:公何之?曰:之省。與之印,不受;強之曰:毋累公!魯擲印鏗然,厲聲曰:君非知魯亮儕者!竟怒馬馳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謁兩司,告之故。皆曰:汝病喪心耶?以若所為,他督撫猶不可,況田公耶?明早詣轅,則兩司先在。名紙未投,合轅傳呼魯令入。田公南向坐,面鐵色,盛氣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余人,睨魯曰:汝不理縣事而來,何也?曰:有所啟。曰:印何在?曰:在中牟。曰:交何人?曰:李令。田公乾笑,左右顧曰:天下摘印者寧有是耶?皆曰:無之。兩司起立謝曰:某等教敕亡素,致有狂悖之員。請公并劾魯,付某等嚴訊朋黨情弊,以懲余官!魯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待裕言之:裕一寒士,求官故來河南,得官中牟,喜甚,恨不連夜排衙視事。不意入境,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見人,知虧帑故又如是。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譽,空手歸,裕之罪也。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歸陳明,請公意旨,庶不負大君子愛才之心與圣上以孝治天下之意。公若以為無可哀憐,則裕再往取印未遲。不然,公轅外官數(shù)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田公默然。兩司目之退。魯不,走出。至屋外,田公變色下階,呼曰:來!魯入跪。又招曰:前!取所戴珊瑚冠覆魯頭,嘆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幾誤劾賢員,但疏去矣,奈何!魯曰:幾日?曰:五日,快馬不能追也。魯曰:公有恩,裕能追之。裕少時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請賜契箭一枝以為信!公許之。五日而疏還。中牟令無恙。以此魯名聞天下。

  先是,亮儕父某為廣東提督,與三藩①盟。亮儕年七歲,為質(zhì)子吳。

(節(jié)選自袁枚《小倉山房文集》)

  注:①三藩:清初封降將,平西王吳三桂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守廣東,靖南王耿仲明守福建。后,三藩漸成割據(jù)勢力。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命摘中牟李令印,即中牟  攝:代理

B.

魯不,走出        謝:感謝

C.

中牟令無恙        竟:最終

D.

與三藩盟         要:要挾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魯方取其官而代之/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B.

裕一寒士,求官故來河南/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狀語武

C.

人,知虧帑故又如是/其竟以此而殞生乎

D.

為質(zhì)子吳/不拘于時,學

(3)

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吳王坐朝亮儕侍側(cè)讀書畢日與吳王帳下健兒學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藝尤絕人云

[  ]

A.

吳王坐朝/亮儕侍側(cè)讀書畢/日與吳王帳下健兒學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藝/尤絕人云

B.

吳王坐朝/亮儕侍側(cè)讀書/畢日與吳王帳下健兒學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藝尤絕人云

C.

吳王坐朝/亮儕侍側(cè)讀書畢日/與吳王帳下健兒學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藝尤絕人云

D.

吳王坐朝/亮儕侍側(cè)/讀書畢/日與吳王帳下健兒學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藝尤絕人云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魯亮儕在河南總督田文鏡手下任職,被派去收繳中牟縣令李令的官印,并代替李令接任縣令的官位。

B.

在摘印事件中,文章詳寫了三個片段,即魯亮儕私行察訪、與李令見面以及嚴厲指出田文鏡的過失。

C.

魯亮儕“擲印鏗然”、“竟怒馬馳去”的舉動是出人意料的,這充分顯示出他不計個人得失的品格和奇?zhèn)フ钡男蜗蟆?/P>

D.

文章通過描寫田文鏡的威猛嚴苛以及其他官員的懦弱膽怯,有力地襯托出魯亮儕的膽識才干和沉著勇敢。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好官去可惜,伺魯公來,盍訴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賢稱噪于士民,甫下車而庫虧何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汝,吾幾誤劾賢員,但疏去矣,奈何!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試題。

送何太虛北游序

[元]吳澄

士可以游乎?“不出戶,知天下”,何以游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

夫子,上智也,適周而問禮,在齊而聞韶,自衛(wèi)復(fù)歸于魯,而后雅、頌各得其所也。夫子而不周、不齊、不衛(wèi)也,則猶有未問之禮,未聞之韶,未得所之雅、頌也。上智且然,而況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游也!

