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噴泉是一種常見現(xiàn)象,主要由壓強差造成.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一組“噴泉”實驗,兩套裝置如圖:
(1)A裝置
①儀器a的名稱為燒杯.
②圓底燒瓶中是二氧化碳,將膠頭滴管中濃氫氧化鈉溶液擠入后,圓底燒瓶內(nèi)會出現(xiàn)“噴泉”現(xiàn)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③除了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外,還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進入燒瓶的酚酞試液變紅色.
(2)B裝置
①在圖B的錐形瓶外放一水槽,錐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質(zhì)量物質(zhì),圓底燒瓶內(nèi)也出現(xiàn)了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zhì)不可能是B.
A.濃硫酸     B.硝酸銨      C.生石灰     D.燒堿
②這種方法產(chǎn)生噴泉的原理是濃硫酸、燒堿溶于水時,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時,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酒精揮發(fā)加快,錐形瓶內(nèi)壓強增大,從而形成噴泉.

分析 (1)根據(jù)圖示結(jié)合已有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分析解答,形成噴泉則是裝置內(nèi)的壓強變小,可以是其中的氣體參加化學反應而減少的緣故結(jié)合指示劑的性質(zhì)分(2)在圖B錐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物質(zhì),結(jié)果也產(chǎn)生了噴泉,就必須要求水槽中加入的物質(zhì)后能使錐形瓶中的溫度明顯升高;原理是使錐形瓶中氣體壓強增大形成噴泉;

解答 解:(1)①據(jù)圖可以看出,a是燒杯;
②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裝置內(nèi)的壓強變小,形成噴泉;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③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進入燒瓶的酚酞試液變紅色;
(2)①A.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酒精蒸發(fā)產(chǎn)生大量酒精蒸氣,使錐形瓶內(nèi)壓強大大增加,可以形成噴泉,故錯誤;
B.硝酸銨溶于水放出吸收熱量,不能導致錐形瓶中壓強增大,無法形成噴泉,故正確;
C.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以使錐形瓶中壓強增大,所以能夠形成噴泉,故錯誤;
D.燒堿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熱量,導致錐形瓶中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所以能夠形成噴泉,故錯誤;
故為:B;
②濃硫酸、生石灰、燒堿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酒精揮發(fā)加快,錐形瓶內(nèi)壓強增大,從而形成噴泉;
(3)火山噴發(fā)是內(nèi)部壓強變大,與A原來相似,故填:
故答案為:(1)燒杯;CO2+2NaOH=Na2CO3+H2O;進入燒瓶的酚酞試液變紅色
(2)B;濃硫酸、燒堿溶于水時,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時,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酒精揮發(fā)加快,錐形瓶內(nèi)壓強增大,從而形成噴泉

點評 本題通過噴泉實驗原理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溶解吸放熱現(xiàn)象,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明確形成噴泉原理,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lián)考】山東省壽光市2017屆九年級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班4同學用pH 試紙測得以下液體的pH 及其判斷都正確的是

A. 胃液pH=9 混合物 pH 試紙變紅色

B. 純堿水pH=10 堿溶液 酚酞試液變紅色

C. 食鹽水pH=7 顯中性 pH 試紙不變色

D. 雨水 pH=5 顯酸性 石蕊試液變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lián)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A)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瓶標簽脫落的固體試劑,小明同學分別取少量的該固體進行了下列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判斷,該固體最可能是( 。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檢測水中加入該固體前后的pH

固體不溶解,液體pH幾乎沒變化

檢測鹽酸中加入固體前后溶液的pH

固體溶解,無氣體放出,溶液pH增大

固體灼燒狀態(tài)下,通入純凈CO

固體質(zhì)量減輕,尾氣中只檢測到CO與CO2

A. 金屬單質(zhì) B. 金屬氧化物 C. 堿 D. 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lián)考】山東省臨清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關(guān)于下列海洋工業(yè)的知識:①海水“曬鹽”;②海水“制堿”; ③海水淡化; ④從海水中提取鎂。以上過程都體現(xiàn)了人類改造物質(zhì)的智慧,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全部是 B. 只有② C. 只有②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從化學的視角認識生活中的有關(guān)問題
(1)教材上有一習題:“設計實驗證明該氣體中含有氫元素和碳元素.”勤奮的小剛在家用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天然氣灶的火焰上,玻璃杯內(nèi)壁有水霧出現(xiàn),證明天然氣中含有氫元素;他接下來的操作和現(xiàn)象應是向玻璃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天然氣中含有碳元素.
(2)鹽酸可用來除銹,把一根表面生銹的鐵釘投入過量稀鹽酸中,首先觀察到銹跡溶解,溶液呈黃色,過一會又觀察到有氣泡生成,溶液呈淺綠色.依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Fe2O3+6HCl═2FeCl3+3H2O②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從化學的視角認識廚房中蘊含的豐富化學知識.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C;(填字母序號)
A.米飯   B.西紅柿   C.牛肉
(2)下列廚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金屬材料的是C;(填字母序號)
A.紫砂鍋    B.陶瓷碗   C.不銹鋼水瓢
(3)天然氣是主要的家用燃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填名稱)
(4)發(fā)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是小蘇打,其化學式為NaHCO3
(5)炒菜時油鍋著火,蓋上鍋蓋即可滅火,其滅火的原因是隔絕空氣;
(6)洗滌劑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驗滿
B.
傾倒液體
C.
稱量氫氧化鈉
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表實驗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除去混入CO2中的O2通過熾熱的木炭層
B確認粉末中含有MnO2和CuO加入過量的過氧化氫溶液
C從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過濾
D從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加入適量的銅粉,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關(guān)信息,從圖中不能直接獲取的信息是( 。
A.該元素是金屬元素B.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7
C.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14.01D.氮的元素符號為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