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向稀鹽酸中加入Z物質,其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Z物質是( 。
A.H2OB.AgNO3固體C.濃鹽酸D.KOH固體

分析 根據(jù)圖示可知,向稀鹽酸中加入Z物質,pH小于7,且其pH不變,據(jù)此結合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向稀鹽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漸變弱,pH越小,酸性越強,則pH應逐漸變大,故選項錯誤.
B、稀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反應前后酸性強弱程度不變,pH不變,故選項正確.
C、向稀鹽酸中加入濃鹽酸,酸性增強,pH越小,酸性越強,則pH應逐漸變小,故選項錯誤.
D、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鉀固體,生成氯化鉀和水,完全反應時顯中性,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鉀,顯堿性,pH逐漸變大,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如圖是教科書中常見的實驗裝置圖,根據(jù)實驗1、實驗2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的實驗目的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當恰好完全反應時錐形瓶中的現(xiàn)象是: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反應后托盤天平的讀數(shù)是73.2g;
(2)實驗2中硬質質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該實驗中氣球的作用是緩沖壓力,防止橡皮塞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t2℃時,甲的溶解度為50g
B.t2℃時,75g甲的飽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C.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
D.t2℃時,各100g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甲多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水是重要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過濾或加熱均能使硬水轉化為軟水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轉化為淡水
C.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分子間間隔增大
D.電解水得到的H2和O2質量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實驗室加熱30g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稱量剩余固體質量為20.4g.
請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9.6g.
(2)固體剩余物中氯化鉀的質量.
(3)回收固體混合物中的MnO2的步驟: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工業(yè)上常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燒堿,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久置的工業(yè)燒堿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說明樣品中含有碳酸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接著又向燒杯中繼續(xù)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了白色沉淀,甲同學立刻得出結論:樣品中還含有氯化鈉,乙同學對該結論提出了質疑,認為不一定含有氯化鈉,理由是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無法判斷氯離子是來自于鹽酸還是原樣品;
(2)丙同學認為除了需要確認是否含有氯化鈉外,還需要確認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于是,大家又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另取少量樣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過量硝酸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然后過濾、洗滌;
②向濾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銀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
③向濾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變紅.
由此判斷,濾渣中的物質是CaCO₃、Ca(OH)2(填化學式).
(3)根據(jù)以上經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D(填序號)
A.樣品中無NaCl
B.樣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樣品中無NaOH
D.樣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做法不是為了隔絕空氣中氧氣的是(  )
A.汽車表面噴漆B.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C.氫氧化鈉密封保存D.白磷浸沒在水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為了比較鋁與相同pH的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的快慢,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的探究實驗:
(1)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H2SO4═Al2(SO43+3H2↑.
(2)x=5mL,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氣泡產生的快慢來比較鋁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3)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鋁與稀鹽酸反應更加劇烈,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試管Ⅰ中氯離子對反應起了促進作用;
  猜想二:試管Ⅱ中硫酸根離子對反應起了阻礙作用;
  猜想三:以上兩種猜想同時成立.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向試管Ⅰ中加入少量C(填序號),向試管Ⅱ中加入少量B(填序號),作對比試驗.
A、硫酸銅  B、氯化鈉  C、硫酸鈉   D、濃鹽酸
(4)通過(3)中的對比試驗,觀察到試管Ⅰ中反應快慢無明顯變化,試管Ⅱ中反應明顯加劇,則猜想一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水的天然循環(huán)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淡水,興趣小組的同學取一燒杯天然水樣,欲對水樣進行凈化,觀察發(fā)現(xiàn)水樣略帶顏色并呈現(xiàn)渾濁,首先,向燒杯中加入少量明礬,攪拌、靜置一段時間后,需要進行的操作是過濾,加入明礬的目的是吸附較大顆粒,加速沉降,水樣凈化的過程中,同學們還向濾液中加入一個活性炭包,其目的是吸附色素和異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