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02?山東)將盛有一定質量稀鹽酸的燒杯放在天平上,然后把過量的碳酸鈉加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已知反應前燒杯內稀鹽酸和碳酸鈉的總質量為92.0g,從反應開始至以后的8分鐘內,每1分鐘讀1次數并記錄.結果如下:
時間/min12345678
質量/g92.091.090.590.290.190.490.190.190.1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燒杯內物質的質量減少的原因是______.
(2)表中有一個測定結果誤差較大,這點所在的時間是第______min.
(3)在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表示反應過程的質量與時間的曲線圖(Ⅰ).
如果改用更濃的但HCl質量不變的鹽酸重復實驗(注意:假設其它條件不變,反應前燒杯內稀鹽酸和碳酸鈉的總質量仍為92.0g,碳酸鈉過量),試在坐標紙上畫出表示反應過程的質量與時間的大致曲線圖(Ⅱ).
【答案】分析:(1)將盛有一定質量稀鹽酸的燒杯放在天平上,然后把過量的碳酸鈉加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燒杯內物質的質量減少的原因是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入空氣中;
(2)由表中數據可知,第5min的數據與前后差別較大;
(3)由表中數據可知曲線圖(Ⅰ),反應過程的質量與時間的曲線圖:標出各時間的質量,然后連接各點成線;
曲線圖(Ⅱ)假設其它條件不變,如果改用更濃的但HCl質量不變的鹽酸重復實驗,則生成同等質量的二氧化碳,用的時間較少;反應前燒杯內稀鹽酸和碳酸鈉的總質量仍為92.0g,碳酸鈉過量,所以碳酸鈉沒有完全反應,有剩余,則可在坐標紙上畫出表示反應過程的質量與時間的大致曲線.
解答:解:(1)燒杯內物質的質量減少的原因是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入空氣中,所以質量逐漸減少,減到一定程度,質量便不變,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出;
(2)由表中數據可知,第5min的數據與前后差別較大,故第5min;
(3)由表中數據可知曲線圖(Ⅰ),反應過程的質量與時間的曲線圖;
曲線圖(Ⅱ)假設其它條件不變,如果改用更濃的但HCl質量不變的鹽酸重復實驗,則生成同等質量的二氧化碳,用的時間較少;反應前燒杯內稀鹽酸和碳酸鈉的總質量仍為92.0g,碳酸鈉過量,則可在坐標紙上畫出表示反應過程的質量與時間的大致曲線.
故答為:(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出;(2)5;(3)

點評:了解實驗數據的處理或者誤差分析的方法及技巧;掌握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了解繪畫曲線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2?山東)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裝置.將一鐘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點燃燃燒匙里的藥品,立即插入鐘罩內,同時塞緊橡皮塞,反應結束后鐘罩內水面上升了1/5體積.現有:①硫粉②紅磷③木炭粉,燃燒匙中的藥品最好選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2?山東)某環(huán)保部門調查指出:大氣中的酸性氣體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全國數以萬計的高校、中學的化學實驗室.為此某;瘜W研究小組擬從下面提供的實驗用品中選取合適的裝置和藥品,組裝成一套實驗裝置,用來粗略測定實驗室里空氣中全部酸性氣體的體積分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取樣:從實驗室中收集一定體積的空氣樣品.
(2)實驗:在以上裝置中應選用(填寫裝置下面對應的字母)
ABD
ABD
;按氣流從左到右的方向各裝置連接的順序是(填寫各導氣管接口字母):取樣氣體→
(a)(b)
(a)(b)
(d)(c)
(d)(c)
(g)
(g)
,裝置A的作用是
吸收取樣氣體中的酸性氣體
吸收取樣氣體中的酸性氣體
;裝置D的作用是
測量取樣氣體中非酸性氣體的體積
測量取樣氣體中非酸性氣體的體積

(3)計算:若取樣氣體的體積為300ml,裝置D的讀數為298mL,則實驗室里空氣中各種酸性氣體的體積分數為
0.67%
0.67%

(4)討論:通過計算,說明實驗室里空氣中酸性氣體的體積分數嚴重超標.為此,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觀點,你同意其中的
AB
AB
(填寫序號).
A.盡量減少藥品的用量,推廣做微型實驗
B.將實驗后的氣體凈化后再排放
C.有污染的實驗一定不能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