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疊氮化鈉(NaN3)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某化學小組同學對其進行下列研究。
【查閱資料】
①NaN3受撞擊會生成Na、N2。  
②NaN3遇鹽酸、H2SO4溶液無氣體生成。
③堿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備方法是:將金屬鈉與液態(tài)氨反應制得NaNH2,再將NaNH2與N2O反應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氣(NH3)。
【問題探究】
(1)汽車經(jīng)撞擊后,30毫秒內(nèi)引發(fā)NaN3迅速分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工業(yè)級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為測定某工業(yè)級NaN3樣品中含有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化學小組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①小明同學認為通過測定裝置Ⅰ中反應前后B的質(zhì)量差,再通過相應計算,就可測定Na2CO3的純度,小組內(nèi)同學通過討論認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ⅠⅡ
②小剛同學在大家討論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了裝置Ⅱ。請分析:裝置Ⅱ中A的作用是_____;若無裝置C,對測定結(jié)果造成的影響是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裝置E的作用是     。
③根據(jù)裝置Ⅱ,小組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步驟有:a.稱量裝置D。b.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c.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d.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關(guān)閉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確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可重復)。
(1)2NaN32Na + 3N2
(2)2NaOH+CO2===Na2CO3+H2O
(3)①濃鹽酸易揮發(fā),產(chǎn)生的氯化氫氣體被裝置B吸收;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時帶出的水蒸氣在裝置B中冷凝而被吸收;裝置A、B內(nèi)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裝置B吸收;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進入B裝置,使實驗產(chǎn)生誤差。(除加點字外再答出任意一條即可)
②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偏大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D裝置完全吸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D裝置。(答出前一點即可)
③bcadca(2分)錯答、漏答均為0分。

試題分析:(1)NaN3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N32Na + 3N2↑。
(2)制備NaN3的方法是:將金屬鈉與液態(tài)氨反應制得NaNH2,再將NaNH2與N2O反應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氣(NH3),工業(yè)級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
(3)①裝置I用濃鹽酸與樣品反應,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產(chǎn)生的氯化氫氣體被裝置B吸收,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時帶出的水蒸氣在裝置B中冷凝而被吸收;裝置A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裝置B吸收;因氣壓和微粒的特征,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會全部進入B裝置,使實驗產(chǎn)生誤差等;
②裝置II中A中藥品是堿石灰,堿石灰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氣中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干擾試驗;C裝置的濃硫酸干燥CO2氣體,若無C裝置會使實驗結(jié)果偏大;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E的作用是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D裝置完全吸收,也可以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D裝置。
③根據(jù)裝置II,小組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步驟為: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稱量裝置D;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關(guān)閉活塞和玻璃塞;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稱量裝置D;其正確順序為 bcadca;
點評:本題綜合性很強,要求學生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有知識遷移和綜合的能力,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用下面的裝置將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進行分離和干燥。圖中的a、b、c、d均為活塞,可以控制氣體的通過和液體的加入,實驗前活塞均已關(guān)閉。請選擇適宜的試劑完成上述實驗。
供選用的試劑有:①稀硫酸②濃硫酸③氫氧化鈉溶液④澄清的石灰水(試劑均足量)

實驗分以下兩步進行:
(1)關(guān)閉b、c,打開a、d,則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丙中試劑為       (填數(shù)字序號)。若乙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    ______    ,說明甲裝置中反應是充分的。 此步實驗后收集到的氣體是      。
(2)在甲裝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試劑①,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收集到另一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5分)某化學小組的同學欲對某種塑料的組成進行分析研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shè)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目的是通過測量有關(guān)數(shù)據(jù),推算塑料組成元素的含量(圖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裝置序號)。

請根據(jù)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 A裝置制取的氧氣中混有少量CO2和水蒸氣,為使D裝置中塑料試樣在純氧中燃燒,用于除去CO2的裝置為       (填裝置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氣體的吸收裝置E中的試劑為        。
(3)堿石灰的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G裝置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表所給出的各組概念中,不符合右圖所示從屬關(guān)系的是

