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常見的堿 堿的通性,科學探究
分析:(1)依據(jù)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解答;
(2)根據(jù)濃硝酸易揮發(fā)且光照后易分解分析解答;
(3)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分析解答;
(4)依據(jù)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鈣的性質以及二氧化碳的質量利用反應的方程式即可求出碳酸鈣的質量;
解答:解:(1)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所以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因此必須密封保存;
(2)濃硝酸具有較強的揮發(fā)性且見光易分解,所以一般存于棕色且密封的細口瓶中;
(3)根據(jù)SiO
2+2NaOH=X+H
2O可知,反應前含有1個Si原子,4個O原子,2個H原子,2個Na原子,反應后已有2個H原子,1個氧原子,故X中含有2個Na原子,1個Si原子,3個氧原子,故其化學式為Na
2SiO
3;
(4)氧化鈣能夠和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其反應的方程式為:CaO+H
2O=Ca(OH)
2,故生石灰需要密封保存;
所以燒杯放熱或燒杯壁燙說明檢測的物質中含有氧化鈣;而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含有能使溶液顯堿性的氫氧化鈣,但這些氫氧化鈣是樣品中含有的還是氧化鈣反應生成的無法確定,故固體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鈣,最后取濾渣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則能夠說明固體中含有碳酸鈣,所以檢測的樣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鈣、碳酸鈣,可能含有氫氧化鈣;
解: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100 44
x 2.2g
=x=10g
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
×100%=80%
故答案為:(1)吸水性;(2)具有揮發(fā)性且見光易分解;(3)Na
2SiO
3;(4)CaO+H
2O=Ca(OH)
2;放熱或燒杯壁燙;有氣泡產生;答: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80%.
點評:本題以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干燥劑為情境角度出發(fā),考查干燥劑是否變質的問題,以實驗探究的形式考查了物質的性質,特別是考查學生在實驗探究中推斷分析能力,和平時對含鈣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