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已知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該實驗紅色固體產物的成份(假設反應物已完全反應)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檢驗紅色固體產物的成份
【查閱資料】Ⅰ.木炭還原氧化銅除生成銅外還可能生成氧化亞銅(Cu2O);
Ⅱ.Cu和Cu2O均為不溶于水的紅色固體;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問題】該實驗的紅色固體產物中含有什么物質?
【猜想與假設】假設1:紅色固體只含Cu;       假設2:紅色固體只含Cu2O;
假設3:紅色固體Cu、Cu2O的混合物(請補充完成假設3).
【實驗探究】(填寫表中空格)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紅色固體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若無明顯現(xiàn)象假設1成立
若固體部分(選填“全部”或“部分”)溶解,溶液由無色變藍色假設2和假設3均成立
探究二:測定該實驗紅色固體產物中Cu2O的含量
該化學興趣小組經交流討論后,設計了如下兩方案:
方案一:稱取5.00g紅色固體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應后,操作A、洗滌、干燥,稱量得紅色固體質量為4.10g.
(1)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在實驗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漏斗;
(2)檢驗反應后剩余紅色固體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如果觀察到現(xiàn)象:無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已洗滌干凈.
(3)通過計算,假設3成立,紅色固體產物中Cu2O的含量為1.44g;
方案二:稱取5.00g的紅色固體,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固定裝置略去,堿石灰為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d的質量達到實驗目的.

(1)裝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鹽酸,原因是鹽酸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與d中的物質反應,影響測定結果;
(2)裝置b的作用是干燥氫氣,若不加裝置b,實驗結果會偏大(“偏大”或“偏小”);
(3)裝置c中涉及的反應化學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裝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CO2及H2O對裝置d的測量造成誤差,若不加裝置e,實驗結果會偏大(“偏大”或“偏小”);
(5)點燃酒精燈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
①連接儀器;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關閉K2,打開K1,通氫氣一段時間以趕盡裝置內原有的空氣,其目的是:a.防止空氣中的H2O和CO2進入裝置d干擾測定;b.防氫氣不純,發(fā)生爆炸,檢驗空氣是否趕盡的方法是:在K1處用小試管收集氣體,進行點燃;④打開K2,關閉K1
(6)經測定反應前后裝置d的質量分別為100.00g、100.18g,計算產物中Cu2O的含量(寫出計算過程,最后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1位)
【交流與反思】
(1)在方案一實驗測定中,若測定結果偏大,則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填序號)
①反應后剩余紅色固體未洗滌干凈     ②洗滌后未完全干燥
③干燥方法采用的是在空氣中加熱烘干 ④稱量剩余紅色固體時,有部分固體灑落到實驗臺上
(2)方案二中利用同樣的裝置,還可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c(填“a”、“b”或“c”)的質量達到實驗目的.

分析 探究一:【猜想與假設】因為Cu和Cu2O均為不溶于水的紅色固體,則根據(jù)假設1、2,推測假設3;
【設計實驗】如果暗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加入稀硫酸時,Cu2O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
探究二:
【方案一】(1)考慮操作A是過濾,掌握在實驗室中完成過濾的玻璃儀器;
(2)考慮氫氧化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3)根據(jù)Cu2O+H2SO4=CuSO4+Cu+H2O,通過計算,如果假設3成立,可計算紅色固體產物中Cu2O的含量;
【方案二】
(1)鹽酸易揮發(fā),容易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
(2)考慮濃硫酸的吸水干燥作用;
(3)裝置c中涉及的反應為:氫氣與Cu2O生成銅與水;
(4)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能夠被堿石灰吸收;
(5)正確的順序是:先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關閉K2,打開K1,通氫氣一段時間,把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排出,再打開K2,關閉K1,點燃酒精燈;
(6)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化和質量守恒定律,計算產物中Cu2O的含量;
【交流與反思】
(1)根據(jù)在方案一的測定實驗,考慮測定結果偏大的可能的原因;
(2)通過測定反應前后c裝置的質量也可以達到實驗目的.

解答 解:探究一:
【猜想與假設】因為Cu和Cu2O均為不溶于水的紅色固體,則根據(jù)假設1、2,推測假設3為紅色固體Cu、Cu2O的混合物;
【設計實驗】取少量暗紅色固體,加入稀硫酸,如果觀察到固體部分溶解,溶液變成藍色,即Cu2O+H2SO4=CuSO4+Cu+H2O,說明暗紅色固體含有Cu2O.
