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今年4月我縣一家歌廳發(fā)生火災,事故的原因是電線起火,引燃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造成了一定的財產損失.
材料二  氫氧化鋁Al(0H)3 是一種無機阻燃劑.當溫度達到25O℃時,氫氧化鋁開始分解出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固體顆粒.利用氫氧化鋁的這一性質,將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起到阻燃作用.
(1)起火的電線在火災中起到的作用是B(填序號).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達到著火點    C.提供氧
(2)結合滅火的原理分析氫氧化鋁作阻燃劑的原因分解吸熱,抑制塑料升溫(答一點);
(3)氫氧化鋁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Al(OH)3_Al203+3H2O.

分析 燃燒需要同時滿足有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濕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才會發(fā)生,據(jù)此分析火災發(fā)生中起火的電線所起到的作用;根據(jù)燃燒的條件不難得出阻止燃燒可采取的方法,結合題目對氫氧化鋁性質的描述,分析氫氧化鋁在阻止燃燒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寫出其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起火的電線引燃其它可燃物而引發(fā)火災,因此可判斷在火災中起火的電線起到了使可燃物達到其著火點的作用;
(2)氫氧化鋁分解時吸收熱量,分解出的水蒸氣蒸發(fā)時也可使大量熱量及時散失,這都可使塑料的溫度不易達到其著火點而不能燃燒;分解出耐高溫的氧化鋁固體顆粒也可以阻止塑料與空氣中氧氣的接觸,有效地防止燃燒的發(fā)生;
(3)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Al(OH)3_Al203+3H2O;
故答案為:
(1)B      
(2)分解吸熱,抑制塑料升溫.?
(3)2Al(OH)3_Al203+3H2O

點評 根據(jù)題目信息獲得相關物質的性質,結合已有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考查了知識的運用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根據(jù)電解水的實驗得出的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B.可推斷出水的化學式
C.證明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D.驗證了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現(xiàn)有:A.廣口瓶;B.燒杯;C.玻璃棒;D.試管;E.酒精燈;請選用恰當?shù)膬x器名稱前的字母序號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必須填序號)
(1)化學中常用作少量藥品反應的容器D;
(2)盛放固體藥瓶的儀器為A;
(3)加熱時必須墊石棉網(wǎng)的儀器是B;
(4)過濾實驗引流時用到的儀器是C;
(5)常用來加熱的儀器有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根據(jù)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學符號5H7N2Al3+P+52O5
符號的意義5個氫原子7個氮分子鋁離子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FeCl3溶液蝕刻銅箔制造電路板的工藝中,廢液(主要含有FeCl2和CuCl2)處理和資源回收的工業(yè)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中Cu和FeCl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Cl3+Cu=CuCl2++2FeCl2;過程②加入鐵屑后發(fā)生的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CuCl2=Cu+FeCl2;
(2)步驟②得到濾渣的成分是鐵和銅;步驟③的操作是過濾、洗滌、干燥等.
(3)Fe(OH)2與O2和H2O反應生成紅褐色Fe(OH)3.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只用一種試劑就可鑒別NaCl、CaCl2、H2SO4 三種溶液.該試劑是( �。�
A.KCl溶液B.Ba(OH)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證明,有一些同學愛吃的小包裝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學物質,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C3H5ON).請你根據(jù)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學式計算:
(1)丙烯酰胺(C3H5ON)由4種元素組成.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對分子質量是71.
(2)丙烯酰胺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7.0%. (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化學老師交給九年級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一個任務:測定實驗室一瓶久置的NaOH固體是否變質.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猜想】猜想Ⅰ:沒有變質;猜想Ⅱ:全部變質;猜想Ⅲ:部分變質
【查閱資料】部分鹽溶液在常溫下的pH如下表所示:
鹽溶液NaClNa2CO3CaCl2
pH等于7大于7等于7
【設計方案,并進行驗證】請你與他們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1)稱取一定質量的上述NaOH固體樣品溶于足量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入過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靜置.說明久置固體中含有Na2CO3(填化學式)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充分反應后的上層清液滴在一小片pH試紙上,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測出pH.
pH=11說明久置固體中一定含有NaOH(填化學式)
上述步驟(1)中所用稱量儀器的名稱是托盤天平,滴加過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樣品中的Na2C03完全反應.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說明上述猜想中Ⅲ是正確的.
【反思】久置的NaOH變質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近幾年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較為嚴重,主要是因為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問題】通過實驗證明煤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閱資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這個化學方程式中物質X的化學式是H2SO4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樣,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二氧化硫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
根據(jù)上述資料,甲、乙同學分別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甲同學進行了如圖1所示A、B兩步實驗:
【實驗現(xiàn)象】A中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得出結論】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實驗評價】(3)你認為甲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其理由是:由于二氧化硫也能使石灰水變渾濁,所以不能判斷含有碳元素.
【實驗探究】乙同學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部分裝置在圖中略去):

【探究與結論】
(4)上圖C裝置的作用是除去過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擾.
(5)要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現(xiàn)象是:乙同學的實驗中B中的溶液褪色,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