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在做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時,事先忘記了加入指示劑,后來再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發(fā)現(xiàn)溶液的顏色仍為無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針對這一事實,同學們對反應進行的程度和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zhì)作出了不同的假設.
甲同學的假設: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氯化鈉.
乙同學的假設:
 

(2)根據(jù)以下要求,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對乙同學的假設進行驗證.
實驗步驟或操作方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結(jié)論
乙同學的假設成立
(3)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1)根據(jù)堿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考慮;
(2)根據(jù)酸過量時,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yōu)榧t色,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能與金屬反應生成氫氣等考慮;
(3)酚酞溶液可以指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情況
解答:解:(1)在猜想時要考慮兩種物質(zhì)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物過量問題,氫氧化鈉過量或鹽酸過量,由于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沒有變色,堿過量時溶液應該變?yōu)榧t色,所以猜想二是:兩種物質(zhì)反應后稀鹽酸過量,溶液顯酸性,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
(2)證明溶液顯酸性,可以取待測液加入紫色石蕊試液,如果變?yōu)榧t色,說明顯酸性,鹽酸過量,所以從燒杯中取出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蕩,變?yōu)榧t色即可;
故答案為:(1)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鹽酸過量,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
(2)
實驗步驟及操作方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取上述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3)指示中和反應是否恰好完成
點評:本題考查了氫氧化鈉和鹽酸的中和反應,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知識進行,所以要求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基礎知識的儲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zhì)的化學式和相應的名稱正確的是( 。
A、O3氧氣
B、MgCl2氯化鎂
C、O3Fe2氧化鐵
D、NaSO4硫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區(qū)分軟水和硬水的最簡單的方法是
 
.影響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的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取回礦石樣品,他對樣品中的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檢測,方法是:取礦石樣品8g,將40g鹽酸溶液分四次加入,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zhì)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請計算:
序號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g)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g)
1105.5
210m
3101.2
4101.2
(1)上表中m的數(shù)值
 

(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3)要制取4.4g二氧化碳,需含碳酸鈣質(zhì)量分數(shù)為80%的石灰石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用H、O、C、N四種元素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式:
(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2)汽車改用壓縮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3)一種含上述四種元素的常見化肥
 

(4)廚房用的酸性調(diào)味品中的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實驗現(xiàn)象和題給信息,按要求填空.為測定空氣的成分按如圖進行實驗:
(1)將燃燒匙中過量的紅磷點燃后放集氣瓶中,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2)反應后冷卻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達到集氣瓶體積的
 

(3)此實驗說明集氣瓶中有
 
,大約占
 
體積,剩余氣體主要是
 
氣.
(4)已知:鎂+氧氣
點燃
氧化鎂(固體),鎂+氮氣
點燃
氮化鎂(固體)
根據(jù)上述反應,能否用鎂代替磷測定空氣中氧氣所占的體積分數(shù)?
 
(填“能”或“不能”)
(5)實驗中,測出的數(shù)據(jù)可能比實際要偏小,請列舉兩點原因:
 
 

(6)從本實驗中可以得出氮氣的哪些性質(zhì)(寫兩點性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10g銅粉和氧化銅粉末的混合物,通入足量的H2并充分灼燒,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8.4g,則原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zhì)量為多少?(注:Cu不跟H2反應,CuO+H2
  △  
.
 
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閱讀資料時發(fā)現(xiàn),18世紀末,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曾經(jīng)做了一個實驗: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槍管,生成了一種氣體.同學們對這個實驗很感興趣:難道紅熱的鐵能與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又是什么呢?帶著這些疑問,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
請完成下列各題.
(1)已知試管內(nèi)的棉花不參加化學反應,它的作用是提供反應所需的水蒸氣.對化學變化過程中生成的氣體同學們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氣體可能是氫氣.
猜想二:生成的氣體可能是
 

(2)請對猜想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或操作方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結(jié)     論
猜想二不成立
(3)某紅熱的鐵遇到水蒸氣,在生成氣體的同時,還會生成一種黑色固體.你認為生成的黑色固體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閱讀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臭氧的化學式是O3,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臭味的氣體.臭氧不穩(wěn)定,一旦受熱極易轉(zhuǎn)化為O2,并放出大量的熱.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氣強的多.若將O2通過臭氧發(fā)生器,在無聲放電的條件下可得到臭氧.在離地面25km處有一個厚度極薄的臭氧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大量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避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護線.超音速飛機排出的廢氣中的CO、CO2、一氧化氮(NO)等氣體,家用冰箱中致冷劑“氟里昂”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會導致皮膚癌的發(fā)病率大大增加,若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
①寫出臭氧的物理性質(zhì)
 
、化學性質(zhì)
 
;(各寫一個)
②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O3的集氣瓶中,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
 

③在臭氧發(fā)生器中O2轉(zhuǎn)換成O3的過程中,發(fā)生了
 
變化(物理/化學).
④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熱,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與水反應生成硫酸,這是除去廢氣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寫出二氧化硫與臭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