然則彼謂不出戶而能知者,非歟?曰:彼老氏意也。老氏之學,治身心而外天下國家者也,而吾圣人之學不如是。圣人生而知也,然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①而已。若夫山川風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數(shù)、前言往行,非博其聞見于外,雖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聞寡見,不免孤陋之譏。取友者,一鄉(xiāng)未足,而之一國;一國未足,而之天下;猶以天下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陶淵明所以欲尋圣賢遺跡于中都也。然則士何可以不游也?

而后之游者,或異乎是。方其出而游乎上國也,奔趨乎爵祿之府,伺候乎權(quán)勢之門,搖尾而乞憐,脅肩而取媚,以僥幸于寸進。及其既得之,而游于四方也,豈有意于行吾志哉!豈有意于稱吾職哉!茍可以奪攘其人,盈厭吾欲,囊橐既充,則陽陽而去爾。是故昔之游者為道,后之游者為利。游則同,而所以游者不同。

余于何弟太虛之游,惡得無言乎哉!太虛以穎敏之資,刻厲之學,善書工詩,綴文研經(jīng),修于己,不求知于人,三十余年矣?谖磭L談爵祿,目未嘗睹權(quán)勢,一旦而忽有萬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獨知其心也。世之士,操筆僅記姓名,則曰:“吾能書!”屬辭稍協(xié)聲韻,則曰:“吾能詩!”言語布置,粗如往時所謂舉子業(yè),則曰:“吾能文!”闔門稱雄,矜己自大,坎井之蛙,蓋不知甕外之天、井外之海為何如,挾其所已能,自謂足以終吾身沒吾世而無憾。夫如是又焉用游!太虛肯如是哉?書必鐘、王,詩必陶、韋,文不柳、韓、班、馬不止也。此太虛今日之所以游也。澄所速事之祖母,太虛之從祖姑也。故謂余為兄,余謂之為弟云。

——選自《四部叢刊》本《國朝文類》巷三十四(有刪節(jié))

[注釋]①衷:善。彝:常,即規(guī)律、本性!敖抵员椭啤敝干咸熨n予的好善的本性。

8.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智也,適周而問禮適:到……去

  B豈有意于稱吾職哉稱:符合

  C盈厭吾欲,囊橐既充  厭:通“饜”,滿足

  D闔門稱雄,矜己自大  矜:莊重

10.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一篇勸游贈序。作者借何太虛出游一事闡釋了游與學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了

  開拓見聞擴大生活領(lǐng)域?qū)τ谌说恼J識的積極作用。

B.作者雖然肯定了“治身心而外天下國家”的老氏之學,但明確指出讀書人要

  行萬里路,“博其聞見于外”,才能開拓視野,廣其學識。

C作者猛烈批評了在游歷上的兩種錯誤傾向:一是游于權(quán)門,求取官職;二是

  得官后以在官場之名出游,以搜刮錢財為目的。

D本文觀點鮮明,運用對比論證手法,論理詳盡,意義深遠,具有很強的說服

 力,至今不乏勸勉忠誡作用,值得借鑒學習。

11.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取友者,一鄉(xiāng)未足,而之一國;一國未足,而之天下;猶以天下為未足,而

  尚友古之人焉。

譯文: 

