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與它的物理性質(zhì)有關(guān)的是( 。
①氮氣做燈泡的保護氣;②用鋁制作電纜線;③用氧氣做助燃劑;④用碳做燃料;⑤用大理石鋪地面.
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D.②④⑤

分析 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①氮氣作燈泡的保護氣是利用了氮氣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的性質(zhì),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zhì);
②用鋁制作電纜線是利用鋁的導電性,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zhì);
③用氧氣作助燃劑是利用了氧氣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zhì);
④用木炭作燃料是利用了木炭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zhì);
⑤用大理石鋪地面,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zhì).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區(qū)分物質(zhì)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質(zhì)還是化學性質(zhì),關(guān)鍵就是看利用的性質(zhì)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體現(xiàn)出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金屬,下列三種金屬被發(fā)現(xiàn)、使用的先后順序依次為銅、鐵、鋁.
(1)金屬大規(guī)模被使用的先后順序跟③(填序號)選項關(guān)系最大.
①地殼中金屬元衷的含量;②金屬的導電性;③金屬的活動性.
(2)為探究錳與鐵的金屬活動性,在相同溫度下,取大小相同的兩種金屬薄片,用砂紙將表面擦光亮,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足量稀鹽酸中反應,觀察現(xiàn)象.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①兩種金屬投入鹽酸前用砂紙將表面擦光亮,其主要目的是A.
A.除去氧化膜,便于直接反應
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應
C.表面光亮,易觀察
D.提高金屬溫度,加快反應速度
②根據(jù)下表中的現(xiàn)象填寫結(jié)論.
金屬
與鹽酸反應現(xiàn)象放出氣泡速度緩慢放出氣泡速度較快
結(jié)論錳的活動性大于鐵
③除了比較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速率的快慢,你還有其他化學方法可比較這兩種金屬恬動性強弱嗎?請舉出一種方法(寫出原理即可)活動性強的金屬能將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將盛有等質(zhì)量、等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左右兩盤上,調(diào)節(jié)至平衡,再向兩只燒杯中分別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鎂和鐵,待反應停止后,請判斷: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燒杯中一定沒有剩余的物質(zhì)是稀鹽酸.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則指針一定偏向放鐵的一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實驗是研究化學的重要方法,以下實驗不正確的是( 。
A.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
B.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別氧氣和空氣
C.用碘水或碘酒檢驗火腿腸中是否含有淀粉
D.配制10%氯化鈉溶液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酸堿反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有密切的關(guān)系.
(1)由于人的胃液里有鹽酸,因此胃液分泌過多會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氫氧化鋁的藥物可緩解病痛,其治療的化學原理為(用方程式表示)Al(OH)3+3HCl═AlCl3+3H2O.
(2)人被蚊蟲叮咬后皮膚紅腫起泡,這是由于昆蟲在皮膚內(nèi)注入了少量的甲酸所致,把生活的用品牙膏涂在被咬的皮膚上,痛癢就會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實驗探究:比較凌晨森林公園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與日照后森林公園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
 比較項目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
 二氧化碳的含量 將澄清石灰水分別滴入盛有凌晨的空氣和日照后的空氣的集氣瓶中 凌晨的空氣變渾濁,日照后的空氣中現(xiàn)象不明顯 凌晨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日照后的空氣中更
 氧氣的含量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盛有凌晨的空氣和日照后的空氣你的集氣瓶中 凌晨的空氣中的木條很快熄滅,日照后的空氣中的木條能燃燒一會再熄滅 凌晨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日照后的空氣中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用久置的鎂條做實驗時,需要用砂紙把表面的灰黑色抽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銀白色.實驗小組同學對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Ⅰ.是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鎂.
Ⅱ.是鎂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黑色碳單質(zhì).
Ⅲ.根據(jù)銅銹的成分是堿式碳酸銅,推測鎂條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鎂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得到的堿式碳酸鎂.
同學們經(jīng)討論,從顏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鎂,因為氧化鎂是白色的.
查閱資料:
①堿式碳酸鎂的性質(zhì)有:受熱可分解;常溫下能與稀硫酸反應.
②白色的硫酸銅粉末遇水能變?yōu)樗{色.
③碳不與稀硫酸反應,但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能反應并生成CO2、SO2和H2O.同學們認為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三種產(chǎn)物的共同點是都屬于氧化物(答出一點即可). 
進行實驗:
(1)同學們用久置的鎂粉進行了如下實驗.






現(xiàn)
①無水硫酸銅粉末逐漸由白色變?yōu)樗{色
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jié)
久置的鎂粉中除鎂元素外,還含有的元素是C、H、O
久置的鎂粉中含有堿式碳酸鎂
(2)同學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中鎂粉會突然“噗”地燃燒起來,出現(xiàn)紅熱,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體粘附在試管壁上.
①將試管取下,冷卻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體溶解,并有氣泡出現(xiàn),但黑色固體沒有消失.請寫出有氣體生成的一個反應化學方程式Mg+H2SO4═MgSO4+H2↑.
②將實驗①試管中的混合物進行過濾(填操作名稱),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體中加入濃硫酸,加熱.黑色固體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chǎn)生.
實驗(2)說明,鎂在CO2中可以燃燒,生成了碳單質(zhì).
實驗結(jié)論:
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實驗小組認為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堿式碳酸鎂.
反思與評價:
有的同學提出,實驗(2)不足以證明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久置的鎂條是放置在常溫下的空氣環(huán)境中,實驗(2)是將鎂粉在加熱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環(huán)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某元素R形成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為Nan+1RO2n+2,其中的n值可能是(  )
A.1或2B.2或3C.0或3D.0或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粗鹽中除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雜質(zhì).為了有效將粗鹽提純,實驗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圖所示.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須加入的X物質(zhì)是水.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稱是過濾.
(2)在實驗過程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是MgCl2+2NaOH═Mg(OH)2↓+2NaCl.
(3)加入Na2CO3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的CaCl2
(4)判斷加入的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含硫化氫(H2S)的工業(yè)廢氣排入空氣會造成污染.可采用NaOH溶液進行吸收,同時可以制得某種可溶性化合物Y,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2NaOH=Y+2H2O,工藝流程圖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硫化氫溶液的酸堿度可用石蕊試液測定
B.“系列操作”中一定有過濾的操作
C.Y的化學式為Na2SO4
D.吸收H2S的反應是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