探究二:
【方案一】稱取5.00g紅色固體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應后,操作A、洗滌、干燥,稱量得紅色固體質量為4.10g.故:
(1)操作A的名稱是 過濾,在實驗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漏斗;
(2)檢驗反應后剩余紅色固體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如果觀察到現(xiàn)象:無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已洗滌干凈.
(3)設紅色固體產物中Cu2O的質量為x.
根據(jù)Cu2O+H2SO4=CuSO4+Cu+H2O 質量差
    144              64     80
     x                      5.00g-4.20g=0.8g
則$\frac{144}{80}=\frac{x}{0.8g}$,解得x=1.44g
通過計算,假設3成立,紅色固體產物中Cu2O的含量為1.44g
【方案二】
(1)裝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鹽酸,原因是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能被堿石灰吸收,影響測定結果.
(2)裝置b的作用是 干燥氫氣,若不加裝置b,實驗結果會偏大;
(3)裝置c中涉及的反應化學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若不加裝置e,實驗結果會偏高,原因是d中的堿石灰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從而使測定的水的質量偏高,會導致計算的Cu2O的質量偏高,從而導致實驗結果會偏大;
(5)點燃酒精燈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①連接儀器;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關閉K2,打開K1,通氫氣一段時間以趕盡裝置內原有的空氣,其目的是:a.防止空氣中的H2O和CO2進入裝置d干擾測定;b.防氫氣不純,發(fā)生爆炸,檢驗空氣是否趕盡的方法是:在K1處用小試管收集氣體,進行點燃實驗;④打開K2,關閉K1;
(6)經測定反應前后裝置d的質量分別為100.00g、100.18g,則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質量為100.18g-100.00g=0.18g,則設產物中Cu2O的含量為x.
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144          18
x          0.18g
則$\frac{144}{x}=\frac{18}{0.18g}$,解得x=1.44g
答:產物中Cu2O的含量為1.44g.
【交流與反思】
(1)在方案一實驗測定中,若測定結果偏大,則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反應后剩余紅色固體未洗滌干凈;②洗滌后未完全干燥;③干燥方法采用的是在空氣中加熱烘干,銅與氧氣反應,使固體質量增加.而④稱量剩余紅色固體時,有部分固體灑落到實驗臺上,結果偏小,故選①②③.
(2)還可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c的質量達到實驗目的,反應前后裝置c的質量差即為Cu2O中氧元素的質量,根據(jù)氧元素的質量可以計算Cu2O的質量,進一步可以計算產物中Cu2O的含量.故填:c.
故答案為:
【猜想與假設】紅色固體Cu、Cu2O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填寫表中空格):部分
探究二:【方案一】(1)過濾,漏斗;(2)氫氧化鈉,無藍色沉淀生成.(3)1.44g;
【方案二】(1)鹽酸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與d中的物質反應,影響測定結果;
(2)干燥氫氣;偏大;(3)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防止空氣中CO2及H2O對裝置d的測量造成誤差;偏大;
(5)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氫氣不純,發(fā)生爆炸;點燃;
(6)1.44g
【交流與反思】
(1)①②③;(2)c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一定量的氧氣和甲烷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氧氣   甲烷   水 二氧化碳  X
反應前質量/g   11.2   3.2   0    0  0
反應后質量/g     0    0  7.2   4.4待測
A.反應類型屬于分解反應
B.X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
C.反應后X的質量為3.6g
D.反應方程式中氧氣與水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市場有一種家庭自制消毒液的小電器,自制的消毒液在洗滌廚房用品時特別有用.
自制的消毒液的操作是:使用時先配制一小勺較濃食鹽水,注入電器上的一個小槽內,小槽內配有兩個電極.接通電源,在通電的條件下,在兩極上分別生成少量氫氣和氯氣(Cl2),同時得到氫氧化鈉溶液.氯氣是一種黃綠色、密度比空氣大、有毒氣體,少量氯氣會完全溶解在水里,并和水作用生成鹽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有很強的殺菌消毒作用,它能對各種細菌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酶系統(tǒng)而使細菌死亡.另外,次氯酸是不穩(wěn)定的化合物,在光照或加熱條件下,會分解成人體無害的物質.所以次氯酸溶液常作為一種安全的消毒液,在廚房中可用它來洗滌碗筷、瓜果.另外,如用它來浸洗毛巾抹布,除了消毒,還具有漂白的功能呢!自來水廠也是把適量的氯氣通入自來水,以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其中的化學反應和殺菌的原理,都是和家用消毒器相似.
