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利用下列反應制止取氧氣,可用如圖所示裝置的是( 。
A.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B.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C.水$\stackrel{通電}{→}$氫氣+氧氣
D.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分析 根據(jù)圖示裝置判斷出制取該氣體的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以及氣體的性質.

解答 解:通過右圖所示的裝置可以判斷出制取該氣體的反應物是固液反應,不用加熱,可以排除BCD;氧氣不易溶于水,因此采用排水法收集,綜合分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產生氧氣符合要求;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制取氣體的反應裝置和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之間的關系,難(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并填空.
(1)2Na2O2+2CO2═2Na2CO3+1O2
(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1Fe3O4
上述反應中,(2)屬于分解反應,(3)屬于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實驗小組購得用于食用菌種植的輕質碳酸鈣.為測定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小組同學稱取8g樣品放入一燒杯中,往上述燒杯少量多次添加稀鹽酸50g至不再產生氣泡.繪制燒杯中物質質量與放出氣體質量的關系圖(如圖).請計算,并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質量是3.3g.
(2)由上述實驗,可算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2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依據(jù)此表回答有關問題.

第一
周期
1 H
1.008
 2 He
4.003
第二
周期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三
周期
11Na
22.99
12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第二周期中,鈹(Be)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012;B屬于非金屬(“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氧元素的原子結構如圖1所示,第三周期中某元素與氧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
圖2所示.則m=16.圖2原子形成離子的化學符號為S2-
(3)Ar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活潑);鋁元素(Al)和氯元素(Cl)最本質的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或核電荷數(shù)不同).
(4)第二周期的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的原因是都有2層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組成的混合物30g,充分加熱反應完全后,剩余的質量為20.4g.
(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產生氧氣的質量為9.6g.
(2)該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90年代初,國際上提出了“預防污染”這一綠色化學新概念,下列各項中屬于綠色化學是( 。
A.處理廢棄物B.治理污染點C.減少有毒物D.杜絕污染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2)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芯三層.把一根火柴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填“a”、“b”或“c”)處最先碳化.結論:蠟燭火焰的外焰層溫度最高.
(3)再將一只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的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霧.結論:蠟燭燃燒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4)在該實驗中,蠟燭受熱熔化為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為化學變化(填“物理”或“化學”),這兩種變化的根本區(qū)別是變化前后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
(5)小紅在探究蠟燭燃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請你也參與小紅的探究活動,你認為小紅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C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現(xiàn)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內容不屬于化學研究范圍的是( 。
A.開發(fā)利用化石燃料B.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
C.制備無污染洗衣粉D.治理環(huán)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一定質量的甲溶液中逐漸加入乙至過量,反應過程中溶液的總質量與加入乙的質量的關系,能用如圖曲線表示的是( 。 
序號
HCl溶液NaOH溶液
HCl溶液大理石
CaCl2溶液Na2CO3溶液
CuSO4溶液鐵粉
H2SO4溶液鋅粒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