(2)挾其所已能,自謂足以終吾身沒吾世而無憾。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下面問題。
【甲】荊軻刺秦王(節(jié)選)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乙】老僧辨奸
[清]沈起鳳
  嚴分宜未貴時,與敏齋王公讀書菩提寺東院。一日,同閱《荊軻傳》。至樊於期自殺處,嚴曰:“此呆漢也,事知濟不濟,輒以頭顱作兒戲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復(fù)仇,殺身不顧,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閱至白衣冠送別時,嚴復(fù)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復(fù)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蓖跤执罂拊唬骸皦咽恳恍,風蕭水咽,擊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繼閱囊提劍斫,箕踞高罵,嚴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漢。不于環(huán)柱時殺之,而乃以嫚罵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報知己,至死尚有生氣。銅柱一中,祖龍亦應(yīng)膽落!
  一時,哭聲笑聲喧雜滿堂。一老僧傾聽久之,嘆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測也。二十年后,忠臣義士,無遺類矣!
  后,王官中牟縣令,頗有政聲。而嚴競以青詞作相,專權(quán)誤國,植黨傾良,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預(yù)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門所謂“定劫”歟?(選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嚴分宜:即嚴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閱歷世事。③祖龍:指秦始皇。④青詞;用朱筆寫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詞邀寵。
1.下列語句中加粗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至易水上,祖,取道——既:已經(jīng)。
B.于是荊軻遂車而去——就:登上。
C.嚴更笑不可——抑:控制。
D.佛門所謂“定劫”歟——殆:幾乎。
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復(fù)遣之使去    、令秦武陽為副
B.①一老僧傾聽久   、诮园滓鹿谝运
C.①而嚴竟青詞作相   ②而乃嫚罵了事
D.①老僧預(yù)知之,不能救 ②荊軻和
3.對“甲”選段句意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太子和賓客“白衣冠”送行,說明這是生離死別,以示任務(wù)重大和艱巨。
B.“變徵之聲”和荊軻的歌聲,營造了悲愴的氛圍。
C.“復(fù)為慷慨羽聲”由悲哀轉(zhuǎn)向激昂,同仇敵愾,給壯士以信心和力量。
D.這個場面描寫,是全文情節(jié)的高潮。
4.下列對兩段選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一開頭就道出了這是一場生離死別,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寫音樂聲由激憤轉(zhuǎn)為悲涼,聞?wù)咧橛杀瘔炎優(yōu)楸瘺,高昂變(yōu)榈统痢?BR>C.乙文結(jié)尾處交代了嚴分宜、王敏齋二人的不同結(jié)局,照應(yīng)了前文老僧的預(yù)言。
D.甲、乙兩文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都有神態(tài)描寫,但乙文更注重對比手法的運用。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嚴分宜未貴時,與敏齋王公讀書菩提寺東院。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豪杰上報知己,至死尚有生氣。銅柱一中,祖龍亦應(yīng)膽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嚴分宜、王敏齋二人閱讀《荊軻傳》時的不同反應(yīng)中可以看出他們的不同性格。請簡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人教版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單元測試(2)語文試題 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大力將軍

蒲松齡

  查伊璜,浙人,清明飲野寺中,見殿前有古鐘,大于兩石甕;而上下土痕手跡,滑然如新。疑之。俯窺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貯何物。使數(shù)人摳耳,力掀舉之,無少動。益駭。乃坐飲以伺其人。居無何,有乞兒入,攜所得糗糒①,堆累鐘下。乃以一手起鐘,一手掬餌置筐內(nèi),往返數(shù)回始盡。已復(fù)合之,乃去,移時復(fù)來,探取食之,一座盡駭。查問:“若個男兒胡行乞?”答以:“啖噉多,無傭者!辈橐云浣。瑒裢缎形,乞人愀然慮無階。查遂攜歸,之,計其食略倍五六人。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贈之行。后十余年,查猶子令于閩,有吳將軍六一者,忽來通謁?钫勯g,問:“伊璜是君何人?”答言:“為諸父行,與將軍何以有素?”曰:“是我?guī)熞病J曛畡e,頗復(fù)憶念。煩致先生一賜臨也。”會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記憶。即命仆馬,投刺于門。將軍趨出,諸大門之外。視之,殊昧生平。竊疑將軍誤,而將軍傴僂益恭。少間登堂,則卷簾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擬展問,將軍頤少動,一姬捧朝服至,將軍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為。眾姬捉袖整衿,先命數(shù)人捺查座上不使動,而后朝拜,如覲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憶舉鐘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華筵高列,家樂作于下。見將軍日無別作,惟點姬婢養(yǎng)廝卒,及騾馬服用器具,督造記籍,戒無虧漏。一日,執(zhí)籍謂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賜。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將軍不聽。按籍點照,古玩床幾,堂內(nèi)外羅列幾滿。查固止之,將軍不顧。婢仆姓名已,即令男為治裝,女為斂器,且囑敬事先生,百聲悚應(yīng)。又親視姬婢登輿,廄卒捉馬騾,乃返,別查。(有刪改)