依據(jù)文章內容,回到下列問題:
(1)Cl2物理性質黃綠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2)次氯酸和氯氣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不同.
(3)家用消毒器用氯化鈉溶液制氯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Cl2↑+H2↑+2NaOH.
(4)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l2+H2O=HCl+HClO.
(5)你認為用自來水和食鹽制消毒液的優(yōu)點是原料易得,操作簡便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體操運動員在完成單杠、吊環(huán)項目時常用“鎂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種“鎂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種或兩種固體,實驗小組對其成分展開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鎂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樣品,如圖1所示進行實驗.觀察到a試管中有氣泡產生,b試管中產生的現(xiàn)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鎂粉”中一定含有MgCO3
②為證明“鎂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圖中b試管口上方,木條熄滅.但同學們指出,該實驗不能達成實驗目的,需要將圖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換成氫氧化鈉濃溶液.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實驗方案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b試管口無明顯現(xiàn)象,證明“鎂粉”中不含Mg.
(2)探究“鎂粉”中是否還含有MgO及Mg(OH)2
【實驗過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種固體分別做性質實驗.分別取0.5g三種固體粉末,每次取樣方法如圖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記錄消耗的同濃度稀鹽酸的體積(以下體積均在同一條件下測定,且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1位)
MgOMg(OH)2MgCO3
消耗稀鹽酸的體積/mL10.47.25.0
Ⅱ.取“鎂粉”樣品0.5g,加入上述稀鹽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時消耗稀鹽酸的體積約為5.3mL.
【實驗分析及結論】“鎂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MgCO3消耗的鹽酸體積與0.5g“鎂粉”消耗的鹽酸體積不相等.
【實驗反思】為確定“鎂粉”的具體成分,同學們認為還需要補充如下實驗:分別取0.5g“鎂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鹽酸,測定生成的氣體體積分別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鎂粉”中含有Mg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85%,“鎂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種物質為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各組物質中,僅用一種試劑不能鑒別的一組是( 。
A.Cu粉     Fe粉      Fe2O3
B.Na2CO3     BaCl2     KNO3
C.NaCl固體  CuSO4固體   CaCO3固體
D.(NH42SO4  KNO3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實驗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
A.點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的內壁有水霧出現(xiàn),證明可燃物一定是含有H
B.實驗室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無沉淀生成,可能是因為鹽酸太濃
C.某混合氣體能使灼熱的氧化銅變成紅色固體,且導出后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原氣體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D.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水蒸氣、氮氣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石灰水、灼熱的氧化銅、干燥劑堿石灰(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一定只剩下氮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是( 。
A.
探究燃燒條件
B.
探究MmO2對反應速率影響
C.
探究鐵生銹
D.
探究溶解性影響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剛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了解到了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溫度、酸堿度(pH)的影響.聯(lián)系到前面學習的知識,小剛同學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剛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3的金屬).
【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
編號0.25%淀粉溶液(ml)蒸餾水(ml)0.3%NaCl溶液(ml)1%CuSO4溶液(ml)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現(xiàn)象
132---變藍色
231--1不變藍
33-1-1不變藍
43--11變藍色
【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
根據(jù)小剛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小剛同學提出猜想的依據(jù)是:酶是一種蛋白質,遇到重金屬離子會變性,從而喪失活性.
(2)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你可得出的結論是: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3)在看了小剛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的小王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剛的猜想.小王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才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也同小王一起探究,你還可以建議小剛作怎樣的更換?將NaCl溶液換成Na2SO4溶液.
(4)在生活中重金屬鹽類通常也被作為消毒殺菌的藥物來使用,如圖所示為硝酸銀滴眼液的藥品說明書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條注意事項,你能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為什么可以用0.9%的生理鹽水來減輕硝酸銀的腐蝕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aCl+AgNO3=NaNO3+AgCl↓.

(5)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重金屬污染越來越嚴重,重金屬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常見,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若有人誤食被電鍍廠廢水(含鉻(Cr)、鎳(Ni)、鎘(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為解毒,下列四種供選物質中你不應該選擇的是④.
①雞蛋清    ②鮮豆?jié){     ③鮮牛奶     ④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銅與濃硝酸反應的方程式為:Cu+4HNO3 (濃)═Cu(NO32+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NOB.NO2C.N2D.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