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做某些化學實驗時,要嚴格的按照實驗順序進行操作,否則可能會導致實驗失敗甚至發(fā)生危險.請你用“先”和“后”填空:
(1)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后集中加熱,先均勻受熱.
(2)向托盤天平上添加砝碼時,先加入大砝碼,后加入小砝碼.
(3)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并選用了排水取氣法.收集滿氣體后,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4)做CO還原CuO的實驗開始時,后給CuO加熱;先向硬質(zhì)玻璃管中通CO.

分析 (1)為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破裂,要先預熱再集中加熱;
(2)根據(jù)托盤天平的精確度、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等進行分析;
(3)運用先熄滅酒精燈,試管溫度降低試管中的氣體壓強減小水會倒吸炸裂試管解答;
(4)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與氧氣或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解答 解:(1)為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破裂,要先預熱再集中加熱;
(2)添加砝碼時,一般是先加質(zhì)量大的砝碼,再加質(zhì)量小的砝碼;
(3)先熄滅酒精燈,試管溫度降低試管中的氣體壓強減小水會倒吸炸裂試管,所以要先移出導管在熄滅酒精燈;
(4)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或加熱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物可能引起爆炸,故加熱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除空氣防止爆炸.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后、先;(2)先、后;(3)先、后;(4)后、先.

點評 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基礎,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領,使操作規(guī)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分類是化學學習、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氣B.干冰和二氧化碳C.氯酸鉀D.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硫在空氣中燃燒S+O2$\frac{\underline{\;點燃\;}}{\;}$SO2
(2)高溫下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3)給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化合物加熱制取氧氣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銅絲伸到硝酸銀溶液中2AgNO3+Cu=2Ag+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的三態(tài)之間的轉(zhuǎn)化屬于物理變化
B.水體污染的來源主要有工業(yè)污染、農(nóng)業(yè)污染和生活污染
C.水的軟化是將海水變成可飲用的淡水
D.河水經(jīng)過吸附、沉淀和過濾處理后得到的水仍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按要求用化學符號填空.
(1)氦氣He;(2)3個氮分子3N2;(3)2個硫酸根離子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首先證明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
A.拉瓦錫B.舍勒C.阿佛加德羅D.普里斯特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實驗室常用制取氧氣的方法有:a.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粉末;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c.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H2O2)溶液分解產(chǎn)生氧氣.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寫出上圖中指定儀器的名稱:①試管③集氣瓶
(2)利用裝置A制氧氣,棉花團的作用是防止反應物進入玻璃管中;涉及其化學反應化學式表達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利用裝置B制氧氣時,長頸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是防止生成的氧氣從長頸漏斗下端漏出;涉及其化學反應化學式表達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在這個反應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質(zhì)是二氧化錳.
(4)小鄭用高錳酸鉀制得的氧氣不純凈,請你幫他分析哪些因素會造成制取的氧氣不純凈?(答一條即可)
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未等到氣泡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明對媽媽殺魚時從魚肚內(nèi)取出的鰾產(chǎn)生了興趣,他確定了“探究鰾內(nèi)氣體體積和成分”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小明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獲知:這種魚鰾內(nèi)氧氣約占$\frac{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氣.探究分兩步進行.
(1)測量鰾內(nèi)氣體體積.小明設計了兩種方法:
A:在水下剌破鰾,用排水集氣法收集鰾內(nèi)氣體并測量其體積(如圖).
B:用醫(yī)用注射器抽取鰾內(nèi)氣體,測量其體積;
你認為這兩種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填A或B),理由: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鰾內(nèi)的二氧化碳氣體能溶于水,收集的氣體體積比實際體積。
(2)探究鰾內(nèi)氣體的成分.請你幫助他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方法實驗現(xiàn)象或有關化學方程式
驗證鰾內(nèi)含O2 實驗現(xiàn)象
木條能繼續(xù)燃燒
驗證魚鰾內(nèi)含CO2 化學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利用下圖裝置可做CO還原Fe2O3的實驗,并檢驗該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已知由A裝置制取的CO氣體中混有少量的CO2

①CO與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D裝置中反應的現(xiàn)象是紅色粉末變黑.
②氣體通過裝置的順序是A→C→D→B.(裝置不能重復使用).
③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對以上裝置的改進措施是在B裝置后增加尾氣處理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