 。圩ⅲ茛亵芗L,干糧。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查遂攜歸,之   餌:給……吃。

B.

諸大門之外    逆:背對著。

C.

眾嫗捉袖整衿訖   訖:完畢。

D.

婢仆姓名已    稽:查考。

(2)

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現(xiàn)吳將軍知恩圖報的一組是

①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贈之行

②十年之別,頗復(fù)憶念

③則卷簾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④而后朝拜,如覲君父

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⑥又親視姬婢登輿,廄卒捉馬騾

[  ]

A.

①②④

B.

④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廟中發(fā)現(xiàn)巨大古鐘,好幾個人抓耳撓腮皆無法掀動;而當時身為乞兒的吳六一卻能輕易掀開。

B.

査伊璜見吳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勵他投身軍隊;又見他貧苦無助,就把他帶回家,厚贈之后讓他上路。

C.

査伊璜聽說吳將軍與自己有舊,但已經(jīng)記不起來到底是誰;即便如此,他仍然帶著仆人騎著馬,上門投遞名片。

D.

吳六一十多年來一直不忘査伊璜賜金之恩;見面之后不僅禮節(jié)備至,而且把自己的家產(chǎn)和奴婢分了一半給他。

(4)

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乃以一手起鐘,一手掬餌置筐內(nèi),往返數(shù)回始盡。

(2)為諸父行,與將軍何以有素?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三新叢書·高考語文專項練習 題型:048

上拜釋之為公車令。頃之,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于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薄太后聞之,文帝免冠謝曰:“教兒子不謹。”薄太后乃使使承詔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后拜釋之為廷尉。……

其后有人盜高廟坐前玉環(huán),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釋之案律,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奏當棄市。上大怒,曰:“人之無道,乃盜先帝廟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差。今盜宗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與太后言之,乃許廷尉當!菚r,中尉條侯周侯王恬開見釋之持。張廷尉由此天下稱之。

1.下列句中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上拜釋之為公車令。公車令:官署名。令:長官。

B.不下司馬門。司馬門:司馬氏的大門。

C.拜為中大夫。中大夫:官名。

D.后拜釋之為廷尉。廷尉:官名,掌刑獄。

2.下列句子譯文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文帝由是奇釋之。

②張廷尉由此天下稱之。

A.①漢文帝從此認為張釋之是個奇才。

②張廷尉從此受到天下人稱頌。

B.①漢文帝從此奇怪張釋之。

②張廷尉從此稱頌天下人。

C.①漢文帝從此覺得張釋之很奇怪。

②張廷尉從此被天下人稱頌。

D.①漢文帝從此,張釋之受到奇特的待遇。

②張廷尉從此譽滿天下。

3.下列句中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于是釋之追太子、梁王。止:阻止。

B.遂不下公門。劾:彈劾,揭露罪狀。

C.文帝免冠曰。謝:謝罪。

E.太后乃使使詔赦太子、梁王。承:接受。

4.比較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下”和“屬”意義相近 ②兩個“當”意義不同

B.①“下”和“屬”意義相遠 ②兩個“當”意義相同

C.①“下”和“屬”意義相近 ②兩個“當”意義相同

D.①“下”和“屬”意義相遠 ②兩個“當”意義不同

5.漢文帝對張釋之判案“大怒”的原因

張釋之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漢文帝希望張釋之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對“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的譯文正確的一項是

