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把一杯稀硫酸平均二等分,分別倒入平衡的托盤天平左右燒杯中,分別向左右燒杯中加入等質量的鎂和鐵,充分反應后,不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
A.天平最終仍然平衡B.天平指針最終指向右邊
C.天平指針先右偏,最后平衡D.天平指針最終指向左邊

分析 根據金屬與酸反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酸和金屬的質量都相等,天平是否平衡取決于產生的氫氣的質量是否相等,要從金屬過量或是酸過量兩個角度進行解答.

解答 解:Mg+H2SO4=MgSO4+H2↑       
      24     98                    2           
Fe+H2SO4=FeSO4+H2↑    
56     98                 2
A、若是酸全部參加反應,則產生的氫氣的質量相等,天平最終平衡,正確;
B、若是金屬全部參加反應,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以及金屬與產生的氫氣之間的質量關系可以看出,等質量的鎂產生的氫氣的質量大于鐵,故可能天平指針最終指向右邊,正確;
C、因為鎂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鐵,故開始時鎂反應的快,天平指針指向右邊,若是酸全部參加反應,則產生的氫氣的質量最終相等,故天平最終可能平衡,正確;
D、由于等質量的鎂和鐵,鐵產生的氫氣的質量小,故天平指針不可能最終指向左邊,錯誤;
故選D.

點評 掌握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關系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用適當的化學符號和數字回答:
(1)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K+5ClO3;
(2)兩個氮原子2N;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4)三個一氧化碳分子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不同年齡段的群體每天鈣的適宜攝入量不同,如圖為某保健品說明書的一部分,請回答:
(1)維生素D3的化學式為C27H44O,則維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個數比是27:44:1.
(2)維生素D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84,
(3)碳酸鈣(化學式為CaCO3)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 每片藥片含鈣600mg.
(4)若人體每天至少需要0.6g鈣,這些鈣90%來自于牛奶,則一個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mL牛奶?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整數(已知每100mL牛奶中鈣≥0.10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將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氣置于一個封閉的容器中引燃,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乙醇氧氣二氧化碳X
反應前質量/g9.216.0000
反應后質量/g0010.88.8a
A.無論如何改變氧氣的起始量,均有X 生成
B.X 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X 不含氫元素
D.表中a 的值為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用一定量硝酸銀和硝酸鋁的混合液,進行如下實驗,已知甲溶液呈淺綠色.
(1)向固體乙上滴加稀鹽酸時,如有氣泡產生,則一定存在的溶質是?若無氣泡產生,則可能存在的溶質是?
(2)若經測定(1)中可能存在的溶質真實存在,請將其利用置換反應進行回收,寫出簡單合理的具體操作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除去CuO中少量的碳粉,應采用的方法是(  )
A.在H2中加熱混合物B.隔絕空氣加熱混合物
C.在氧氣流中加熱混合物D.加水振蕩后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某同學探究了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之后,又設計了如圖裝置所示的實驗,紅磷和木炭均為足量,分別把A、B兩瓶中的紅磷和木炭點燃,待燃燒完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C、D兩處的夾子,結果看到了水進入到了A瓶,而B瓶中幾乎沒有進入水.
(1)試分析一下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2)要想使A、B兩瓶探究了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都能成功,應作何改進?(不要更換紅磷和木炭)
(3)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符號表達式4P+5O2_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敘述完全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結成冰前后,質量保持不變
B.50 g水和50g乙醇混合后總質量為100g
C.在100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30g過氧化氫和70g水
D.1.2g鎂與0.8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2g氧化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小剛和小潔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為課題進行科學探究.請?zhí)顚懸韵绿骄窟^程中的空格:
(1)【提出假設】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相等;
【確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閱資料、實驗探究;
【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剛設計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A圖所示,小潔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B圖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實驗結論】小剛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不相等.小潔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
(2)你認為小潔結論正確,請談談導致另一種結論錯誤的原因小剛在操作過程中反應生成的CO2氣體逸出錐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質量比反應物的總質量減少了;
(3)【結論分析】請從原子的角度,簡要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所以,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再實驗A中,要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若藥品不變,則該裝置的改進措施是將碳酸鈣放在錐形瓶中,用帶有膠頭滴管的橡皮塞塞緊(滴管中吸有鹽酸).
【查閱資料】小剛和小潔通過查閱材料了解到:法國偉大科學家拉瓦錫,早在18世紀就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準確、縝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學結論.
(4)【交流表達】請簡要談一下,你認為這條科學結論有什么重大意義?(不超過30字)該科學結論對于定量認識化學反應,合理進行化工生產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