 
X
Y
Z
A
飽和溶液
溶液
混合物
B
氧化物
化合物
純凈物
C
中和反應
復分解反應
化學反應
D
稀有氣體元素
金屬元素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右圖是“△△牌發(fā)酵粉”的部分信息,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完成相應填空):

【查閱資料】
(1)酒石酸是一種易溶解于水的固體有機酸
(2)發(fā)酵粉能夠使面團松軟、發(fā)泡是因為發(fā)酵粉產(chǎn)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熱不分解。
【提出問題】
NaHCO3在發(fā)酵粉加水或加熱時如何產(chǎn)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與NaHCO3在溶液中反應產(chǎn)生CO2
丙:NaHCO3加熱產(chǎn)生CO2
【實驗探究】
(1)小明同學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無氣體產(chǎn)生,從而否定了猜想甲,則猜想甲是          ;小明又將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產(chǎn)生了CO2,從而驗證了猜想乙,說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質(zhì)之一是
             
(2)小英同學為探究猜想丙設(shè)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小英另取適量NaHCO3粉末加入a試管中,加熱,觀察到a試管口有無色液滴生成,b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持續(xù)加熱直至兩支試管均不再發(fā)生變化時,發(fā)現(xiàn)a試管中仍殘留有較多白色固體粉末,向該粉末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冒出,則該粉末是          
【解釋與結(jié)論】
NaHCO3在發(fā)酵粉中產(chǎn)生CO2的條件是          ;
NaHCO3受熱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三聚氰胺(化學式為C3H6N6)是一種白色結(jié)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稱“蛋白精”。不法分子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導致發(fā)生嬰幼兒泌尿結(jié)石病例。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
【查閱資料】
(1)化工企業(yè)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學式CO(NH2)2]為反應物,硅膠為催化劑,在380℃至400℃的溫度下,沸騰反應、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時產(chǎn)生兩種無色氣體,其中一種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
(2)NO是無色氣體,不溶于水,在空氣中能迅速氧化為棕色NO2氣體。
【提出問題】反應生成的兩種氣體是什么?
【假設(shè)猜想】根據(jù)資料及反應物判斷,生成的兩種氣體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②二氧化碳和氨氣(NH3
③二氧化碳和氮氣      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據(jù)是                                ;
你認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號)           ,理由是                             。
【設(shè)計實驗】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shè)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模擬制取三聚氰胺,并驗證猜想。

【實驗現(xiàn)象和分析】
(1)A裝置的作用是                              。
(2)實驗時觀察到B中棉花變紅,證明生成了        ,同時看到D中        現(xiàn)象,說明還生成了二氧化碳。
(3)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實驗結(jié)論】根據(jù)資料和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近幾年我國某些城市空氣受到污染,形成酸雨較為嚴重,主要是因為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問題】通過實驗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閱資料】二氧化硫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H2SO4。
(1)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樣,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二氧化硫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分)。
根據(jù)上述資料,甲同學、乙同學、丙同學分別設(shè)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3)甲同學的實驗操作:甲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A、B兩步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A中稀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得出結(jié)論”: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學的實驗操作:丙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部分裝置在圖中略去)

【探究與結(jié)論】(6)上圖C裝置的作用是                                      
(7)要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丙同學實驗中的現(xiàn)象是: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0分)學習了MnO2對過氧化氫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CuO能否起到類似MnO2的催化劑作用呢?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 CuO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
Ⅱ. CuO參與反應產(chǎn)生O2,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
Ⅲ. CuO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用天平稱量0.2gCuO,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1)填寫下表:
步驟③現(xiàn)象
步驟⑥結(jié)果
步驟⑦現(xiàn)象
結(jié)論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溶液中有氣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驟         (填序號)的目的是證明CuO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速率;
(3)步驟⑦的目的是                                      ;
(4)過氧化氫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              _______;
【拓展】過氧化氫溶液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液體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多少克過氧化氫中含的氧元素質(zhì)量與54g水中所含的氧元素質(zhì)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