[  ]

A.不是我用來供奉宗廟的本意。

B.不是我恭恭敬敬維護宗廟的本意。

C.不符合我恭恭敬敬地維護宗廟的心意。

D.并不是我們一起供奉宗廟的來意。

6.請解釋下面句中加粗詞的意義:

法如是也。且罪,然以逆順為

A.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張釋之寧可使“上大怒”,卻不肯改變自己的判決,原因是

[  ]

A.固執(zhí)己見。
B.皇帝不應(yīng)干涉司法。
C.皇帝不懂法律。
D.要求漢文帝嚴格按法執(zhí)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天利38套 2008全國各省市名!卧獙n}訓練·語文 題型:048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進士第。對極陳時弊,考官惡其直,置末甲。

  調(diào)大名館陶尉。呂惠卿帥鄜延,檄澤與邑令視河埽,檄至,澤適喪長子,奉檄遽行;萸渎勚,曰:“可謂國爾忘家者!边m朝廷大開御河,時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澤曰浚河細事,乃上書其帥曰:“時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之,至初春,可不擾而辦!弊溆闷溲陨下劊瑥闹;萸浔贋閷伲o。

  靖康元年,中丞陳過庭等列薦,充和議使,澤曰:“是行不生還矣!被騿栔,澤曰:“敵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jié)北庭以辱君命乎?”議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上不遣,命知磁州。

  時太原失守,官兩河者率托故不行。澤曰:“食祿而避難,不可也。”即日單騎就道,從羸卒十余人。至,繕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義勇,始為固守不移之計。上嘉之,河北義兵都總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慶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澤兵躡其后,遣數(shù)千騎直扣磁州城。澤擐甲登城,令壯士以神臂弓射走之,開門縱擊,斬首數(shù)百級。所獲羊馬金帛,悉以賞軍士。

  二年正月,澤至開德,以孤軍進。都統(tǒng)除淬言改方熾,未可輕舉。澤怒,欲斬之,諸將貸淬,使得效死。澤命淬進兵,遇金人,敗之。

  澤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驅(qū)云前有敵營,澤揮眾直前與戰(zhàn),敗之。轉(zhuǎn)戰(zhàn)而東,敵益生兵至,王孝忠戰(zhàn)死,前后皆敵壘。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笔孔渲厮溃瑹o不一當百,斬首數(shù)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出其不意,勢必復(fù)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人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fù)出兵。澤出其不意,遣兵過河襲擊。

(節(jié)選自《宋史·宗澤傳》)

(1)

下列句子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對極陳時弊     廷:在朝廷上

B.

之,至初春    需:需要

C.

河北義兵都總管   除:任命

D.

諸將貸淬      乞:請求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語句中全都表現(xiàn)宗澤熱愛國家、英勇抗金的一組是

①澤適喪長子,奉檄遽行

②是行不生還矣

③始為固守不移之計

④遣數(shù)千騎直扣磁州城

⑤議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

⑥澤揮眾直前與戰(zhàn)

[  ]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4)

下列各項中,對原文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

隆冬時節(jié),朝廷疏浚御河,宗澤不顧長子剛喪,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而僵于道,上書其帥要求工程推至初春進行。

B.

靖康元年,宗澤被推薦任和議使。他抱定不生還的信念決心不向金人屈節(jié)。參與討論的大臣怕他妨害和議之事,不同意派他前往。

C.

太原失守,宗澤認為不能食國家俸祿而躲避國家災(zāi)難,毅然前往積極備戰(zhàn),戰(zhàn)時披甲登城親自指揮作戰(zhàn),大獲全勝。

D.

宗澤審時度勢,以寡兵孤將深入敵人軍營,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以一當百,奮勇殺敵,大敗金兵。

(5)

把文言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敵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jié)北庭以辱君命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都統(tǒng)陳淬言敵方熾,未可輕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