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液氧B.大理石C.凈化了的空氣D.礦泉水

分析 本題考查利用純凈物的概念來判斷物質(zhì)是否為純凈物,宏觀上看只有一種物質(zhì),微觀上只有一種分子.

解答 解:A、液氧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屬于純凈物,故A正確;
B、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還含有其它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故B錯;
C、凈化了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故C錯;
D、礦泉水中含有礦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故D錯.
故選A.

點評 在熟悉概念的基礎上能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判斷純凈物和混合物,還要從社會實踐中了解生活中常見物質(zhì)的組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的專用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回答問題:
(1)空氣中含量為21%的氣體O2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Al;
(3)兩個氮原子2N;
(4)三個水分子3H2O;
(5)兩個鈉離子2Na+;
(6)+3價的鐵元素$\stackrel{+3}{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聞名中外的青島啤酒內(nèi)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打開瓶蓋,你會發(fā)現(xiàn)啤酒會自動噴出.喝了啤酒后又會打嗝,這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壓強和溫度有關.( 。
A.壓強越小,氣體溶解度越大B.壓強越小,氣體溶解度越小
C.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D.溫度降低,氣體溶解度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你認為下列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是(  )
A.6B的鉛筆芯可以導電是因為其中含有金屬鉛
B.小明稱他可以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互相轉變
C.空氣的成分中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約是1:4
D.制糖工業(yè)用活性炭脫色制白糖是因為活性炭和有色物質(zhì)發(fā)生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實驗室里,用如圖所示裝置還原氧化鐵的過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鐵或鐵等固體物質(zhì).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時,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
B.實驗結束時,玻璃管中紅棕色的氧化鐵粉末變成黑色,該產(chǎn)物不一定是鐵
C.反應后,玻璃管中的固體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反應前減少了,證明一定有鐵生成
D.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應增加尾氣處理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質(zhì)量如下表:
物質(zhì)
反應前質(zhì)量(g)414210
反應后質(zhì)量(g)待測20631
反應后,甲的“待測”值應為( 。
A.10B.0C.4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海水綜合利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可用蒸餾法或膜法淡化海水
B.利用海水可以制取純堿
C.利用海水可以制取金屬Mg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l,可制取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將植物油與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時,攪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質(zhì)的溶解度
C.將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
D.將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體,則原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是物質(zhì)A、B、C的溶解度曲線,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要將A從溶液中結晶出來常采用的方法是蒸發(fā)溶劑
B.將T2℃時A、B、C的飽和溶液冷卻到T1℃,所得的三種溶液中A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
C.若要將組成在M點的A溶液轉變?yōu)镹點的溶液,只能采取恒溫蒸發(fā)溶劑的方法
D.將T1℃時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此時三物質(zhì)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